刘心武揭密《红楼梦》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568890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372 大小: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心武揭密《红楼梦》_第1页
第1页 / 共372页
刘心武揭密《红楼梦》_第2页
第2页 / 共372页
刘心武揭密《红楼梦》_第3页
第3页 / 共372页
刘心武揭密《红楼梦》_第4页
第4页 / 共372页
刘心武揭密《红楼梦》_第5页
第5页 / 共3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心武揭密《红楼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心武揭密《红楼梦》(3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刘心武揭密红楼梦说在前头4第一讲 追寻红学 (上)8第二讲 追寻红学(下)17第三讲 贾府婚配之谜25第四讲 秦可卿抱养之谜34第五讲 秦可卿生存之谜43第六讲 秦可卿出身之谜52第七讲 帐殿夜警之谜61第八讲 曹家浮沉之谜71第九讲 日月双悬之谜80第十讲 蒋玉菡之谜90第十一讲 北静王之谜98第十二讲 秦可卿原型大揭秘(上)107第十三讲 秦可卿原型大揭秘(下)118第十四讲 秦可卿被告发之谜(上)127第十五讲秦可卿被告发之谜(下)136第十六讲 贾元春原型之谜144第十七讲贾元春判词之谜152第十八讲贾元春死亡之谜162第十九讲 妙玉入正册与排序之谜171第二十讲 太虚幻境四仙姑命名之

2、谜180第二十一讲 妙玉身世之谜189第二十二讲 妙玉情爱之谜199第二十三讲 妙玉结局大揭秘208第二十四讲 玉石之谜217第二十五讲 贾宝玉人格之谜(上)229第二十六讲 贾宝玉人格之谜(下)240第二十七讲 黛钗合一之谜250第二十八讲 黛钗婚配之谜259第二十九讲 黛钗结局之谜268第三十讲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之谜280第三十一讲 迎春、探春、惜春命运之谜291第三十二讲 王熙凤、巧姐命运之谜303第三十三讲 李纨命运之谜313第三十四讲 金陵十二钗副册之谜324第三十五讲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谜335第三十六讲 情榜之谜347刘心武聊天实录:我的研究是面对普通读者的360前言另辟蹊径揭秘

3、红楼我十一、二岁就开始读红楼梦,但是从来没感过兴趣,可能读得太早了。那些操之过急的父母可以引以为戒。在我们的圈子里,不懂红楼梦、不懂鲁迅,是一种真正的羞耻,没啥好辩解的,自己找地儿赶紧补习去。去年年底我到一个朋友家去玩,摸着一本老版的鲁迅杂文二心集,随意翻翻,突然就脑力激荡,迷上了他的笔调。而把书柜里其余的几本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外集等,全翻出来朗读,劲头大极了。朝闻道,夕可死也。这是我当时读鲁迅的感受。回到刘心武以推理小说的方式在电视里大谈红楼梦, 引起了我对红楼梦一书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引发了我许多的文学联想。可能有人对刘的解读法不以为然,太怪,太新,可是“错”有“错”着,文学本来就是

4、建立在一连串的误读基础上的一种领悟。以某种,无论是政治观,还是历史观的正确性来要求文学,都有可能失之武断吧。另辟蹊径解读经典,哪怕是误读,有什么关系?被人视为拙劣,又有什么要紧?刘心武在他的谈红楼梦一书,提到过苏联的戏剧家梅耶荷德,说,你一个作品出来,如果所有人都说你好,那么你是彻底地失败了;如果所有的人都说你坏,那么你当然也是失败,不过这说明你总算还有自己的某些特点;如果反响强烈,形成的局面是一部分人喜欢得要命,而另一部分人恨不得把你撕成两半,那么,你就是获得真正的成功了!这是“梅氏定律”。其实,梅耶荷德还说过一句名言:“拙劣是一种美妙的表达方式”,就让我们任性地阅读,在经典中解放我们的思维

5、吧。千里搭长棚红楼拾珠有朋友问我:你的“红楼拾珠”写了不少了,为什么连一些一般读者觉得挺生僻的“珠语”都拾起来议论一番,却迟迟不见你写“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这颗人们耳熟能详的“珠子”呢?其实,我也一直在构思对这颗“珠子”赏析的写法,只是觉得说浅了没啥意思,往深里说呢,则牵扯的方面颇多,怕一篇短文容不下。不过,现在我还是试一试,看能否长话短说,各层意思都点到为止。首先要牵扯到的,就是金瓶梅。红楼梦是一部与金瓶梅区别很大的书。金瓶梅文学性很强,在刻画人物、写人物对话方面,非常出色,但金瓶梅不仅色情描写过度,而且作者在暴露政治腐败、社会堕落、人性黑暗的时候,只有冷静,没有任何理想色彩,升华

6、不出精神上的东西。而红楼梦不同,曹雪芹透过描写,通过人物塑造,有时候更直接在叙述语言里面,融注批判的锋芒,提出了尊重以未被污染的青春女性为象征的社会人生理想,升华出含有哲理内涵的诗意。但是,毋庸讳言,红楼梦与金瓶梅又有着明显的文学上的传承与突破的关系,像“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这两句被一些读者认为是曹雪芹笔下最精彩的谚语,其实是早在金瓶梅里就有的。当然,曹雪芹使用“千里搭长堋,没有个不散的筵席”,无论在总体构思,还是表达意蕴上,都比金瓶梅的作者高明、深刻。曹雪芹是在第二十六回里,让小红来说这句话的。书里交代,荣国府的大管家林之孝两口子,权势很大,却一个天

7、聋,一个地哑。更古怪的是林之孝家的年龄比王熙凤大,却认她作干妈,而他们的女儿林红玉也就是小红,虽然相貌也还不错,又伶牙俐齿,他们却并没有倚仗自己的权势,将她安排为头二等丫头,只悄悄地安排到怡红院里,当了个浇花喂雀升茶炉子的杂使丫头,后来还是小红自己凭借真本事,才攀上了高枝,成为凤姐麾下的一员强将。这两位大管家为何如此低调?这就又牵扯到石头记版本问题,在有的古本里,林之孝原来写作秦之孝,据我分析,很可能其生活原型,就是秦可卿原型真实家族的仆人,后来被赠给了曹家为仆这在那个时代是常有的事,不足为奇曹雪芹原来打算在书里,也点明他们与秦可卿来自同一背景,后来他改了主意,想隐去这一点,才决心把角色的姓氏

8、,由秦改为了林。姓氏虽然改了,但其原型所具有的某些特点,却没有改,依然如实地写出来。我的“秦学”研究,揭示出秦可卿的生活原型,是康熙朝两立两废的太子胤的一个女儿,胤在书里化为了“义忠亲王老千岁“,他”坏了事“,因此他的女儿秦可卿属于藏匿性质,他“坏事”前赠予贾家的仆人,虽然不至于被穷追深究,但毕竟属于“来历不洁”,因此,林之孝家的要认王熙凤为干妈,以增加一些安全感,而他们在家里窃窃私语,也就能使早熟的小红比其他同龄人更知道世道的白云苍狗。小红是在与一个只出场那么一次的小丫头佳蕙对话时,说出这句话来的,还接着说:“谁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这话与第十三回秦

9、可卿念出的偈语“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是完全相通的。据佳蕙透露,故事发展到那个阶段的时候,贾宝玉等人还根本没有“盛筵必散”的憬悟,“昨儿宝玉还说,明儿怎么样收拾屋子,怎么样做衣裳,倒像有几百年的熬煎。”“千里搭长棚”的歇后语,在红楼梦里与“树倒猢狲散”,好了歌及其甄士隐的解注等,是一以贯通的,里面有对世事绝不会凝固而一定会有所变化的规律性总结,也含有悲观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消极情绪。2000年7月14日法国国庆那天,我恰好在巴黎,目睹了法国民众自发组织的“千里长桌筵”,人们沿着法国中部穿过巴黎市中心的经线,摆出筵席,大体真的相连,使用同一种图案的纸桌布,各家拿出自己准备的酒菜与邻居同仁

10、们共享,在巴黎卢浮宫庭院和塞纳河艺术桥上,据说是那条经线通过的地方,我看见男女老少或倚桌或席地,边吃喝边欢唱,十分热闹,又从电视里,看到那条经线通过的地方,现场转播的种种情况,真是非常有趣。到太阳落山时,这个贯穿整个法国的“千里长桌筵”在欢歌笑语中散场。我觉得法兰西人的这份浪漫情怀,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其实红楼梦里就已经写到不少西洋事物,如金星玻璃鼻烟盒。治头痛的膏子药“依弗那”等等,“洋为中用”,咱们从“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这句话里剔除悲观的情绪,注入法兰西式的浪漫旷达,那不也就成为一句好话了吗? “我的研究属于探佚学范畴,方法基本是原型研究。从对秦可卿原型的研究入手,揭示红楼梦文本

11、背后的清代康、雍、乾三朝的政治权力之争,并不是我的终极目的,我是把对秦可卿的研究当作一个突破口,好比打开一扇最能看清内部景象的窗户,迈过一道最能通向深处的门槛,掌握一把最能开启巨锁的钥匙,去进入红楼梦这座巍峨的宫殿,去欣赏里面的壮观景象,去领悟里面的无穷奥秘。” 说在前头 应中央电视台10频道(科学教育频道)百家讲坛栏目邀请,我去录制了大型系列节目刘心武揭秘红楼梦。该系列节目从2005年4月2日开播,大体上是每周星期六中午12:45播出一集,到2005年7月2日,已经播出了十三集。 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档远非黄金时段有人调侃说是“铁锡时间”,甚至说是“睡眠时间”,12:45本来是许多人要开始午

12、睡,重播的时间为0:10,就更是许多人香梦沉酣的时 刻了的讲述节目,竟然产生了极强烈的反响。追踪观看的人士很是不少,老少都有,而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年轻人,包括在校学生。在互联网上,更是很快就有了非常热烈的回应,激赏的,欢迎的,鼓励的,提意见的,提建议的,深表质疑的,大为不满的,“迎头痛击”的,都有。而且,这些反应不同的人士之间,有的还互相争议,互相辩驳。最可喜的,是有人表示,这个系列节目引发出了自己阅读红楼梦的兴趣,没读过的要找来读,没通读过的打算通读,通读过的还想再读。而网上对红楼梦的讨论,也变得角度更多,观点更新,分析更细,揭示更深。我从这些不同的反应里,真是获益匪浅。 红学研究应该是一

13、个公众共享的学术空间。我在讲座里引用了蔡元培先贤的八个字:“多歧为贵,不取苟同。”谁也不应该声称关于红楼梦的阐释独他正确,更不能压制封杀不同的观点,要允许哪怕是自己觉得最刺耳的不同见解发表出来,要有平等讨论的态度、容纳分歧争议的学术襟怀;当然,面对聚讼纷纭的学术争议,又要坚持独立思考,不必苟同别人的见解,在争议中从别人的批评里汲取合理的成分,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我在讲座里还引用了袁枚的两句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常用这两句诗鼓励自己。我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能够进入名牌大学,没有能受到正规的学术训练,先天不足,弱点自知,但是我从青春挫折期就勉励自己,要自学成才,要自

14、强不息。我为自己高兴,因为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成为了一个作家,除了能发表小说、随笔,我还能写建筑评论,能涉足足球文化,并且,经过十多年努力,还在红楼梦研究中创建了秦学分支。我只是一朵苔花,但是,我也努力地像牡丹那样开放。我们的生命都是花朵,我鼓励自己,也把这样的信念告诉年轻人,特别是有这样那样明显弱点和缺点的年轻人,希望他们要清醒地知道,相对于永恒的宇宙,我们确实非常渺小,应该有谦卑之心;但是跟别的任何生命相比,我们的尊严,我们的价值,我们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就算人家确实是牡丹玫瑰,自己只是小小的,角落里的一朵苔花,也应该灿烂地绽放,把自己涨圆,并且自豪地仰望苍天,说:“我也能!”这本书,是我的

15、“揭秘红楼梦”讲座第一讲至第十八讲的演讲记录文本。节目开播以后,一直有红迷朋友希望能买到我演讲的文稿结集,现在这本书应该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当然,我也盼望没看节目的人士,或者习惯上是不看电视只读书的人士,也能翻翻这本书。大家知道,电视节目,包括百家讲坛这样形式上似乎比较简单的节目,都有一个加工制作的过程。节目版块的时间是固定的,一共四十五分钟,刨去片头片尾,以及编导嵌入的必要的解说词衔接词等等,电视节目里大家听到我所讲的,也不过三十几分钟。其实每次在摄像棚里录制时,我一讲总得有六七十分钟,编导制作节目当然是尽量取其精华,但限于每集容量,也确实不得不删掉一些其实是必要的论证、事例和逻辑过渡。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本书里的每一讲,跟制作成的电视节目都略有不同,主要就是把一些因节目时间限制而砍掉的内容,恢复了进去。因为看书跟看电视节目不一样,我相信,这些在书里增添的内容,可以给阅读者带来更丰富的信息,形成更有说服力的逻辑链。 在实际演讲中,我有口误,有表述不当,也有错误处,把演讲制作为节目时,编导们已经尽可能地做了修正,但是,还是留下了一些没能清除尽的疏漏疵点。电视台的节目一旦定型,再加修改就很麻烦,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