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模型发展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5366410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子结构模型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原子结构模型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原子结构模型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原子结构模型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原子结构模型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子结构模型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结构模型发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子结构模型发展,.,古代原子论,古希腊原子论有以下5个要点: 1、所有物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极小,看不到,不能继续被分割成更小的组成部分。 2、原子之间是虚空的。古希腊原子论者的“虚空”就是“真空”。 3、原子完全是实实在在的固体,即原子内部不再有虚空。 4、原子是均一的,即没有内部结构。 5、原子是不同的。即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重量(质量)不同。,.,道尔顿模型,1805年 道尔顿模型 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小球 。英国自然科学家翰道尔顿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的理论模型。他的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子都是不能再分的粒子;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虽然,经过

2、后人证实,这是一个失败的理论模型,但道尔顿第一次将原子从哲学带入化学研究中,明确了今后化学家们努力的方向,化学真正从古老的炼金术中摆脱出来,道尔顿也因此被后人誉为“近代化学之父”。,.,汤姆生模型,1897年 汤姆生模型 原子是一个带正电荷的球,电子镶嵌在里面,原子好似一块“葡萄干布丁”葡萄干布丁模型由汤姆生提出。汤姆生在发现电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汤姆生认为:电子是平均的分布在整个原子上的,就如同散布在一个均匀的正电荷的海洋之中,它们的负电荷与那些正电荷相互抵消。在受到激发时,电子会离开原子,产生射线。 汤姆生的学生卢瑟福完成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散射实验),否认了葡萄干布丁模

3、型的正确性。,.,卢瑟福模型,1911年 卢瑟福模型 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电子按照一定轨道围绕着一个带正电荷的很小的原子核运转。 行星模型由卢瑟福提出,以经典电磁学为理论基础,主要内容有: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在原子核内,且几乎全部质量均集中在原子核内部。带负电的电子在核空间进行绕核运动。,.,玻尔模型,1913年玻尔模型 电子不是随意占据在原子核的周围,而是在固定的层面上运动,当电子从一个层面跃迁到另一个层面时,原子便吸收或释放能量。为了解释氢原子线状光谱这一事实,玻尔在行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现代模型,20世纪20年代以来 现代模型(电子云模型) 电子绕核运动形成一个带负电荷的云团,对于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观粒子在一个确定时刻其空间坐标与动量不能同时测准,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在1927年提出的著名的 测不准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