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 常考知识点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5337397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地理 常考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旅游地理 常考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旅游地理 常考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旅游地理 常考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旅游地理 常考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地理 常考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地理 常考知识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考点一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类题目题 型 解 读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主要考查以下两个方面:(1)评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价值。(2)分析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劣势,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旅游开发的建议。答 题 模 板思考方向答题思路游览价值资源美学、科学、历史文化价值高(低);资源质量好(差);游览价值高(低);一定地区的景点数量及彼此间距小(大)集群资源集群状况优良(较差)地域组合景观与相邻地区的独特性程度;旅游景观丰富(单一),地域组合状况较好(差)开发条件社会经济与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远(近)市场本区及其与市场之间交通设施和服务状况较好(差);区食、宿、行、娱、游、购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

2、不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环境承载力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大(小)社会条件政策政策支持社会社会秩序良好例题1:埃及是举世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素有“世界名胜古迹博物馆”之称。在尼罗河谷、地中海畔以及西部沙漠等地发现了大量的埃及古代文明的遗迹。神秘莫测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司芬克斯之谜、天外飞仙般的巨大壁画和扑朔迷离的象形文字都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位于开罗近郊吉萨高地上的胡夫、哈夫拉和门卡乌拉三座金字塔距今约有4 500年历史,堪称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尼罗河畔的卢克索,是埃及文化古迹集中的旅游胜地。埃及历史名城亚历山大位于尼罗河三角洲西北部,享有“地中海明珠”的美誉。赫尔格达、沙姆沙伊赫等红海海滨城市都有许

3、多优良的海滨浴场和海上游乐场所。埃及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答案埃及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多样,价值极高,且相对集中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及三角洲和红海沿岸,集群性和地域组合好;埃及地处亚、非、欧三之间,地理位置优越,海、陆、空交通发达;距欧洲发达国家近,客源市场好例题2(2013地理,24,10分)下图示意某著名旅游目的地。分析该地游客数量多、季节构成较均衡的原因。(10分)答案地处亚热带,四面环海、深受海洋影响,气候优越,四季皆宜旅游;海滩、世界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丰富;距离周边客源地较近;景区基础设施(酒店、机场等)完善。例3:(2011课标文综)读下图,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车旅游

4、的优势条件。答案距主要客源地(、等城市)路程适中,有高速公路连接;客源地居民收入高,私家车拥有量多,出游率高;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分布集中。考点二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知 识 精 析1旅游规划的基本容 2.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根据景点区位、开发性质和规模,规划设计旅游交通和各项服务设施,如下表所示:规划要求旅游景区的交通规划景区交通线路规划旅游景区一般是以一个或几个紧邻的主要景点为中心,通过公路、河道、索道和人行道等交通线,将周围若干景点相连而成的。因此景区交通规划首先要方便游览各个景点,保证交通的便捷、经济、安全、可靠旅游交通工具规划合适的交通工具可以加快旅游速度、缩短旅游时间、减轻旅

5、游疲劳。某些交通工具(如观光马车)具有娱乐性质,可以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作用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规划规划的目的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是为满足景区服务业的需要兴建的,它们是整个景区的组成部分规划时要考虑的因素要与交通线连接,注重交通的便利、快捷尽量在旅游景区附近选址,以方便旅游者有的服务设施需要集聚,有的需要分散,布局时需要具体分析3.选择和设计旅游线路要求具体容目的符合自身特点考虑旅游者自身特点,如旅游动机、兴趣爱好、经济条件、年龄和身体等因素使旅游线路和旅游活动容更加合理、可行选择最佳路径尽可能选择最佳旅游路径。将沿途和旅游地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串联成环形线路,尽可能避免重复线路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

6、降低旅游费用,减少体力消耗。满足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景观丰富多样要充分展现旅游地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其原则是:既做到景观丰富,富于变化;又突出重点,避免雷同在有限而集中的时间尽可能多地欣赏不同的旅游景观,感受不同的旅游资源特色注意劳逸结合安排游览日程时,要考虑身体条件,力求做到有有弛,动静结合,使游程有一定的节奏及时调节和恢复旅游者的体能,保证旅游质量获得最佳效果形成鲜明的主题和特色;根据景观特点,安排适宜的游览时间;根据光照效果安排旅游线路;充分考虑旅游者心理预期;尽可能避免各种不利因素,确保旅游活动高效和安全获得最佳的旅游效果,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对 接 高 考例1(2015课标,

7、42,10分)近年来,滑雪、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渐成一种休闲和时尚的生活方式。几位户外运动爱好者拟于8月前往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峡谷徒步旅游。分析该时段在该地区峡谷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10分)答案该峡谷地形复杂、植被茂密、人烟稀少,易迷路;海拔高、缺氧,易发高原反应;8月份降水多,易遭遇洪水;山高谷深,易遭遇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河谷蚊虫较多,易受蚊虫侵扰。例2(2014课标,42,10分)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下图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196米),进

8、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10分)答案海拔较高(3 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例3(2014课标,42,10分)某学习小组在探讨“老工业区如何转型”的活动中,发现德国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利用原有的生产设备等工业遗产资源,开发了能够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历史,具有独特观光、休闲等功能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指出老工业区的工业遗产资源,并设计老工业区

9、工业遗产旅游项目。(10分)答案工业遗产资源: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等建筑,以及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管理等工业遗产和遗迹。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参观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以及工业遗产博物馆,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原生产生活实景;体验原生产流程等;在由老厂房改造成的餐厅、酒吧、画廊等场所消费、休憩。例4.(2017年全国二卷)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茶花古道是以茶、马为主要商品,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该商道分布在滇、川、藏等地区,沿途穿越高山、峡谷、密林。暑期一群旅游爱好者计划沿茶马古道,靠站徒步古道游,体验马帮文化。 从文化体验角度,指出他们应做的前期准备。【答案】需收集茶马古道相关资料

10、,了解马帮文化的历史;了解古道所经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确定茶马古道体验游的地点,设计体验游路线;准备与设计路线自然环境好适应的装备、生活用品;聘请向导等。例5.318国道川藏(至)线段,全程2 166 km,沿途共翻越4 000 m以上的大山12座,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帕隆藏布江等汹涌湍急的江河,最大相对高差达4 500 m,沿途景色壮丽、多样,既有雪山、冰川、森林、草原、峡谷等自然景观,又有藏族村寨、寺庙等人文景观,因此,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户外活动者尤其是青年人骑行川藏线。但路途漫长,地势起伏大,自然环境多变,对每一个骑行者的体力、意志和应变能力都是不小的挑战。说出骑行川藏线前

11、应做哪些准备工作和旅途中应注意的问题。答案:准备工作:查询、了解路况、地理环境特点、社会治安状况等信息。必备物品:、银行卡、手机、地图、应急物品(如药物)、雨衣、维修工具、衣物、鞋帽、手电筒等。注意问题:注意骑行安全;关注天气变化;注意饮食安全;保管好随行物品;尊重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回收自己用过的废弃物品,保护生态环境。考点三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知 识 精 析1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1)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建设有保护自然与人文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作用。促进了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为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推动力。采

12、取行政法规和规划措施使保护环境成为可能。(2)负面影响分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社会环境的破坏两个方面。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旅游环境问题成因危害环境污染旅游交通、食宿和游览活动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破坏旅游环境、危害旅游区居民和旅游者的健康对生物的危害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的迁徙路线生态失衡、生物多样性减少甚至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设计不周密,论证不全面的旅游开发建设破坏旅游景观的和谐和旅游区的整体风貌对视觉效果的破坏建筑物、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破坏:

13、旅游环境问题成因危害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游客的乱刻乱画、任意践踏和触摸造成对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的破坏城市问题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于密集、交通拥挤2. 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旅游活动的开展和措施的实施必须以保护旅游资源为前提。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及实施主体见下表:旅游环境保护策略具体措施实施主体法律法规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立法机关编制旅游开发规划中的环境保护法规工程建设建设排污处理设施政府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旅游研究专家、政府禁止实施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工程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旅游项

14、目评价评定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评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旅游研究者旅游环保教育倡导绿色旅游政府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教育专家生态旅游约束个人行为,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旅游者例1(2013课标,42,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省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岛礁面积约13平方千米,是我国人口最少、海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下图示意三沙市的地理位置。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10分)答案独特性:热带海域风光;岛礁(珊瑚礁)景观。应注意的问题:做好旅游规划;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适当配置旅游服务设施,保障生活用品供给;处理好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例2(2018年全国一卷)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里氏70级地震。在震后重建规划中,当地有关部门制定了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适度减少旅游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等多项土地利用优化措施。分别说明上述措施对九寨沟旅游发展的意义。【答案】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可促进地震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有利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有利于增加景区居民收入,可减少对旅游收入的过度依赖,优化景区旅游环境;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