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语文复习 巩固关键专题检测34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36420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考语文复习 巩固关键专题检测34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高考语文复习 巩固关键专题检测34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高考语文复习 巩固关键专题检测34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高考语文复习 巩固关键专题检测34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高考语文复习 巩固关键专题检测34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考语文复习 巩固关键专题检测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考语文复习 巩固关键专题检测3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名校推荐2012年走向高考专题复习检测34分点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台子乔忠延台子是戏台。戏台在村子里被众人唤成台子。村子里有院子,院子里有房子。房子、院子是用来住人的。住在房子、院子里的是庄稼人。庄稼人的心思是五谷丰登。为了五谷丰登,众人光着膀子在田里狠下力气。下力气种地,下力气锄禾,却不一定有下力气的收成。天上的风雨也左右着田里的籽实。因而,要左右田里的籽实,先要左右天上的风雨,而要左右天上的风雨,必须要讨得神灵的欢喜。庄稼人便凑份子,建大庙,把神仙供进村子里。村子里有了庙,庙里有了戏台子,众人好看戏,神仙也就好看戏。逢年过节都唱戏,别看是人在看戏,戏却是给神仙唱的。丰收

2、了唱戏,是报答神仙的恩赐;歉收了唱戏,是要神仙谅解人的过错。人到底有什么过错,不清楚,只清楚心诚则灵,不唱戏不行,真心实意请一台戏,好好唱他十天半个月。不过,说是给神唱戏,热闹红火的却是人们自己。戏台下密密麻麻,挨挨挤挤的全是人,前头的坐低凳,后头的坐高凳,再后头的站在凳子上,幼儿稚女则骑在凳子上的父亲脖子上。人们挤挤攘攘够了,神仙也就过够了瘾。台子建在村子里,台子当然不敢和村子比,小多了。偏偏小台子却是大天地,大过村子,大过镇子,大到整个世界。这不是胡吹乱抡。山高皇帝远,村里离京城远隔十万八千里。谁去过京城,更别说见过皇上。这就该说台子了,别看台子只占了那么个磨盘大小的地方,可是,一眨眼皇上

3、来了,还有皇后娘娘,跟着宰相、尚书,大大小小,锣鼓旗伞,前呼后拥,一下把个京城,把个金銮殿摆到众人眼前了。谁敢说这戏台不大,大到把村子,把镇子,把整个天地都装在了里头。当然,这种装法是假的,台上是假的,台下是真的。那皇帝是戏子扮的,脱了龙袍,也是咱百姓庄户。不过,只要上了台子,明知那龙袍裹的是一起锄草犁地的弟兄,却也当成真的。假的总是糊弄真的,真的还甘心情愿受假的糊弄,隔些时不受点糊弄,心里烦躁躁的,这是什么日子?台上的日子过得很快。马鞭子一甩,转了一个来回,过了十万八千里;又一甩,再转个来回,又是十万八千里,而且不是一人转,是十万大军,呼啦啦刮风一样到了脸前,真比响雷闪电还快。可要慢起来也慢

4、得石头能化成粉末末。那老旦张开口,一波三折,弯了几道扭扭,扭了几股弯弯,飘旋到高天上去了,实在不能再高了,再高要顶破天了,突然还是高上去了,高到天外头去了。正担心高得咋落,忽儿一旋,闪跌到深谷里了。哪知道,稍一顿那音魂来了个鹞子翻身,早腾进云团团上去了。听吧,听吧,听得咱做了一顿饭,听得咱锄了一畦田,那老旦抬起的腿还没进到门里头去,是有些慢。不过,总体来看,慢是局部的,而快是全面的。众人看上一个晌午,或是一个合夜,就把人家一辈子,或者几辈子的光景过完了,这还不快呀!众人看台子的时候,台子也看着众人。众人从台上看到过去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台子从众人身上看到当下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众人觉得台上

5、快,台子觉得台下快。台子还倔倔地站着,原先看台子的众人早不见了,再来看台子的是先前那些人的儿子的儿子,孙子的孙子。台子惋惜台下过得太快了,太快了,就收留了众人。众人成了生、末、净、旦、丑,活化在台子上了。于是,现在的众人,从台上看到了先前的众人。台子先前看到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成了现在众人眼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村子里是活着的现在。台子上是活着的过去。活着的现在看着活着的过去,看着,看着,自己也成了过去,自己也登上了让众人观看的戏台子。1四、五两段中,作者对台子和台上演出作了哪些对比性的描写?_解析解答本题的第一问首先要了解对比手法的特点,然后把两相比较的事物筛选出来即可。答案台子占地小,

6、表现天地大;台上人物假,表演效果真;局部表现慢,全部剧情快。2第五段中画线句改用第一人称写,有什么好处?_解析解答第二问要了解第一人称通常的表达效果,再联系语境加以分析。答案以第一人称写突出了村民的陶醉之情。3这篇文章的语言有哪些主要特点?试分别举例加以赏析。_解析鉴赏语言首先要看它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再看它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还得看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案善用修辞,生动,活泼,形象,多用俗词、口语,富有生活气息;多用短句,琅琅上口。(举例略)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节气许俊文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增长吧,我对二十四节气越来越在意了。对,在意。春夏的几个节气感觉

7、还好些。秋天就不同了,立秋、处暑、白露、秋分、霜降,像坐滑梯似的,止都止不住;况且它们的手一个比一个凉,表情也一个比一个冷漠、生硬,但又不得不跟着它们一步步地往岁月深处去,哪怕后退半步也是不可能的。走着走着,一场铺天盖地的白霜便突然降临了。其实,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突然的。但我们还是喜欢用“突然”来表述那些出乎意料的现象。就说惊蛰吧,也不是陡然的一声响雷这么简单。据我多年的观察,惊蛰也有着怀柔的一面,在它到来之前,常常会有几个暄透的好日头,笑容可掬的样子,把藏匿于瓦砾、枯草里星星点点的残雪悄悄消融掉,再把僵硬的泥土弄得酥软了,然后是一记重雷。乡村就有这么个好处,它使你觉得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

8、是有根有脉、有因有果的。比如霜降,它的威严是由立秋、处暑、白露、秋分一点一点铺垫起来的,只有当这些“法律程序”走完了之后,它才冷下面孔说“不”。而它一旦说“不”时,就是铁板钉钉的事了。节气就是这样有规矩,也守规矩,该冷的时候冷,该热的时候热,该立的时候立,该废的时候废。然而冷与热,立与废,都使你心服口服。对于草木、庄稼和一些小生灵,惊蛰是一道关,霜降也是一道关。这两道关,一个主兴,一个主衰,可谓一阴一阳,一魔一道,它们配合得是那么默契!在我看来,惊蛰的那一记霹雳(即使雷神消极怠工,懒洋洋地打个喷嚏),无疑都是春天提炼出的一颗灵丹。那些沉睡的草木、庄稼和小生灵们,就着甜丝丝的雨水服下去,嘴巴咂呀

9、咂的,一个个如灵魂附体,仿佛刹那间,一切该醒的都醒了,就连落在房顶瓦沟里的小小草籽也不肯错过机会。此时沉寂已久的村庄和田野,到处眨动着惺忪的小眼睛,到处弥漫着慵懒的呵欠声。至于霜降,我想它更像是秋天念出的一句黑色的咒语,对,咒语。无论你的家族多么兴旺,也无论你还有多少未尽的心愿,统统收收叠叠搁置起来吧,一语既出,该谢的,得谢,该落的,得落,没有什么好通融和商量的,即使心怀不满与怨恨,也不得不委曲求全,姑且抱着“留得青山在”的态度,暂时蛰伏下来,或者远走他乡吧。不知你留意过没有,霜降之夜总是出奇的静,有月没月都是一样的静。是那种旷世的大静。是的,大地是该静一静了,天空是该静一静了,草木、庄稼和一

10、切生灵也该静一静了。伫立在霜降之夜无涯的寂静里,呼吸着清冽的空气,我们不难从这大静大美之中,隐隐感到天道的伟大。小时候,我和祖父在豆青河畔看管生产队里窖藏的红薯,霜降那天晚上,我半夜起来解手时吓了一跳,乖乖,满地的银霜!当我呲呲呵呵重新回到窝棚里,祖父自言自语地说,落霜了。说着抓起那把小酒壶晃了晃,脖子一仰喝个透干,然后醉眼蒙目龙地说:“世上最伟大的,是时令。”我一时没听明白,感到祖父的话有些不可思议。而他显然也没有让我彻底明白的意思。他说,睡吧,到了我这把岁数你就会明白了。祖父对时令是敬若神明的。他常常因为播种的时间问题与生产队长发生争执。每次他总会说,二十四节气虽然不会张口说话,但它心里比

11、什么都清楚,人是糊弄不了它的。不信你瞧瞧!(选自散文有删改)4结合语境,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但又不得不跟着它们一步步地往岁月深处去,哪怕后退半步也是不可能的。_(2)此时沉寂已久的村庄和田野,到处眨动着惺忪的小眼睛,到处弥漫着慵懒的呵欠声。_解析理解词语的表达效果是理解词语的高要求,即揣摩词语的情味、色彩等附加意义及在文中的修饰作用。回答第(1)问要注意结合对“又不得不”“也是不可能”等的理解,第(2)问要抓住语句的拟人修辞特点。答案(1)“岁月深处”反映出人们随着一个个节气的飞速逝去而老去,有一种无可奈何的苍凉之感。(2)“惺忪”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田野和村庄刚刚复苏的样子;“弥漫”则写范围之广。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突出了惊蛰对大地复苏的巨大作用。5文章结尾两段写到了祖父关于霜降和二十四节气的议论,这样写对表现文章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评价。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