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31746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2013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 2013年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3分)(2013庆阳)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米饭变馊B牛奶变酸C湿衣服晾干D铁锅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米饭变馊已经变质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牛奶变酸说明有酸性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2、;C、湿衣服晾干是指水运动到空气中,只是一种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铁锅生锈后生成一种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2(3分)(2011福州)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考点:硬水与软水;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常见的溶剂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水的用途判断B、根据区分硬水和软水的常见方法判断C、根据碳酸氢盐受

3、热易分解的化学性质判断D、根据过滤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判断解答:解: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所以正确B、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在等量的水样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饮用纯净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所以正确C、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的水,主要是含有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煮沸时,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分别能变成不溶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从而沉降下来,所以正确D、过滤是把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操作,不能除去水中可溶的杂质,所以错误故选D点评: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水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化学考查热点之一,特别是水的组成及水电解实验、性质、用途、硬水和软水、节约水资源、水污染及防治

4、等内容,在中考中出现机率很高3(3分)(2013榕城区模拟)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果汁B豆浆C碳酸饮料D蒸馏水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A、果汁中含有水、维生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B、豆浆中含有蛋白质、水分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C、碳酸饮料中有水、二氧化碳、食品添加剂等,多种物质组成,为混合物,故C错;D、蒸馏水的化学式为H2O,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水分子,则为纯净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

5、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4(3分)(2011福州)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A分子间隔增大B分子个数增多C分子质量增大D分子体积增大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由题意可知,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即分子间隔增大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即分子间隔增大故选A点评:了解利用原子和分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分子的性质5(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H试纸能区分肥皂水和食醋B灼烧的方法能区别棉花和羊毛CCa(OH)2溶液可区分

6、CO和CO2D燃着的木条可以区分稀有气体和N2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鉴别题,当给出待鉴别物质以及拟采用的试剂和方法时,可以直接从拟采用的试剂和方法推测对应的实验原理,从而分析待鉴别物质是否对应明显的现象差别解答:解;A、肥皂水显碱性,pH大于7,食醋呈酸性,pH小于7,故利用PH试纸可以鉴别;B、棉花属于纤维素,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的是羊毛,故利用灼烧的方法能区别棉花和羊毛;C、将CO和CO2分别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一氧化碳与氢氧

7、化钙不反应,故利用Ca(OH)2溶液可区分CO和CO2;D、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稀有气体和N2的集气瓶中,木条都会熄灭,故不能鉴别;故选项为:D点评:本题属于物质的鉴别题,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所以平时要注意归纳对比物质的性质的差异性6(3分)不锈钢属于()A纯净物B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D复合材料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不锈钢是钢的一种,是铁的合金,主要成分是铁,含有碳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不锈钢是钢的一

8、种,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正确C、不锈钢是钢的一种,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D、不锈钢是钢的一种,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复合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材料的范畴、常见的铁合金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3分)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A稀盐酸BKCl溶液CK2CO3DNaOH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用一种试剂把三种溶液区分开,必须要有三种不同的现象才行,因此应选择一种至少能够和这三种溶液中的两种发生反应且都有明显现象的物质,根据物质间的混合现象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

9、:A、盐酸和氢氧化钾会反应,但是无现象,和硫酸、氯化钙不反应,三种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错误;B、氯化钾和硫酸、氢氧化钾、氯化钙都不会反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B错误;C、碳酸钾和硫酸反应会产生气体,和氢氧化钾不反应,没现象,和氯化钙反应会生成沉淀,三种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D、氢氧化钠和稀硫酸会反应,但是无现象,和氢氧化钾、氯化钙不反应,三种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项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所选的鉴别试剂与待鉴别物质混合时要有明显的不同现象8(3分)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和属同种元素B属于金属

10、元素C和的化学性质相似D属于稀有气体元素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进行解答;B、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进行解答C、根据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进行解答;D、根据稀有气体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氦是2),进行解答;解答:解:A、和的质子数相同,所以和是同种元素B、是11号是钠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属于金属元素C、和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D、稀有气体是指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最外层虽已达到稳定结构,但该微粒不是原子(核内质子数=8

11、核外电子数=10),所以不属于稀有气体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有关知识,并应用知识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9(3分)(2011苏州)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考虑;B、根据酸的特性考虑;C、根据浓盐酸、浓硫酸是否能吸水来考虑;D、根据硫酸根离子的特性考虑解答:解:A、浓硫

12、酸具有吸水性不具有挥发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所以瓶口有白雾,故A错误;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与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故B正确;C、浓盐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做干燥剂;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故C错误;D、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只有硫酸中生成硫酸钡沉淀,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没有沉淀生成故D错误故选B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浓盐酸的挥发性和浓硫酸的吸水性,和酸的除锈原理,掌握了硫酸钡是一种白色沉淀10(3分)下列做法能达到目的是()A将NaOH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后过滤制取氢氧化铜Cu(OH)2B用过滤的方法

13、可把NaCl和NaOH分开C清洗试管中附着的铜:向试管中注入稀硫酸,振荡D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两种氮肥:分别与熟石灰混合后研磨,闻气味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铵态氮肥的检验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B、氯化钠、氢氧化钠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的后面,不能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D、铵盐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应生成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时,能够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硫酸钠易溶于水,通过过滤可以把氢氧化铜分离出来能达到目的B、氯化钠

14、、氢氧化钠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不能通过过滤分离氯化钠和氢氧化钠不能达到目的C、因为稀硫酸不能和铜反应,所以不能用稀硫酸清洗试管中附着的铜不能达到目的D、硫酸铵和氯化铵都属于铵盐,与熟石灰混合后研磨,都能够闻到刺激性气味,无法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两种氮肥不能达到目的故选:A点评: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进行实验的能力所以,对化学实验不仅要认真观察,还应掌握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3分)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 所致NaNO2 中氮元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