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政治高考重难点专练23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原卷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45331126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政治高考重难点专练23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届政治高考重难点专练23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届政治高考重难点专练23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届政治高考重难点专练23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届政治高考重难点专练23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政治高考重难点专练23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政治高考重难点专练23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原卷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难点23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命题规律】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从考点角度看,矛盾的属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属于高频考点。从题型角度看,选择题常正面考查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常以误区的形式考查对立统一、共性与个性、两点论与重点论等。主观题常考查对立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与重点论等。从命题背景材料看,生活处处有哲学,平时要提高运用哲学思维解读热点问题和漫画、古文的意识和能力。 【备考策略】1准确掌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涵义及其辩证关系。应注意:(1)明确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2)联系、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

2、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解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全面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涵义及其辩证关系。注意:矛盾的普遍性主要强调要承认矛盾、分析和解决矛盾、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主要强调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分析材料,若材料中涉及利弊、成就与不足等分析时,可用矛盾的普遍性回答;若涉及先试点再推广、抓典型总结经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等事例时,可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来回答。3深入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涵义及其辩证关系。【特别提示】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一般涉及以下事例或情境词:抓主要矛盾:我国现阶段的主

3、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反对单打一;协调发展。4深入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掌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一般涉及以下事例或情境词:分清主流与支流: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识大局;总体上、总的来看,还有问题;以为主体;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国际局势和党的状况总体是好的、主流是好的;两方面:巨大成绩存在不足(困难和问题);权衡利弊得失,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评价人的功与过;评价工作的得与失。5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注意区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应用。【高考预测】考向1 矛盾

4、的同一性和斗争性。2020年高考可能会以古诗词、名人名言或谚语、漫画、事例等为载体,考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的理解应用。考向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2020年高考可能会以漫画,古诗词、名人名言或谚语、热点事例等为背景材料,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理解与应用。 考向3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2020年高考可能会以漫画、名言警句、古诗词、热点事例为背景,考查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题型可能涉及体现类、启示类、措施类、依据类等。 考点4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2020年高考可能会以古诗词、名人名言或谚语、漫画等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5、的辩证关系的理解应用。考向5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020年高考可能会以古诗词,名人名言或谚语、漫画、热点事例等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矛盾的特殊性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解与应用。【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1(2019江苏政治)从“透明到25英尺深的地方可轻易看到底部”,到后来绿色透明的湖水不复存在,美国作家梭罗没有想到,他的著名作品瓦尔登湖既捧红了瓦尔登湖,也毁了瓦尔登湖,因为慕名而来的游客使湖区原有的自然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由此可见A微小的量变必然促成事物的质变B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C事物都包含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D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2(2019江苏政治)漫画忧心忡

6、忡给我们的启迪与下列选项蕴含哲理相近的是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B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D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3(2019新课标文综)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要求,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的性质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是解决矛盾的前提系统优化方法是着眼于事物整体性的重要方法论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ABCD4(2

7、019天津政治)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学生曾问:老师,您知识如此渊博,怎么还觉得自己很无知呢?芝诺顺手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说,小圆是你们的知识,大圆是我的知识,这两个圆的外面就是无知的部分,所以我接触无知的范围就比你们广。芝诺的说法蕴含的哲理是A无知是达到有知的根本动力B无知是相对的,有知是绝对的C无知和有知相互依赖、相互贯通D无知和有知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5(2019新课标I文综)漫画(文字为:书上说摘苹果要用梯子)主要讽刺了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现象脱离生活实际而拘泥于书本知识的现象否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现象书本知识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现象ABCD6(2018新课标I文综)2018年4月,习

8、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这一论断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分离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ABCD7(2020蒙阴县实验中学高三期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明确“分区域

9、”和“分领域”两条推进路径,突出“示范区”和“新片区”两个重点区域引领带动作用。这说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解决好“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主要矛盾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紧紧扭住“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个牛鼻子要着眼关键部分寻求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ABCD8(2020北京高三期末)传统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而新的木桶理论却告诉我们:木桶盛水量的多少,不是取决短板,而是取决于长板,在短板相同的情况下,把长板发展更长,就有机会装上更多的水。下列做法中符合新木桶原理的是A高中课改,实行选课走

10、班B打好扶贫攻坚战,精准扶贫C城市治理,打通最后一公里D外出学习培训,弥补发展不足9(2020河北承德第一中学高三月考)“北京吃不完,天津吃不饱,河北吃不着。”京津冀流传多年的这句话,折射了对强大的“虹吸效应”下地区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的无奈。“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十九大报告标注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笔”体现了抓住重点,因为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创造条件,促使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转化统筹全局,使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专注主流,因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ABCD10(2019广东高考模拟)2019年3月,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一组文物表情包在网上走红,将严

11、肃的文物和大众娱乐混搭在一起,勾画出一种别致的画风,深受网民喜爱。从哲学的角度看,对于这种“不着调”的搭配,以下评价正确的是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契合了文化审美上的“冲突美”寓历史文化于网络流行之中,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历史文化与网络流行是绝对不相容的要把握文物与网络流行的内在联系,实现严肃性与娱乐性的平衡ABCD11(2019建平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三期中)下图大病兜底是好事,但是别乱“兜”启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事物发展总方向是前进的,其道路却是曲折的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向自己的对立方转比ABCD12(202

12、0山东高三期末)冬至应该吃饺子还是吃汤圆?南北方的网友每年都要“争论”一番,也正是在这样的“争论”当中,继承、传播和弘扬了传统文化,增加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把握节日风俗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基础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节日风俗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包含在特殊性之中坚持对立统一规律,在争论中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A B C D13(2019湖南高三月考)观察大国经济,不能局限于一时之得失,必须看全局、辩大势。既要准确看待局部数据升降之“形”,也要准确把握经济总体向好之“势”,方能明晰方向,坚定信心。面对美方挥舞关税

13、大棒并不断极限施压,中国经济增速看似放缓,但6.3%的增速依然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中国经济稳中有进,长期向好的大势没有变。这告诉我们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分析经济向好之“势”对未来经济充满信心,在“形”与“势”的统一中把握对立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从经济“形”中把握“势”立足于局部数据升降之“形”,推动经济发展的向好之“势”ABCD14(2020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月考)复旦大学发布的2020一流本科教育辑并行动计划提出,将构建通识与多元选择有机结合的“2+X”培养体系,在本科前两年着重开展通识教育和大类基础教育,专注基础融通;从本科三年级开始,根据学生个性化、多元化

14、成长需求,构建互相贯通的多维发展空间。从哲学角度看通识教育尊重了矛盾的普遍性多元选择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识教育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多元选择强调的是学生全面发展ABCD15(2020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三月考)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ABCD16(2020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三月考)习近平在第二届进口博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这一论述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有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符合规律的新事物必然能够战胜旧事物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事物质变的实现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ABCD17(2019贵州贵阳一中高三月考)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