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政治高考重难点专练19唯物论(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45331095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政治高考重难点专练19唯物论(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1届政治高考重难点专练19唯物论(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1届政治高考重难点专练19唯物论(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1届政治高考重难点专练19唯物论(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1届政治高考重难点专练19唯物论(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政治高考重难点专练19唯物论(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政治高考重难点专练19唯物论(解析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难点19 唯物论【命题规律】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从考点角度看,意识的作用、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是超高频考点;物质统一性原理,运动、静止是冷考点。从题型角度看,选择题常正面考查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等知识,也常以误区的形式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意识的反作用等。主观题常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等。从命题背景材料看,平时要提高运用哲学思维解读热点、漫画、古文、经典材料的意识和能力。【备考策略】1要全面掌握世界的物质性。2要准确把握物质的概念。3注意准确理解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要全面

2、理解运动和物质的关系。5明确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注意:(1)运动的原因在于物质自身,在于物质内部的矛盾。运动是物质自身所固有的,而非外部力量所强加。(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非“唯一属性”,此外物质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属性,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中,“运动”这一属性是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6明确意识也在运动,但意识的运动是物质运动的反映。7准确理解静止的两方面的含义。注意:(1)事物的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要求路线、方针、政策、制度等既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又要因时而变、与时俱进、修改完

3、善,使之符合变化发展的实际。8全面理解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9正确理解意识的起源和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能动性的特点和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尤其注意:(1)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意识反作用的体现,也是意识能动作用最突出的表现。(2)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但必须通过实践。(3)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10全面掌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1掌握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12全面理解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高考预测】 考向1 世界的物质性。2020年高考可能会继续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为背景,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的形式,联系自然界的物质性、物质的

4、概念、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等进行综合考查考向2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2020年高考可能会以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名人名言、漫画为背景素材,设置选择题考查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考向3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2020年高考可能会结合古今名人名言及生活中的事例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考生在备考时要特别关注有关国家政策调整的事例,题目可能从“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量变与质变”“矛盾的特殊性”等角度综合考查。 考点4 意识的起源和生理基础。2020年高考可能会以漫画、现实事例、科学发现等为载体来考查,题型有体现类,启示类、说明类等类型。考向5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的。2020年高考可能会以新的国家政策、发明物、智能机

5、器人等为载体来考查;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时,通常与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识一同考查,需要对意识的内容、形式及意识的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目的性等能动性作出判断,分析题目涉及哪一个知识点。考向6 意识能动性。2020年高考可能会以一些名言、古诗文、现实事例等,考查意识的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三个特点的区别;或设置一些反面的考查角度,如人的主观随意性等。考向7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2020年高考可能会以一些漫画、科学发现或发明的事例等,考查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的两个方面的理解应用;或者以材料体现什么哲理、蕴含什么启示等形式考查“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或“意识对

6、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考向8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2020年高考可能会以漫画、名言警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发现等事例为背景,设置选择题或非选择题来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考向9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2020年高考可能会以名言警句、爱画、现实中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事例等素材,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考查。考向10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020年高考可能会以党和国家制定的大政方针、新的成功经验、采取某方法或措施等为依托或把这一考点与辩证唯物论其他知识或者与其他哲学原理一起综合考查。【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1(2019江苏政治)两条小鱼遇到一条大鱼,大鱼

7、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们,这水怎么样?两条小鱼继续游了一会儿,终于,其中一条忍不住问另一条:什么是水?不少人就像故事中的小鱼一样,生活在社会的“水”中太长时间,已不知道“水”是什么。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A认识具有无限性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认识具有反复性D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认识具有无限性指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指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材料没有体现人们对水的认识是否存在曲折性、也未体现对水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和拓展,AC不符合题意;“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说明物质决定意识,而材料侧重意识的

8、反作用,B不符合题意;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材料中的人生活在社会的“水”中太长时间从而选择性的无视了“水”的存在,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D符合题意。故选D。2(2019江苏政治)近几年,徒步、登山和骑行等体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这些项目既充满活力又新鲜刺激,既放松精神又锻炼身体,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的。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对参与者而言最重要的是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体能局限B坚持从实际出发,理性评估自身状况C认识潜在的优势,抓住时机赢得胜利D劳逸结合,做到运动与休息相互协调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一切从实

9、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体能局限”违背了客观规律,A错误;“认识潜在的优势,抓住时机赢得胜利”说明要坚持矛盾观点、全面认识自身缺点与长处,遵循量变质变关系原理、抓住时机促成事物质变,材料未体现,C不符合题意;徒步、登山和骑行等体育旅游项目“并不是人人都适合”,说明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从体育旅游项目的特点出发,又要从自身的身体特点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B符合题意;“劳逸结合,做到运动与休息相互协调”说明规律是客观的,参与者按规律办事才能成功,D有一定道理;比较BD,设问要求对参与者而言“最重要”的,B项“理性评估自身状况”与“体育旅游项目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直接关联,是最佳选

10、项。故选B。3(2018天津政治)天津市蓟州区的郭家沟,东临梨木台、西邻九山顶,以前主要靠种庄稼,村民收入不高。后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升温,当地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开展旅游精品村建设,请专家对村子进行规划,提升改造农家乐,吸引来大量游客,实现了村民增收致富。郭家沟的成功转型表明A专家正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C一个地方的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D科学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发挥自身优势顺应市场需求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随着乡村旅游的升温,郭家沟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开展旅游精品村建设,实现了村民增收致富,郭家沟的成功

11、转型表明科学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发挥自身优势顺应市场需求,D正确且符合题意;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A说法错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一定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B说法太绝对,说法错误;一个地方的自然条件影响影响经济发展但不能决定经济发展,C错误;故本题选D。4(2019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高三月考)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的前提 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的价值追求AB

12、C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材料没有体现“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不符合题意。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说明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按规律办事,符合题意。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错误。故选D。5(2019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三月考)新时代的家风建设,要在充分了解家文化的变与不变中实现新发展。要在家文化的变中引导,肯定良好的变化,摈弃落后的家庭教育理念。同时,要在家文化的不变中寻求创新,积极传承。这

13、表明A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事物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C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新时代的家风建设,要在充分了解家文化的变与不变中实现新发展,表明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要在变中引导,肯定良好的变化,摈弃落后的家庭教育理念。同时在不变中寻求创新,积极传承,C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家风怎样建设,不体现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A项与题意不符;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说法错误;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说法错误。【点睛】任何物质都是绝

14、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和静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6(2019安徽淮北一中高三月考)把奶油、糖、水、香精之类的东西混在一起,经过一番搅拌冷冻操作,做出的东西叫做冰激凌。如果在冰激凌里加点颜色,堆出一些形状,再弄点风花雪月的图案,就超越了冰激凌,叫做“情调”或者“文化”。冰激凌几块钱一桶,“情调”则要几十块钱一勺。由此可见主观心理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 客观事物的属性可以由人的情绪决定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 有的事物既可以是客观的又可以是主观的ABCD【答案】C【解析】冰激凌几块钱

15、一桶,“情调”则要几十块钱一勺,人们选择消费什么样的冰淇淋受人们的消费心理影响,故符合题意。说法错误,事物的属性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说法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故选C。7(2020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三月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有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把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BCD【答案】D【解析】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这一论断说明物质决定意识,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把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错误的,适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8(2019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