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鸡泽一中高三历史试题9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330079 上传时间:2020-09-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鸡泽一中高三历史试题9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北省鸡泽一中高三历史试题9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北省鸡泽一中高三历史试题9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北省鸡泽一中高三历史试题9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北省鸡泽一中高三历史试题9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鸡泽一中高三历史试题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鸡泽一中高三历史试题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历史试题(九) 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错选均不给分)1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赵姬请逆盾与其母以盾为才,固请于公,以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又襄公二十三年记载:“季武子无适子(嫡子),公弥长,而爱悼子,欲立之。”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公仪仲子嫡子死而立其弟。”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度 B宗法制度 C郡县制度 D监察制度2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分封建国 B剥夺王侯爵 C推恩令 D“附益之法”320

2、07年5月6日,法国人民运动联盟总统候选人尼古拉萨科齐击败竞争者,当选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你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总统是如何产生的( )A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 B由选民间接选出C由议会两院国民议会选出 D由众议院选举产生4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 )A完善法律体系 B稳定社会秩序 C保障平民利益 D维护帝国统治5人民币是我国现行流通货币。中国人民银行1955年发行第二套人民币,票面上采用了汉、蒙、藏、维四种民族文字,1962年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票面上开始采用汉、蒙、

3、藏、维、壮五种民族文字,至今人民币的票面上依然是这五种文字。透过人民币票面的文字,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第二套人民币五圆券 第三套人民币五圆券民族平等原则 少数民族进入了社会主义 民族区域自治 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A B C D6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指出:“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下列各项不属于周恩来外交思想或外交实践的是( )A提出“一边倒”外交方针 B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7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19112004年)

4、曾以“邪恶帝国”一词形容前苏联政权,而前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2004年6月参加美国为里根举行的国葬典礼时表示,里根是一个“正直的对手和朋友”。关于里根执政时期美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美苏合作,苏联在美国和平演变中走向解体 B美苏对峙,互有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C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D苏联全面收缩,美国重新对苏采取强硬政策8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 )A徽商和晋商的出现 B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进步C中外贸易总额不断增加 D丝织业中出现“计日取值”的现象9以下是19201936年中外产业资本产值增长及比重变化的数据。这种变化

5、的主要原因是( )(货币单位:亿元(1936年币值)资本1920年1936年19201936年平均增长%产值比重%产值比重%中国6614482609632 90外国8135521516368 39合计1474100041251000A列强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 B海外华侨归国投资创业C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 D国民政府政策的推动10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后出现的“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反映了“总路线” (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违背了人民的意愿 C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忽视客观经济规律11下列各图反映的重大历史活动,哪些是专

6、制决策的结果( ) 长城 大运河 十三行 票号A B C D12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下列剧情有违历史史实的是( )隋唐英雄传中隋灭陈的战争场景炮声雷动 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 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台湾1895中的李鸿章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 A B C D13宋代的陈亮在送叔祖主筠州高要薄序中写道:“自科学之兴,世之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作者指出了( )A传统科技的影响 B儒家思想的弊端C科举制度的局限 D八股取士的危害 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八大是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重要的会议。这两次会议( )都抛弃了“

7、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方针 都将主要任务与工作中心放在经济建设上 都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 都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成功的探索A B C D15影响图16-1曲线变化的因素有( ) 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1611913, 1921 1923 1925 年5040302010039.39亿普特23.1334.5544.24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经济体制A B C D16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并遵守公平经营规章,其实质是( )A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B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工业企业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D消除经济危机产

8、生的根源17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18儒家思想经过2000多年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荀子根据时代需要对儒家思想的改造主要表现在( )A提倡“仁政” B提倡“以德服人” C主张礼法并用 D提出“天人感应”19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十分繁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耕作技术大体经理了从“刀耕火种”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C指南

9、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20推动中国古代文学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统治政策的调整 B社会环境的变化C城市经济的发展 D主流思想的演变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大题,满分40分)21(22分)中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中国 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都不能背离这一国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中国还存在一种“另类”的乡村政权,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红色苏维埃政权。中国的苏维埃政权虽然始终在农村,来源却很洋气,是直接从苏俄引进的。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

10、,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 张鸣苏维埃乡村追求材料二: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神情隐秘而带悲壮地签订了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1)材料一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是指什么?(2分)毛泽东阐述这一理论的论著有哪些?(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影响(8分) (3)聆听历史,是一种

11、智慧。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的认识。(4分)22(1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782年,华盛顿一位过去的部下刘易斯尼古拉上校,给他写了一封长达7页的信,列举了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将原因归咎于共和制度,然后劝华盛顿担任“国王”。他回信道“我很难设想我有什么行为竟会鼓励你写这样的一封信,在我看来,这封信包含可能降临到我国头上的最大危害。如果我还有一点自知之明的话,可以说你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讨厌你的计划的人了。”材料二:列宁说:“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请回

12、答:(1)材料一中华盛顿对尼古拉上校劝他担任国王的态度中能够感受其怎样的优秀品质?(4分)体现在哪?(4分)(2)拿破仑是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典型代表。作为法国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他是怎样建立个人独裁的?(4分)(3)拿破仑采取的哪些措施和活动体现了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相融性?(6分)23(作业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材料二:宋

13、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中国古代史材料三: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 (叶适水心文集),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 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材料四: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迭数万人。 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至唐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