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换乘枢纽项目(进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45320264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1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交换乘枢纽项目(进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公交换乘枢纽项目(进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公交换乘枢纽项目(进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公交换乘枢纽项目(进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公交换乘枢纽项目(进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交换乘枢纽项目(进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交换乘枢纽项目(进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交换乘枢纽项目(进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公交换乘枢纽项目(进出道路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第 37 页 共 82 页1 项目概况1.1 项目区位本次设计的“重庆市五里店公交换乘枢纽进出道路工程”位于江北区溉澜溪片区,项目场地位于五里店立交与对山立交之间以北,南接五红路快速路,经由东西两座立交(五里店立交、对山立交)接入周边各方向路网:项目场地北接重庆北站(童家院子)、溉澜溪地区,西至黄泥磅(红旗河沟)、观音桥方向,南至解放碑、江北城(江北CBD)方向,东接朝天门大桥。项目区位图1.2 工程规模本项目由4条进出枢纽的道路和北侧5个车库出入口组成,4条道路总长776.403米,其中1号

2、路286.241米,2号路218.199米,3号路89.884米,4号路182.079米;道路等级按特殊道路标准进行设计,道路标准横断面宽度8米,设计速度20km/h。本次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及照明工程、交通工程。本册为第一册道路工程。2 依据与采用的技术标准2.1 设计依据(1)本工程的设计合同(2)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图(3)与本项目有关的其它相关资料2.2 设计采用的技术规范标准(1)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 51286-2018)(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CJJ37-2012)(3)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4)重庆

3、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5)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6)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7)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8)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 2015)(9)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11)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08)(12)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3 工程建设条件(以下内容摘自重庆市五里店公交换乘枢纽进出高架道路工程工程地

4、质勘察报告)3.1 地形地貌勘察区属于构造剥蚀浅丘地貌,主要为丘陵缓斜坡及沟谷地段。勘察地形总体西南高、东北低,场地东侧为长江,长江离本次勘察场地最近距离约800m,勘察区地形高程范围220285m,相对高差约65m,勘察区相对高差较大,场地高程随道路走向逐渐变化。3.2 地质构造勘察区在构造上位于龙王洞背斜东翼,岩层呈单斜产出,产状:11522,层面平直光滑,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根据地面调查,根据场地周围岩石露头的地面调查,场地内岩体发育构造裂隙如下:裂隙J1产状:4570,裂面平直,宽度12mm,部分泥质充填,延伸长度约89m,间距2.02.5m,属结合程度差的硬性结构面;裂隙J2产状:

5、19085,张开13mm,间距大于1m,平面延长大于5m,结合差,少量泥质充填,属硬性结构面。3.3 地层岩性据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场地地层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Q4ml)、坡残积粉质粘土(Q4dl+el)、下覆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砂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及角砾岩,现分述如下:(1)素填土(Q4ml):杂色,主要由强、中风化砂、泥岩碎块石及粉质粘土组成,粒径20500mm,硬质含量1045%,充填砂粘土,结构松散稍密,干燥,回填不少于5年。钻探揭露厚度0.1049.0m(钻孔WK15)。(2)粉质粘土(Q4dl+el):黄褐色,灰褐色,可塑,稍湿,稍密,局部含细砂质及砂泥岩碎块石

6、,干强度、韧性中等,稍有光泽,摇振反应无,主要为残坡积成因,该层在场地内分布少,钻探揭露厚度0.20-1.40m(钻孔WK15)。(3)泥岩(J2s):紫红色,矿物成份以粘土矿物为主,泥质结构,中厚层构造,泥质胶结,局部含少量砂质成分。场地泥岩分布较广,为场地主要岩性。(4)砂岩(J2s):灰色、灰黄色,矿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中粗粒结构,中厚层构造,钙质胶结,场地砂岩分布较广,为场地主要岩性。(5)砂质泥岩(J2s):紫红色,矿物成份以粘土矿物为主,含砂质成份,泥质结构,中厚层构造,泥质胶结;场地泥岩分布较少,为场地次要岩性。(6)角砾岩(J2s):灰黄色,矿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可见云

7、母;粗粒结构,中厚层构造,钙质胶结,场地角砾岩分布少,为场地次要岩性。(7)粉砂岩(J2s):灰黄色,矿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可见云母;中粗粒结构,中厚层构造,钙质胶结,场地角砾岩分布较少,为场地次要岩性。3.4 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层结构由人工填土、粉质粘土、下伏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砂岩及角砾岩组成。人工填土松散,属透(含)水层;泥岩、砂质泥岩、粉质粘土为粘土层属相对隔水层,砂岩、粉砂岩及角砾岩岩体裂隙较发育,属相对含水层。根据地下水含水层性质可分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松散堆积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地表堆积层中,该类地下水具有就近补给、就近排泄的特点,且受季节影响显著,属季节

8、性潜水。区内松散堆积层主要为素填土和粉质粘土,局部地段含砂土,土层厚度较大,为主要含水层。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岩石风化裂隙、构造裂隙中以及层间裂隙中。场区内下伏基岩为砂岩、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及角砾岩,泥岩和砂质泥岩是相对隔水层,砂岩、粉砂岩及角砾岩裂隙较发育,是相对含水层。勘察期间对钻孔进行简易提水试验,提出施工循环水,24小时观测孔内水位水位未见恢复。综上所述,场区地下水贫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含水量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汇水影响,雨季较丰富,旱季较贫乏,无统一地下水位。雨季道路施工时应加强地表水的拦截及地下水的抽排工作。综上所述,勘察区地下水资源较贪乏,拟建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9、3.5 不良地质作用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区内没有断裂构造通过。经地面调查,拟建场区内没有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溶洞等不良地质现象。根据钻探资料,拟建场区内没有发现软弱夹层、采空区等。但在换乘枢纽站1、2号路沿线有已修建的轻轨隧洞穿过,现地面未出现塌陷、变形、开裂现象。道路沿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表现为:按照道路设计方案施工后,局部道路两侧将会形成路堑及路堤边坡。局部路段靠近及穿越轻轨隧道,施工时应与轻轨相关负责部门进行协调与沟通,注意采取相应措施。3.6 道路分段工程地质评价及建议拟建道路按设计路面标高进行整平后,在道路不同地段将形成挖填方路基,将形成挖方和填方边坡。现根据不同工程地质情况分段评

10、价如下:3.6.1 拟建1号路K0+000K0+097m高架桥段该路段设计为高架桥,长97m,桥由0#2#桥墩及3#桥台组成。地形较平缓,坡度010,场地位置岩土体主要为素填土、砂岩、泥岩、砂质泥岩及角砾岩组成。土层厚度约0.619.8m,强风化岩石呈碎块状,中风化岩体完整性好。1号路K0+000K0+097m高架桥地基基础持力层建议桥墩编号持力层地层岩性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建议基础底面标高建议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MPa)(MPa)(m)(kPa)0#桥台中风化砂岩32.6225.36中风化下3-5倍桩径10040中风化泥岩6.554.1615101#桥墩中风化砂岩32.

11、6225.36中风化下3-5倍桩径10040中风化泥岩6.554.1615102#桥墩中风化砂岩32.6225.36中风化下3-5倍桩径10040中风化泥岩6.554.1615103#桥台中风化砂岩32.6225.36中风化下3-5倍桩径10040中风化泥岩6.554.161510中风化砂质泥岩11.838.063190中风化角砾岩31.8650建议0#2#桥墩、3#桥台采用桩基础,以中风化基岩作为基础持力层,基础埋置深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并按静止土压力考虑后侧土体推力,桩基施工注意及时支护,及时抽水,防止侧壁土体垮塌。承载力建议值见表5.2,应注意施工顺序。桥台基坑边坡为岩土混合质边坡,基坑边

12、坡高度2.23m,土体自稳能力差,陡倾开挖易垮塌,建议素填土按1:1.5临时放坡,基岩按1:1.0临时放坡。等桥台施工完成达强度要求后再分层夯实回填,密实达到规范要求。3.6.2 拟建1号路K0+097K0+285.536m段该段道路长约188m,为半挖半填段,覆盖层为素填土,素填土层厚08.1m,为筑路平场回填而成,道路区域填土为松散稍密状态,不能直接作路基持力层。强风化泥岩的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取fa0 =280kPa;强风化砂岩的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取fa0 =350kPa;中等风化砂岩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10040kPa;中等风化粉砂岩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1990kPa

13、;中风化泥岩的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1510kPa;中风化角砾岩的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650kPa。建议以经过碾压后密实碎石土、可塑状粉质粘土或压实填土作持力层,承载力以现场测试为准,压实填土压实度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按设计方案平场后,在道路K0+100K0+200m右侧形成最高约12m的岩质挖方路堑边坡,坡体成分以粉砂岩、泥岩及砂岩为主。根据岩体结构类型、结构面发育特征、主要结构面与边坡坡向组合关系及岩体完整性,结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该路段路堑边坡岩体类型为类,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挖方后路基出露中等风化的基岩,可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边坡岩体结构为层状,岩层产状11522

14、,主要发育两组节理裂隙:J1产状4570,J2产状:19085。道路右侧边坡坡向225。根据边坡坡向与主要结构面倾向组合关系作赤平投影图5-1。图5-1 K0+100K0+200m路堑右侧边坡赤平投影简图由图5-1可知,路堑右侧边坡坡面与岩层层面相切,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小;边坡坡面与裂隙J2呈小角度相切,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较小。边坡坡面与裂隙J1反向,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小,边坡岩体较完整,坡面长时间裸露或坡顶超载均有可能导致边坡失稳,边坡稳定性主要由岩体强度控制。根据设计要求,路堑右侧边坡有放坡条件,土质边坡段放坡坡率采用为1:1.75,强风化岩石采用1:1.00,中风化岩石边坡段放坡坡

15、率采用1:0.75,对边坡高度在8m以上的区域,按8m分阶,各阶之间设置宽度2m的马道,边坡坡面采用格构绿化进行防护,且在坡顶、坡脚及马道处设置截排水沟,以减少降雨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K0+100K0+130m左侧为填方路堤段,该段覆盖层以素填土为主,土层厚01.8m,下伏砂岩。填方路堤高度05.3m,建议采用1:1.75放坡处理,边坡前缘设置护脚支挡,确保坡脚土体的稳定性。对填土采用分层碾压或夯实处理,以满足设计要求,并对该段边坡进行坡面防护且在坡顶及坡脚设置截排水沟,以减少降雨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建议以经过碾压后密实碎石土、可塑状粉质粘土或压实填土作持力层,承载力以现场测试为准,压实填土压实度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K0+130K0+160m左侧形成最高约5.2m岩质挖方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