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第二章习题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311111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学-第二章习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光学-第二章习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光学-第二章习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光学-第二章习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光学-第二章习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学-第二章习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学-第二章习题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习题,一、1.根据双胶合棱镜参数计算两条实际光线光路,(1)对三个面依次应用近轴光线光路计算公式,中间变量用入射角和折射角,(2)对三个面依次应用近轴光学基本公式,中间变量用投射高h,没有过程或者过程简单,只给出结果。 符号和角度单位出现混乱。 平行光入射,中间变量入射角度不能应用,要用中间变量h,使用近轴光学公式计算,并且最好一直应用到底,中间不能再出现入射角变量。 当h给定后,也可以利用 转化中间变量,再用近轴光线光路计算。,平行光线对应入射角,一、2.求透镜组像方焦点和像方主平面位置,由前面的第二条光线光路计算确定,但最后得到的是 它是像方顶焦距。 像方主平面位置不在后表面顶点上,

2、应该根据主平面定义:平行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 交点所在的平面来确定,即 ,由此得到焦距为101,与顶焦距相比,显然主平面在后顶点前2.7的位置。 注意的问题:主平面的定义,不能将顶焦距当成焦距,那样的话后顶点岂不成了像方主点了。,二、有一放映机,使用一个凹面反射镜进行聚光照明,光源经过反射镜反射后成像在投影物平面上,光源长10mm,投影物高为40mm,要求光源像等于投影物高,反光镜离投影物平面距离为600mm,求该反光镜的曲率半径?,注意的问题: 1、注意符号,放大率为负,并由像距的符号来确定凹面镜方向。像距为正,r为正,凹面镜朝向右。 2、只用到2-4节内容。,有误差! 赵中正,三、用作图法求

3、凹面反射镜前物体所成的像。物体分别在球心之外,球心和焦点之间,焦点和顶点之间。,首先应该知道反射镜的焦距是曲率半径的二分之一。两个焦点重合。,也可以,不是普遍规律,四、用作图法对位于空气中的正透镜组分别对下列物距求像平面位置,出现的问题:,1、是组合透镜,两个主平面不重合。 2、弄错了物距的起点位置。尤其对虚物而言要注意,路艳芳,3、无论是负无穷远的实物,还是正无穷远的虚物,成像位置均在像方焦点处。,物方焦点上的物,成像在无穷远;像方焦点上的物,不成像在无穷远。,4、应该坚持用两条线作图,平行光轴的线和通过焦点的线,或者通过节点的线。如果选通过节点的线,要注意:,5、斜入射的平行光线必交于焦平

4、面上的某一点上。,光逆向时,F,F,出射光线点,例如:Lf,f,F,F,f,F,F,f,F,F,实像,F,F,逆向作图,系统位置不能颠倒,注意光线出点位置,五、用作图法,对位于空气中的负透镜组分别对不同物距求像距,存在的问题:,1、是组合透镜,两个主平面不重合,像方焦点在左面。而像方主点在右面。 2、弄错了焦点、物距的起点位置。,许国政 张凌宇,H,F,H,物距f/2 或L-f/2,F,H,F,H,物距f 或L-f,F,3、对于虚像点,注意出光点位置。叉号是错点。,F,F,F,F,物距为0的作图理解,错误,正确,4、用过节点的线做更简单,F,F,六、已知照相物镜的焦距f=75mm,被摄景物位于

5、距离x=-,-10,-8,-6,-4,-2m外,试求照相底片应分别放在离物镜的像方焦面多远的地方。,景物越远,像面越近 摄近景,镜头前移,使镜头焦面前移,七、设物体对正透镜成像,其垂直放大率等于-1,试求物平面与像平面的位置,并用作图法验证。,存在的问题: 1、错将x当成了物距L 2、只求出L和L的关系,或只求出L,没有求出与焦距关系,无法作图证明,八、已知显微镜物平面和像平面之间距离为180mm,垂直放大率为-5,求该物镜组的焦距和物镜离开物平面的距离(不考虑物镜组主平面距离)。,问题:1、求物镜离物平面距离,不是焦点离物面距离; 2、通常语言表述焦距是指像方焦距,此题不用说符号。,九、已知

6、航空照相机物镜的焦距为500mm,飞机飞行高度为6000m,相机的幅面为300300mm2,问每幅照片拍摄的地面面积。,因为已经知道物距和焦距,由物像位置关系高斯式或牛顿式非常容易求出。,由已知条件,采用作图法也可以求出。 下面两种方法也很好:一种是用几何方法,另一种方法,十、由一个正透镜组和一个负透镜组构成的摄远系统,前组正透镜的焦距为100,后组负透镜的焦距为-50,要求由第一组透镜到组合系统像方焦点的距离与系统的组合焦距之比为1:1.5,求二透镜组之间的间隔d应为多少,组合焦距等于多少?,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透镜组合,均按课本中给出的组合系统图来考虑各量之间的关系,符号和公式均如此。 计算出

7、间隔为正负两种情况,依此带来焦距为正负两种情况。因为是摄像用系统,显然系统不能是负焦距,因此负值舍弃。,十一、如果将上述系统用来对10m远的物平面成像,用移动第二组透镜的方法,使像平面位于移动前组合系统的像方焦平面上,问透镜组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是第十题的继续,因为已经知道各组合透镜之间的关系,设定一个移动量S,符号自己确定。 依次对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分别按物像位置高斯公式代入各量,由此整理求出移动量S,根据你自己的符号标准判断移动方向。 移动方向是向右移动1.5mm,张凌宇等,计算中间参量镜头间距d的变化,基本方法如上一致,但显简练,杨霆等,改变光学间隔,系统焦距等参数发生变化,原来的

8、位置成了改变后的像面位置,利用牛顿式计算,参量间关系参考图示,十二、由两个透镜组成的一个倒像系统,设第一组透镜的焦距为f1,第二组透镜的焦距为f2,物平面位于第一组透镜的物方焦平面上,求该倒像系统的垂直放大率。,十三、由两个同心的反射球面构成的光学系统,按照光线反射的顺序第一个反射球面是凹的,第二个反射球面是凸的,要求系统的像方焦点恰好位于第一个反射面的顶点,求两个球面的半径和二者之间的间隔d之间的关系,注意的问题是符号应该与课本中组合系统一致,不然,无法应用其公式,1、根据组合系统计算公式,确定xF量,由此得到r1 r2d关系,袁俊伟等,2、由一条平行光线入射开始,依次对两个反射面求物像位置

9、关系,由此得到r1 r2关系。此法一定认为反射面的主平面在顶点。,宫雪,孙杰张凌宇等,十四、假定显微物镜由相隔20mm的两个薄透镜组构成,物平面和像平面之间的距离为180mm,放大率-10,要求近轴光线通过二透镜组时的偏角u1和u2相等,求两透镜组的焦距,此题关键要清楚偏角的意义: 它是透镜出射光线会聚角和入射光线的会聚角之差:u-u,利用组合透镜各参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偏角公式 李瑞龙,十五、电影放映机镜头的焦距f=120mm,影片画面的尺寸为2216mm2,银幕大小为6.64.8m2,问电影机应该放在离银幕多远的地方,如果把放映机移到离银幕50m的远处,要改用多大焦距的镜头,十六、一个投影用5的投影物镜,当像平面与投影屏不重合,而外伸10mm时,则须移动物镜使其重合,试问物镜此时应向物平面移动还是向像平面移动?移动多少?,讨论问题:,十七、一照明聚光灯使用直径为200mm的一个聚光镜,焦距为400mm,要求照明距离为5m远的一个3m直径的圆,问灯泡应安放在什么位置。,由几何关系确定出像距,然后再由物像位置关系求出物距。,B,十八、已知一个同心透镜,r1=50mm,厚度d=10,n=1.5163,求它的主平面和焦点位置。,根据已知条件,代入单透镜主平面位置公式和焦距公式中求得。 比较详细计算和简略计算结果看出,二者相差很大。,方向放置可以是任意,但注意参量的符号,和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