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组织—血液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5310203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动的组织—血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流动的组织—血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流动的组织—血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流动的组织—血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流动的组织—血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动的组织—血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动的组织—血液PPT(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济源风光,济源市北海中学 郑文宁,第四章 第一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3,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学法,说课内容,说教学得失,4,一 、说教材,教材分析之一:教材简析 流动的组织-血液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循环系统的基础。,5,教材分析之二:学情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表现自我,他们不喜欢老师的空洞说教,拒绝老师将思想强加给他们。,6,教材分析之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血细胞,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7,能力目标,1、

2、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运用知识,描述贫血、发炎、血流不止的现象及原因,培养学生看典型贫血化验单,发炎化验单的能力。,8,情感目标,、通过对血液成分及各部分功能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血液观。 、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9,教材分析之四: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成分及各部分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尝试识别血细胞,血红蛋白的特性。,10,二、说教法,愉快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 直观展示 先学后教 合作探究 问题探究,11,自 学 教 材 主 动 思 考 小 组 讨 论 看 图 分 析,三、说学法,12,课前准备,情景导入,

3、新课讲解,课堂小结,四、说教学过程,13,情景导入,14,静置一段时间,1、试管中的血液分为几层?各层呈什么颜色?各层的比例大致是多少? 2、综合上面资料,你认为血液由那几部分组成?常规化验单上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次? 3、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血液分层图,(1)直观展示,得出结论,15,课堂讨论,16,实验结论:血液的组成,17,血浆,成分,功能,可以运载血细胞,运输里面溶解的各种物质:营养物质和废物。,(2)分析饼图,归纳总结,18,1、血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 2、如何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 3、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3)动手观察,培养能力,19,红细胞,白细胞

4、,显微镜下的血细胞,20,21,血红蛋白(Hb),红细胞中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的特性: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22,(小组讨论,选出发言人,全班交流),(4)学生自学,交流填表,23,(5)扮演角色,知识再现,活动一:我是神奇的血细胞,24,血细胞数量正常参考值 红细胞: 男:(4.05.5)*1012个/升 女:(3.54.0)*1012个/升 白细胞: (410)*109个/升 血小板: 10万-30万个/立方毫米。,25,活动二:我是小医生,26,四、课堂小结,1、血液的组成成分 2、血液各组成部分功能。 3、使用显微镜观察血细胞。 4、识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5、认识血红蛋白的特性。,27,血液,血 浆,血 细 胞,红 细胞,白 细胞,血 小板,形状,多少,大小,细胞核,功能,症状,成分,功能,五、板书设计,28,六、说教学得失,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得到知识和结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享受到获得新知识的喜悦,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由于时间限制,不能让学生亲自制作血涂片,否则效果更好。,29,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