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生物模拟测试(18)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291033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生物模拟测试(18)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生物模拟测试(18)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生物模拟测试(18)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生物模拟测试(18)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生物模拟测试(18)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生物模拟测试(1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生物模拟测试(1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广东省茂名市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模拟测试理综生物试题(18)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班级:_姓名:_座号: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下列有关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进行组织培养可选用植物体任何组织的一部分细胞进行离体培养B组织培养具有取材少、培养周期短、繁殖率高的优点C组织培养便于自动化管理D组织培养能够培育无病毒植株2利用被子植物的花药进行培养植株时,最好采集什么时期的花药进行接种()A四分体时期 B单核期C双核期 D任何时期都可以3在DNA双链DNA单链的变化过程中,右向箭头表示的过程在生物体内和PCR中的必需条件之一分别是()A解旋酶,低温变性

2、 B解旋酶,高温变性C聚合酶,高温变性 D解旋酶,高温复性4在PCR反应中,只有一个DNA片段作为模板,经过一次循环后,含引物的DNA单链占DNA总链数的()A1/2 B1/4 C1/8 D15下列关于凝胶色谱柱的操作,正确的是()A将橡皮塞上部用刀切出锅底状的凹穴B将橡皮塞下部用刀切出凹穴C插入的玻璃管的上部要超出橡皮塞的凹穴底部D将尼龙网剪成与橡皮塞下部一样大小的圆片6(2010北京八十中月考)有关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细胞脱分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已经分化的细胞失去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的细胞的过程B已经分化的细胞转变成为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进而形成植物的愈伤组织的过程C离

3、体的植物组织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分化出根和芽的过程D离体的植物组织在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必须经过有关激素的诱导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2分)7(2009江苏生物)下列关于DNA和蛋白质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A提取细胞中的DNA和蛋白质都需用蒸馏水涨破细胞B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反复溶解与析出DNA可去除蛋白质C蛋白质提取和分离过程中进行透析可去除溶液中的DNAD蛋白质和DNA都可以用电泳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8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与花药培养的区别,说法错误的是()A前者接种后每日给光照12 h,后者约小植株形成后才需光照B两者的培养基中都含植物激素,且种类及用量均相同C前者

4、需将愈伤组织及时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后者不需转移便可再分化为植株D花药培养对培养基配方的要求更为严格三、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64分)9(15分)植物甲、乙是两种濒危药用植物(二倍体)。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以植物甲、乙的茎尖和叶片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解决了自然繁殖率低的问题。这表明植物细胞具有_。由叶片等材料形成的愈伤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是_。(2分)(2)下图1和2分别是植物甲、乙的萌发花粉粒和未受精胚珠的示意图。在分离珠被细胞的原生质体时,通常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破除细胞壁。其原理是利用了酶的_性质。如果将上图1中的1个精子与上图2中的1个_细胞或2个_融合

5、,可培育出三倍体植株。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该三倍体植株的幼苗,可能获得药用成分较高的六倍体植株。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_。(2分)(3)植物乙自然结实率低,主要原因是花粉粒萌发后多数花粉管不能伸长。为探究生长素对植物乙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课外实验,得到下表结果:生长素浓度(mg/L)01.02.03.04.05.06.07.0花粉管平均长度(mm)0.53.65.56.45.23.10.40.2请结合表中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简要分析:_。(4分)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3分)10(2010山东卷)(16分,每空2分)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

6、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1)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_、_方法从油料作物中提取。(2)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的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法。(3)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_法直接计数;从微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_,以确定其应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_技术使脂肪酶能够重复使用。(4)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_技术。11(2010北京通州二模)(18分)为了实现燃料供应来源多样化,

7、如今,发展长期替代化石燃料的产品,如燃料酒精、生物柴油、沼气等的计划已经被列入我国未来10年的发展规划之中。广东省是我国甘蔗主产区之一。甘蔗是一种高光效的植物(C4植物),单位面积产量很高,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目前已成为南方地区燃料酒精生产的重要原料。利用甘蔗生产燃料酒精的一般工艺流程为:甘蔗榨汁(蔗糖)酵母发酵蒸馏成品(燃料酒精)。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用甘蔗外植体为材料进行甘蔗大规模快速繁殖,请在下表中填出操作步骤第三步的名称。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第六步主要操作步骤配置培养基外植体消毒培养移栽栽培(2)若上述过程是在中学生物组培实验室里进行的,则第三步需要使用酒精

8、(包括酒精灯)。酒精(及酒精灯)在此的两个主要用途是:_、_。(各2分)(3)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步骤1:将野生菌液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步骤2:制备选择培养基。在配置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还要额外添加_,并将pH值_,然后添加琼脂,在进行灭菌处理后,制成固体平板。步骤3:将经过紫外线照射后的菌液稀释,并涂布平板划线。步骤4:筛选突变菌:挑选_菌落,即为耐高糖、耐酸特性的酵母菌。(2分)(4)当第四步结束后,获得了大量幼苗。在此过程中,外植体通过脱分化产生_,然后通

9、过调整植物激素比例,进行_,形成具有芽和根的幼苗。(5)甘蔗榨汁以后还有大量的蔗渣废弃物,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但是酵母菌无法直接利用,原因是它们_。请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列举两种生物分解方法)_、_。(各2分)(6)突变菌往往带有一些特殊的基因。在获得这些基因的过程中,PCR技术相当重要。PCR扩增反应中加入DNA聚合酶的作用是:从引物的3端开始催化_。(7)PCR过程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分别是:_和_。12(15分)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的。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O2或CO2。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

10、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程序可分为四步:_、_、_和_。(2)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进行离心,收集血红蛋白溶液。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_。以上所述的过程即是样品处理,它包括_、_、收集血红蛋白溶液。(3)收集的血红蛋白溶液在透析袋中可以经过透析,这就是样品的粗分离。透析的目的是_;透析的原理是_。(4)然后通过凝胶色谱法将样品进一步纯化,最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样品纯化的目的是_。血红蛋白有什么特点?_。(2分)这一特点对进行蛋白质的分离有什么意义?_。(3分)1A【

11、解析】植物成熟的老组织脱分化比较难,故一般不选用。2B【解析】花粉发育过程中,只有单核期,细胞核移向细胞一侧的时期(单核靠边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3B【解析】箭头向右表示解旋,其碱基对的氢键断裂,在体内是在解旋酶作用下,PCR中利用90以上高温进行。4B5.A6.C7BD【解析】A选项,在提取DNA时,如果是用动物的细胞需要用蒸馏水涨破,如果用植物细胞则不需要,而是用洗涤剂溶解细胞膜;B用2mol/L的NaCl溶液溶解DNA,然后过滤出蛋白质,再降低NaCl溶液的浓度,析出DNA;DNA和蛋白质样品都是带负电荷的,从负极向正极移动,移动的距离都和样品的分子量有关;C中透析用以去除小分子物质,DNA是大分子物质;D是常规方法比如用十二烷基磺酸钠,可以根据其分子大小及所带电荷性质进行分离纯化8BC【解析】花药培养需将愈伤组织及时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以便进一步分化出再生植株,而植物组织培养不需转移也可再分化为植株。9(1)全能性排列疏松、高度液泡化、薄壁细胞(2)专一性珠被极核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3)结果简要分析:生长素浓度为3.0mg/L时,花粉管平均长度最长,表明最适生长素浓度为3.0mg/L;生长素浓度低于3.0mg/L(03.0mg/L)时,对花粉管的促伸长作用随浓度增加逐渐增强;生长素浓度高于3.0mg/L(3.05.0mg/L)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