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1编号逻辑与语文学习教案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254743 上传时间:2020-09-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521编号逻辑与语文学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3521编号逻辑与语文学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3521编号逻辑与语文学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521编号逻辑与语文学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21编号逻辑与语文学习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逻辑与语文学习(教案) 课 题逻辑与语文学习(共一课时) 课 型新授课多媒体使用(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了解逻辑的一般知识。培养学生准确、严密、清晰地表 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2.掌握辨析概念并运用推理的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培养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锻炼思辨和表达能力。 重点运用逻辑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问题 教材 分析 难点深入理解逻辑的基本规律 教学方法分析法 思辨法 探究法 学法指导领悟方法 深入分析 积极思考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残暴的国王,统治着一个奇学生思考,老师引导 怪的国家。这个残暴的国王颁布

2、了一条奇怪的法令,所有 答案我来这里 从前线抓回来的俘虏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来这里做是为了被绞死。结合 什么?如果答的是真话,就得用火烧死,如果回答的是假课件予以分析。点明 话,就得绞死。看起来,任何俘虏都难逃噩运。“二难推理”和课 大家想想,俘虏如何脱离险境?题。 二、内容导航: 1.何为逻辑:我们所说的“逻辑” (logic)一般指逻辑 规律,即关于思维形式结构最基本、最一般的规律。教师分析四个内容 2.内容:逻辑包括概念、命题、推理和逻辑规律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概念为 内容。基础,依次递进组 三、概念:成。教师讲解例子: 1.定义: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具体范围的思“人”这一

3、概念的内 维形式。概念对思维对象具体范围的反映为外延外延;概念对涵和外延。 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为内涵内涵。 2.关系分类:图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五种关系,讲解课本全同、包含、交叉、 本节习题 2,加深理解。矛盾、反对 3.概念和词语的关系:先析例,再出示规律。一个概念认知差异、方言差 可以由多个词语表示;一个词语也可表示多个概念。异导致;多义性 4.要点提示:选词贴切和概念的明确性;词语搭配的 恰当性。辅以练习:第一题:课本本节习题 1。明确定义课件出示习题,学生 时的常见问题:循环定义循环定义、定义过宽过窄定义过宽过窄。第二题:补充回答,教师引导。 练习:选词是否贴切,搭配是否恰当? 四、

4、命题:练习:出示王维五言 1.定义:命题,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语言形式,是断定绝句相思 ,理解 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单位。一般来说,只有陈述句陈述句才直不同句类和命题的 接表达命题。关系。 2.命题和语句的关系:同一个命题可以有不同的语句表不同语句表达同 达形式;一个句子可以表示多个命题,这就是多义句多义句。一个命题:“人是动 3.预设义:分析交际中的预设机制:贪杯,半身照;物” ;分析歧义句。 分析课本例子“船长今天没酗酒船长今天没酗酒”的预设义;处理本节 习题 2 和习题 3。 五、推理: 教 学 过 程 1.定义: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 思维形式。 2三段论:通过两个

5、前提前提,得出一个结论结论。其中两个前 提必须包含共同词项。出示例子:凡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 为;抢劫行为是犯罪行为;所以,抢劫行为是违法行为。提问: 共同词项为“犯罪行为” 。引申:人民群众是英雄;我是引申的例子推理是 人民群众;所以,我是英雄。否合理?提示:与 3.二难推理:在前提中提出两种可能,然后由这种可能推 下面要讲的逻辑规 理出两种结论,对方无论选择其中的哪一种结论,都会陷律有关系。 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左右为难的境地。示例:孙悟空在第三次打 白骨精时,实际上就面临了二难境地,因为根据前面两次引申作文写作: 的经验,如果孙悟空第三次把白骨精打死,他就会被师傅在确定好论点和材 赶走,但

6、如果不打死她,师父就会被白骨精吃掉。所以,料之后,如何展开论 打白骨精或者不打白骨精,所引起两种后果,或者孙悟空述,涉及到推理问 被师父赶走,或者师父被白骨精吃掉,都是孙悟空所不愿题。所以,论证方式 接受的。要灵活多样,且要多 六逻辑规律:论述,少叙述,做到 1.定义:逻辑基本规律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规律。包推理严密、合理。 括: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2.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概念和命题必须 出示例子:偷换概念 和珅和纪晓岚 保持同一保持同一。作用:正确认识事物,有效交流,反驳谬误,之间的对话;偷换论 揭穿诡辩。明确: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题乘客和乘务 的同一,否则

7、会犯混淆概念、偷换概念偷换概念错误。在同一思员之间的对话。 教 学 过 程 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会犯转移论题、拓展:讲解学生作文 偷换论题偷换论题错误。时的案例:论点明确 3.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 (劳资和谐)之后, 真,不能同时予以肯定,其中必有一假必有一假。作用:矛盾律保却在论述时偷换论 证思想的前后一致、不自相矛盾 。题,大谈船主懂得感 4.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恩,修船工善于发现 假,其中必有一真必有一真。 保证思想的明确性。揭露“骑墙居细节,尽职尽责。背 中” 、“模棱两不可”的逻辑错误。离了中心论点,忽略 明确:

8、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区别:二者为一条规律的两个方了二者关系。 向。矛盾律要求同一思维的两个矛盾体不能同真,必有一 假;排中律要求同一思维的两个矛盾体不能同假,必有一结合课本练习,深入 真。理解三条基本规律。 七:拓展练习: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出示数学家斯摩林根据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 人中的情节编成一道逻辑推理题三个盒子。学生分析运用何种 八:小结逻辑规律,进而推理 教 学 过 程 九:布置作业出答案。 板 书 设 计 概念:内涵;外延 选词妥帖 逻辑 命题:陈述句;预设义 搭配恰当 与 语文学习 推理:三段论;二难推理 论证有力 逻辑规律: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中心明确 书面完成本课未处理的练习题。 研究性 课题 深入研习逻辑学基本规律,提高语文思维能力。 作 业 布 置 预习廉颇蔺相如列传 授课时间 第 15 周 6 月 5 日 教案检查记录 教 学 反 思 本课环节设置合理,重难点突出,授课进程适中。学 生反馈积极准确全面,听课效率高。材料事例的选取贴近 生活,有一定的趣味性,与课程内容形成互补。同时,本 课能够将逻辑和语文相结合,做到为语文学习服务的目 标。 但容量较大,学生活动略显不足,今后应予以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