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单元知识点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145235618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DF 页数:124 大小: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秋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单元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2020年秋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单元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2020年秋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单元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2020年秋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单元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2020年秋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单元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秋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单元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秋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单元知识点(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全册教案 目 录目 录 苏教版(2020)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3 第一单元 动物大家族.8 1 给动物分类.8 2 鱼类.15 3 鸟类.19 4 哺乳类.25 第二单元 物体的运动.29 5 运动与位置.29 6 不同的运动.34 7 运动的快慢.38 第三单元 常见的力.44 8 力与运动.44 9 弹力.49 10 摩擦力.54 11 浮力.61 第四单元 简单电路.67 12 点亮小灯泡.67 13 导体和绝缘体.72 14 电路暗箱.76 15 生活中的电.79 第五单元 岩石与矿物.85 16 常见的岩石.85 17 认识矿物 .90 18 矿物与我们

2、的生活 .94 2020 年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100 第一单元 动物大家族 .100 第二单元 物体的运动 .105 第三单元 常见的力 .108 第四单元 简单电路 .112 第五单元 岩石与矿物.115 苏教版(2020)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苏教版(2020)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 2020 年秋季的新版苏教科学教材。 1、以学生的发展为教材编写的宗旨。本教材的设计理念与国家 课程改革的三个关键词“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 “学 业质量 评价标准”高度-致。以面向儿童终身受益的学习,如科学精神、科 学思维、对自然的好奇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的能力等核心要 素,构建大科学观统领下的主题单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 习活动。 2.以科学世界观作为整册教材的组织线索。这些线索包括对科 学本体的应有认知和对自然界的应有认知。教材尊重学生的认知规 律,从低年级到中高年级螺旋上升式体现了这一组织线索,让学生 在实践中建构起这样的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 化的,物质的运动和变化不仅是有规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 是-个统一的整体。 3.强化对科学探究和二工程实践的指导。科学探究的程序和方 法、工程设计的步骤与要领是科学课程重要的学习内容。为此,在 每册教材的后面设有“专项学习” ,将有关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含 科学思维与工

4、程思维)的指导系统化和显性化,在保证过程完整的基 础上,将探究和设计要素按年级有所侧重,又螺旋上升地加以编 排。 4.设计专门针对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的 STEM 单元。STEM 是科 学、技术、工程、数学的英文缩写,是当下炙手可热的跨学科项目学 习模式。与主要指向概念理解及运用的主题单元不同的是,STEM 主 要指向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训练。 5.强调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和学习资源的全配套。教材设计了多 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有探究性学习,有探究性游戏,有科学 DIY,有 种植和饲养,还有观察与阅读.这些学习活动有趣、有效、易做。 为配合学习活动,教材配套了供学生观看的高清视频,供学生

5、动手 做的学具材料和供学生记录、课外拓展用的活动手册。全新的网站 还将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6.重视科技史的学习。为了有助于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有助于 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认识,教材在主题单元中渗透科 技史内容,在专项学习中有专题介绍,在每个年级教材的最后- - 面, 还特别对科技史作概略的梳理,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加以呈 现。 二、学情分析 学生虽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 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 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 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 很好地在观察

6、、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 养思想情感。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 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 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 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能从对一组动物的观察、比较中,归纳概括某类动物的共同 特征。 2、根据某些特征给动物分类,并能够识别常见动物类别。 3、乐于观察小动物,举例说出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 鰓等接触和感知环境。 4、能列举我国的一些珍稀动物。 5、能够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6、能够简单测量并计算物体的运动速度,

7、了解不同物体具有不 同的运动速度。尝试用图示、文字描述运动特征,列举生活中常见 的运动形式。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认识到没有绝对静止的物 体,初步建立世间万物都在运动的观念。 7、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生活中常见的力,能够举例说出弹力、 摩擦力、浮力等在生活中的应用。 8、能够利用结构性的材料进行科学探究,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 的运动状态。 9、结合力的测量,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研究影响弹力、摩擦力 的大小以及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10、体会到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需要利用证据来验证假设,必 要时要收集- -定的数据。 11、知道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了解电路形成的条件及控制电 路的方法。 12、能够利用

8、简易的检测装置识别导体和绝缘体。 13、能运用所学电的知识和解暗箱的方法,探究电路暗箱的秘 密。 14、知道电是日常生活中- -种重要的能源,能够列举电的重要 用途。 15、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16、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17、能够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岩石与矿物的外部特 征。 18、能够科学描述常见岩石及典型矿物的表面特征。 19、能举例说出人类利用矿物资源进行工农业生产的例子,知 道矿物是重 20、要的自然资源,树立合理开采利用矿物资源的意识。 四、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

9、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班里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 助、研讨中学习。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五、教学进度表 单元课题名称课时 1.给 动 物 分 类1 2.鱼 类1 3.鸟 类1 第一单元 动物大家 族 4.哺 乳 类1 5.运 动 与 位 置1第二单元物 体 的 运 动 6.不 同 的 运 动1 7.运 动 的 快 慢 1 8.力 与 运 动1 9.弹 力2 10.摩 擦 力2 第 三 单 元 常 见 的 力 11.浮 力 .2 12.点 亮 小 灯 泡1 13.导 体 和

10、 绝 缘 体1 14.电 路 暗 箱1 第四单元 简单电路 15.生 活 中 的 电1 16.常 见 的 岩 石2 17.认 识 矿 物 1 第五单元 岩石与矿 物 18.矿 物 与 我 们 的 生 活 1 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动物大家族动物大家族 1 给动物分类1 给动物分类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懂得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 无脊椎动物。并引导学生根据是否有脊椎这一标准给动物分类。 2、引导学生通过摸脊椎、做脊椎模型等活动,探究脊椎的特 点,研究脊椎的作用。 3、能够根据脊椎动物的特点,找出一些动物的脊椎。 4、知道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

11、,是世界上拥有野生 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脊椎动物,通过摸脊椎、做脊椎模型等活动研究脊 椎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了解脊椎动物的特点,能够学会给动物分类,画出脊椎动物的 脊椎。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些动物的图片、做脊椎模型的一些材料、学生 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本第 1 页上的小诗。 遥远的天空中,遥远的天空中, 举行着一场飞行赛。举行着一场飞行赛。 猜猜,谁的耐力最强?猜猜,谁的耐力最强? 茂密的雨林里,茂密的雨林里, 举行着一场音乐会。举行着一场音乐会。 猜猜,谁的歌喉最美?猜猜,谁的歌喉最美? 广阔的草原上,广阔的草原上, 举行着一场运动会。举行着一场运动会。 猜猜,谁的速度最大?猜猜,谁的速度最大? 2、学生自有读一读这首小诗,猜一猜,飞行赛中谁的耐力最 强?音乐会中谁的歌喉最美?草原的运动会上,谁的速度最快? 3、教师小结:这首小诗描述的是动物王国中的情景,三个小节 分别描述了飞行的动物、昆虫、草原上的动物三大类。对于动物, 我们有哪些了解呢?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究动物大家族的秘密。这节课,我们 先来学会给动物分类。 4、板书课题:1 给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