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起源和发展

上传人:国家****【运... 文档编号:145197938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17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起源和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心理学起源和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心理学起源和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心理学起源和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心理学起源和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学起源和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起源和发展(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可上溯至古希腊(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公元前约460370、柏拉图公元前427347、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等人对灵魂或心理现象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1879年,德国的威廉.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培养出一大批一流的心理学家,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距今不过120多年的历史。一、近代心理学史的对象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研究的是,心理学在近代西欧和美国是如何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大致上来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自笛卡儿和洛克到冯特前为止,包括1719世纪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心理学以及18、19世纪的生理学。第二个时期:主要包括实

2、验的科学心理学的建立。第三个时期:自冯特到现代,包括心理学各个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这也是西方近代心理学的重点)二、学习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的意义1.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掌握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2.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3.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也很有好处。第一章 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一、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心理学仍属于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范畴;第二

3、,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主要以笛卡儿和洛克两派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第三,哲学心理学主要以经验论、联想论和感觉论为理论形式。二、笛卡儿的心理学思想勒奈笛卡儿(1596-1650)是近代二元论和中华民族主义唯理论的著名代表,是卓越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家,是资产阶级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之一。 笛卡尔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观点有:1) 认为人的观念有三种来源:一是天赋的,即与生俱来的,如上帝的观念和数学公理等;二是从外面来的,如感觉;三是人造出来的,如想象。2) 提出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笛卡儿从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根据光学、力学原理和解剖实验,以及受哈维关于血液的机械解释的启发,提出了动物是机器的著名论

4、断,提出了刺激瓜的假设,揭示了反射和反射弧的本质。3) 在心身关系上提出了心身交感论的二元论观点。在心物关系上,笛卡儿认为,世界上除了物质实体以外,还有所谓的精神实体。心灵和身体既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东西,又是可以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东西。笛卡儿根据当时的解剖学知识认为松果体是心身交感的地方。总之,笛卡儿的心理学思想是二元论的。这个二元论虽然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但是在当时宗教和神学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它还是具有进步作用的,在生命活动最复杂的领域中为决定论的新方法论开辟了新的前景。三、霍布斯的心理学思想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是培根唯物论的继承者,近代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和联想主义心理学购先驱

5、。其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观点有:1) 主张一切心理现象都是物质运动的结果。2) 运用联想来解释人的想象和思维。霍布斯对联想的本质和种类作了论述,他是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四、洛克的心理学思想约翰洛克(1632-1704)是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学家,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心理学思想的典型代表和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倡导者。洛克的心理学思想对后来英国和法国产生了较大影响。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贝克莱和狄德罗都渊源于洛克。洛克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观点有:1) 反对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论,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全部观念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洛克认为,构成知识的观念来源于两类经验:一类是外部经验,即感觉,它

6、是由客观外部对象刺激我们的感官所引起的;另一类是内部经验,即反省,它是通过对人的心灵的内部活动的体验而得来的。由于洛克把观念的来源归结为物和心两个方面,因而使陷入了二重经验论,为唯心主义经验论打开了方便之门。2) 洛克将感觉观念分为第一性的质的观念和第二性的质的观念。洛克虽然承认一切感觉观念都是内外物刺激引起的,但是他并不认为一切感觉观念都是外物酌真正映像。他把感觉观念分为两类:一类叫第一性的质的观念,即关于物体的体积、广延、形状、运动、静止等等的观念,它们同自己的原型是相似的,是这些性质真正的映像或肖像。例如,取一枚麦子,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仍具有体积、形状、广延等性质,若继续分下去,一直分

7、到各个部分都看不出来的程度,每一部分还是保持这一些性质。另一类叫第二性的质的观念,即关于事物的颜色、声音、滋味、气味等等的观念,它们完全根据主体的变化而变化,根本没有与之相符合的原型,至多在物体中只有引起这种感觉的诱因。例如,同样的火,离得较远我们就有温暖的感得离得较近我们就有灼病的感觉又如,一块班岩在黑暗中是没有颜色的,但光线照在它上面,我们就有红色和白色的感觉。于是,洛克就认为,温暖和灼痛、红色和白色等性质的观念并不是客观事物的映像,而是主体接受第一性的质的作用后历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如果我们的感官不去感觉的话,这些性质也就不再存在了。他又说,这些观念都是上帝结我们作为认识相区分事物的记号

8、,它们同外物并不是一种反映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对应的关系。这样,尽管洛克对策一性的质的观念的解绎是唯物主义的,但对第二性的质的观念的解释则因他夸大了认识的相对性而背离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滑向了唯心主义的符号论。这一点后来被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所利用和发挥。3) 洛克又把观念分成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两种:一种是简单观念即由对象的某一个单纯现象所引起的不能再分的观念。例如,我们说一朵百合花有香的气味和白的颜色,香味和白色就是两个简单观念。它不是靠心灵创造的,而是通过感觉或反省得到的。他还把视觉和触觉直接结合所产生的运动观念,以及对理性和意志进行自我观察而形成的忍维和愿望的观念列为简单观念,显然这是不对

9、的。另一种是复杂观念,即由简单观念经过结合、联系和分离所组成的观念。例如,朋友这个复杂观念,就是由人、友爱、同情、幸福等简单观念的结合而产生的。洛克认为,简单观念是消极被动的,外面强加的,可以作为知识的原始材料。而复杂观念则要求理智的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具体地体现在将简单观念组成复杂观念的过程。洛克把复杂观念仅仅看作是简单观念的机械总和,说明他不懂得认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也就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能动飞跃的过程,因而他说一般的抽象的概念只不过是名义的本质,并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使洛克的观念论陷入了狭隘的形而上学的经验论。4) 在欧洲心理学史上洛克最先提出的联想一词。洛克认为,观念的联想有

10、自然的联合与习得的联合两种。他说:我们一些观念相互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合除了这些联合以外,还有另一种联合,完全是由于机会和习惯来的。他对于后者较为重视。认为习惯是使观念联合的一种力量。这是后来联想律中多次律的开端。洛克除了用联想的原则说明观念的结合而外,还用它解释情绪的形成及其对儿童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五、贝克莱和休谟的心理学思想1、乔治贝克莱乔治贝克莱(16851753)是近代主观唯心主义的鼻祖,是英国唯心主义经验论心理学思想的主要代表。贝克莱心理学思想主要表现在:首先,贝克莱对心理本质的看法是以唯心主义经验论为其理论基础的。由此他得出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公式:存在就是被感知,从而否定了客观世界的存

11、在。其次,联想说是贝克莱唯心主义经验论心理学思想的主要方法。贝克莱在否认了客观世界而把经验说成唯一存在的时候,常常用联想的原理来说明各种心理现象的形成过程。他认为,人的观念有三种:一是由感觉直接得到的观念;二是由内心的情感和作用(自我反省)而感知的观念;三是借助于记忆和想象而形成的观念。这三种观念的形成,都是和人的联想分不开的。同时,他还认为,联想也是人们辨别情感的一种手段。最后,贝克莱对空间知觉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他从经验和联想的原则出发,主张空间知觉是视觉、触觉和动觉印象之间经验联合的结果。2、休谟大卫休谟(1711一1776)是欧洲近代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 也是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心理学

12、思想家。主要著作有:人性论(1739-1740)、人类理智研究(1748)以及死后出版的论灵魂不死等。休谟从唯心主义的经验论的观点出发,把世界的一切都归结为主观现象或经验,并且强调知觉是哲学心理学思想研究的唯一对象。认为,除了心灵的知觉或印象和观念以外,没有任何东西真正存在于心中。其次,休谟对朕想的形成和原则作了分析,把联想的形成归结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简单观念联结成的复杂观念。在他看来,联想的形成有三条法则:即相似律、时空接近律和因果律。贝克莱和休谟的心理学思想纯属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范畴,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马赫主义和西方一些心理学流派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他们又都是近代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先驱,

13、对心理学的问题如空间知觉的形成,印象与观念的区分,联想的本质、种类和规律的分析等都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看法,促进了联想主义心理学的进一步发晨。六、英格兰和苏格兰联想主义者的心理学思想1、哈特莱哈特莱(1705-1757)是联想主义心理学的缔造者。首先,在心物关系上,哈特莱反对洛克的反省说,承认感觉是认识的源泉。其次,在身心关系上,哈特莱虽然是一个平等论的二元论者,但是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他用种经的振动解释心理现象。他还认为,观念和感觉的区别,并不在于观念的相应振动小于感觉的相应振动,而在于引起观念的振动最初是由神经内振动所引起、并永远存在于脑中。最后,在联想主义心理学上,哈特莱也是一个正式的

14、建立者,哈特菜十分重视联想的作用,并坚持用联想来解释各种心理现象。他认为联想有两种:同时性联想和相继性联想,认为传统的三大联想规律均可归结为一个规律,即接近律。说接近律是联想的根本规律。除此之外,哈特莱又提出了三条次要的联想律。哈特莱认为,不仅感觉、观念会互相联结,感觉与运动,观念与运动,运动与运动,都会互相联结。总之,一切心理现象都是联想作用的结果。并用神经振动说来解释联想的生理基础。2、布朗布朗(1778-1820)是苏格兰学派的代表。主要心理学著作有:人的心灵哲学。首先,布朗用提示(Suggestion)代替联想的概念。提示分为两种:一种是简单提示,即别人所谓的联想,如听到朋友在隔壁说话

15、声而想到他的面容;另一种是关系提示,即知觉或设想两个对象时立即觉察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看两个东西时觉得这个比那个大。其次,布朗提出了九条联想副律。再次,布朗提出了一个心理化学的见解。布朗认为,由提示而引起的复杂心理状态;不只是集合而是溶合。最后,布朗还提出了关于空间知觉的学说。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强调知觉不只在于联结感觉资料,主要在于人具有掌握关系的潜能。二是指出肌肉感觉在空间知觉中的重要性。3、詹姆斯穆勒詹姆斯穆勒(17731836)是一个重要的联想主义心理学的传播者。首先,他对心理现象的来源和元素作了分析。他从经验论和联想主义的传统出发认为一切心理现象都起源于感觉,并力图增多联想的元素。其次,他对联想的种类作了剖析。他认为,联想有两种:一种是同时性联想,如看到一块石头总是把它的硬度、颜色、形状、大小和重量联合为一体来知觉,这是屡见不鲜的。另一种是相继性联想,其次,他坚持接近律为联想的主律,并补充解释了生动性和频率等两条联想副律。最后,他坚持力学心理学的观点。他认为,复杂观念不是化学的结合,而是机械的结合。4、约翰穆勒约翰穆勒(1806一1873)是詹姆士穆勒的儿子,是一个哲学家、经济学家和联想主义心理学家。小穆勒和他父亲在联想主义问题上,起码有两点区别:一是他反对忽视联想的主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技术指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