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 1.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 中图必修1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080870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 1.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 中图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高考地理一轮 1.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 中图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高考地理一轮 1.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 中图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高考地理一轮 1.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 中图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高考地理一轮 1.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 中图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 1.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 中图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 1.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 中图必修1(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年5考 高考指数: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全球气候变化 1.特点:_相互交替 2.阶段,冷暖干湿,温暖期,冰期,波动上升,【点睛】近半个世纪以来,气候变暖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二、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对古代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1)影响古代文明和经济的兴衰。 暖湿时期:古代文明和经济兴盛。 干冷时期:古代文明和经济衰退。 (2)影响生态环境:气候变迁引起_的迁移。,动植物分布带,2.对近代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1)变化趋势:19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 (2)全球变暖

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 农业 _区,作物产量下降 中纬度“谷物带”,粮食生产潜力_ 植物_爆发,农业受害范围扩大,有利:北半球变暖,使温度带_,利于作物生长,不利,热带半干旱,降低,病虫害,北移,影响 工业 技术发展: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的培育等技 术获得广阔的市场 影响人 类健康,能源 利用,减少_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 增加_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高纬度,低纬度,夏天持续_,使人的死亡数量相对增加 增加疾病的_,扩大疾病传播范围,高温,发病率,影响海平面和海岸带:海平面_,给沿海地区带来极大 影响。 影响生 态系统,上升,使原生态系统内的_遭受重大损失 某些渔场消失,某些渔场扩大 干旱和

3、半干旱地区的_加剧,物种,土地荒漠化,波动上升,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问题导引】 1你知道人类哪些不合理活动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 2.全球气候变暖会产生哪些深刻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2.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全球变暖会使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其结果如下图所示:,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对生

4、态系统的影响 不利: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甚至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使得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有利:植物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的施肥效应,提高植物的生产率。,(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对农业的影响。,不能,补偿,对工业的影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全球变暖的具体对策,【误区点拨台】 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但冰川融化不会使淡水资源更加充沛。事实上,冰川融化的水基本上都流入海洋或被蒸发,很难转化为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再加上全球变暖使世界各地的蒸发量普遍增加,从而使得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更加缺乏。,【对点演练】读近45年来某地气候变化示意图,

5、回答(1)、(2)题。 (1)影响该地年均温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全球气候变化 B.地壳运动 C.大气运动 D.洋流 (2)近45 年来图中该地气候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季降水量变化趋势和年降水量相反 B.春季和冬季降水量都以增加趋势为主,但春季降水量增加趋势小于冬季 C.气候变化趋势以暖湿化趋势为主 D.气温不断升高,缺水现象日益严重,【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解析】(1)选A,(2)选C。第(1)题,从图中年均温曲线的变化看,该地年均温逐年上升,这与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变化趋势一致,说明影响该地年均温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全球气候变化。第(2)题

6、,从图中显示的降水距平曲线的变化看,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地的降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结合气温的变化可知,该地的气候变化特点是以暖湿化趋势为主。,【变式备选】全球变暖给世界各国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它要求人类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应对。读丹麦位置示意图(图甲)和大气受热过程图(图乙),回答(1)(3)题。,(1)近百年来,丹麦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 A气温升高,降水变少 B气温降低,降水变多 C气温升高,降水变多 D气温降低,降水变少 (2)对照图乙,丹麦气温的变化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A增强 B减弱 C减弱 D增强,(3)针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人类应该( ) 植树

7、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开发清洁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关停高耗能产业,减小矿物能源消耗总量 A B C D,【解析】(1)选C,(2)选D,(3)选A。第(1)题,随着全球变暖,近百年来丹麦的气温在升高,同时,中纬西风的势力也在增强,西风给丹麦带来更多的降水。第(2)题,丹麦气温的升高,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有关,该作用对应于图中大气指向地面的箭头。第(3)题,针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类可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此外,还可通过植树造林,提高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来应对。,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典例】(2010广东文综)

8、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 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可 知( ),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思路点拨】解答该题的关键是: (1)提取信息,准确定位。 结合材料信息“我国”、“29N附近”,联系我国地图明确区域位置,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2)对比差异,判断类型。 观察图例,对比气温曲线,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高,降水较乙地多。甲地冬季气温不低于0 ,降水较多,可判断为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乙地夏季气温较低,降水较少,结合位置,可判断为高原山地气候。 【答案】C,气温变

9、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是大气部分的重要考点,既可单独命题,又可结合区域进行考查,形式变化多样。在进行解读分析时,可从以下几点进行突破: 1.确定纵坐标和横坐标表示内容以及二者的对应关系 一般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分别表示气温高低和降水量大小,并能描述出不同季节的雨热状况。一般柱状图表示降水量,曲线表示气温。但也会有特例,如下面2009年浙江文综4、5题图,要引起我们重视,细心审题。,2.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 (1)读数值:气温变化曲线图中主要看气温极大值和极小值的数值大小及其所在的月份;降水柱状图中主要看降水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数值大小及其所在的月份。 (2)析变化:根据曲线的斜率大小

10、判读出季节变化幅度大小,常用气温的年较差来表示,如北京年较差较大;结合柱状图的高低特点分析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如北京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3)找原因:结合影响因素分析气温特点形成的原因,可主要 从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结合影响因素分析降水特点形成的原因,可主要从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 3.确定雨热的搭配情况,并能分析区域差异 (1)可根据气温和降水高低值出现月份的特点,分析出雨热的配置情况,如雨热同期(如北京)、雨热不同期(如罗马),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等。 (2)一般从数值大小、变化趋势两方面分析区域差异,并从各自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11、,下图为卫星观测到的1979年至2009年年平均气温变化趋 势。读图回答1、2题。,1.对图中显示的1979年至2009年间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叙述正 确的是( ) A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气温一直升高 B2009年的年平均气温比上年同期高0.28 C30年来全球气温波动变化特点明显 D30年来的气温变化说明全球冷暖不一,2.对全球气温变化的原因推测正确的是( ) A两极冰川加快消融致全球气温降低 B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上升致温度上升 C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致温度下降 D大气混浊度增大致全球温度上升 【解析】1选C,2选B。图中30年来的温度变化显示出波动上升的特点,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上升的趋

12、势比较明显。判断导致全球气温变化的原因时,应注意理顺因果关系,目前的状况是由于全球变暖才导致两极冰川加快消融,而由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使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近年来,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积雪融化、冰川消失现象非常 严重,在过去的80年内冰川已经萎缩了80%以上。有环境专家指 出,乞力马扎罗山雪顶可能将在10年内彻底融化消失,届时乞 力马扎罗山独有的“赤道雪山”奇观将与人类告别。读下图, 回答3、4题。,3.乞力马扎罗山山顶“雪冠”渐趋缩小,反映了全球环境的某种变化。与这种变化有关的地理现象有( ) A舟山渔场出现渤海湾鱼种 B日本本州岛樱花推迟开放 C我国沿海地区海水侵蚀作用将减弱

13、D山地针叶林带分布海拔高度升高,4乞力马扎罗山( ) A所在区域河流主要为山地冰川融雪补给 B该山地是在地垒构造的基础上形成的 C南坡雪线位置低,主要是位于背风坡 D冰川范围的变化与二氧化碳排放有关,【解析】3选D,4选D。第3题,乞力马扎罗山山顶“雪冠”渐趋缩小,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加,山地针叶林带分布海拔高度升高。第4题,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排放增多,会导致气温升高,冰川融化。乞力马扎罗山所在区域河流主要为雨水补给;乞力马扎罗山主要是火山喷发形成的;乞力马扎罗山南坡雪线位置低,主要原因是迎风坡,降水多。,2011年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

14、7次会议在南非德班通过“德班一揽子决议”。2013年将继续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期承诺,避免了2012年第一期承诺结束后形成空档期。据此完成5、6题。 5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B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 C大量使用天然气燃料替代煤和石油以及生物燃料 D提倡“低碳生活”,6人类在20世纪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了20%。你认为下列设想不可能消除地球的“温室”现象的是( ) A制作一个太空“窗帘”安置在日地之间 B把“温室气体”液化输入深海岩石中 C使用基因工程培植大量的海藻和海草,来吸收“温室气体” D人工降雨 【解析】5选C,6选D。第5题,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燃烧同煤炭和石油一样,会排放“温室气体”。第6题,人工降雨不会吸收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