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动作分析方法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5054350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PPTX 页数:54 大小:53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E-动作分析方法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IE-动作分析方法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IE-动作分析方法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IE-动作分析方法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IE-动作分析方法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E-动作分析方法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E-动作分析方法精编版(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動作分析,講師:程 輝,1,動作分析,1.動作分析的意義 2.動作分析的方法 3.動素 4.動素檢核表 5.動作經濟的意義 6.動作經濟原則 7.動作經濟原則之檢討 8.動作改善的原則,制技部工業工程課,2,1.動作分析的意義,動作分析的意義: 是在縝密分析工作中的各細微身體動作(Motions), 刪除其無效之動作,促進其有效之動作。 動作分析的目的: 簡列動作分析之主要目的有二 : (1)發現人員在動作方面之無效或浪費,簡化操作方法,減少共疲勞,進而 訂定標準操作方法 ; (2)發現閒余時間,刪除不必要的動作,進而預定動作時間標準。,制技部工業工程課,3,2.動作分析的方法,動作分析,因精

2、確程度之不同,往往采用下列幾種 方法: (1)目視動作分析:(visual motion study)即以目視觀測方法而尋求改進。 (2)動素分析:細分動作之構成要素,得17種動素,將工作中所用之各動素 逐項分析,謀求改進。一般用在較具重復性且周期較短的手操作之研 究中。 (3)影片分析:(film Analysis)即以攝影機對各操作拍攝成影片,由影片放映 而加以分析。影片分析因其拍攝速度之不同,又可分為細微動作研究 (micro-motion study)及微速度動作研究(memo - motion study)兩種。,制技部工業工程課,4,3.動素,從操作者手動作之研究,吉爾勃斯夫婦發現

3、,所有操作是由一連貫之基本動作(Fundamental motion)所組成,經研究結果,統計人體動作之基本要素(或基本動作)可細分為十七種動素,為使讀者對這些動素之定義,範圍及其特性有所了解,故將此十七種動素歸成三大類: 第一類 :進行工作之要素。(18) 第二 類 阻礙第一類工作要素之進行(913) 第三類: 對工作無益之要素(1417),制技部工業工程課,5,3.動素,1.伸手(Reach-RE) 定義:空手移動,或稱運空(Transport empty)。 起點:當手開始朝向目的物之瞬間。 終點:當手抵達目的物之瞬間。 特性: (1)當手朝向目的物或某一動素完成,手須伸回時發生伸手動素

4、。 (2)伸手途中常有預對伴生。 (3)伸手常在放手之後,而在握取之前發生。 改善: (1)縮短距離。 距離之測量應實際路徑為準,而非兩端之直線距離。 (2)減少伸手時之方向意識(sence of orientation)。 伸手依難易可分為下列數類: A.伸手至一固定位置。 B.伸手至每次位置略有變動之目的物。 C.伸手至一堆中之目的物。 D.伸手至一甚小物手而須精確握取者。,制技部工業工程課,6,3.動素,2.移物(Move-M) 定義:手或身體之某一部位將物件由一地點移至另一地點。或稱運實(Transport loaded) 起點:手有所負荷開始朝向目的地點之瞬間。 終點:有所負荷之手抵

5、達目的地點之瞬間。 特性: (1)移物有空間之移動,推動,拉動,滑動,拖動,旋轉移動等。 (2)移物途中突然停止即為持住。 (3)移物途中常有預對伴生。 (4)移物常在握取之後,而在放手或對準之前發生。 改善: (1)縮短移動距離。 (2)減少每次移動之重量 。 (3)分析移動之方法,檢討有無其他工具可代替。 (4)減少移物時之方向意識。移物依其困難程度可分類如下: A.移物至固定停靠處。 B.移物至大概位置。 C.移物至精確位置。 D.移物至不定位置。,制技部工業工程課,7,3.動素,3.握取(Grasp-G) 定義:利用手指或手掌充分控制物件。 起點:當手指環繞一物體,欲控制該物體之瞬間。

6、 終點:當物體已充分被控制之瞬間。 特性: (1)物體已被充分控制後之連續握取稱為持住。 (2)以器具來握取時,應視為應用而非握取;至於戴手套握取時,則為握取而非應 用,因手套之目的在於保護手。 (3廣義解釋,除手外,身體之某一部分(如足)用以控制物體時,皆可稱為握取。 (4)握取常在伸手與移物之間發生。 改善: (1)減少握取之次數。 (2)盡量以觸取代替拾取。 A.拾取:物體確實被撿上而取之於手,並須充分控制方能移動。 B.觸取:只以手指按住物體,即可以將物體移行(或滑行)。 (3)檢討有無工具可代替。,制技部工業工程課,8,3.動素,4.對準(Position-P) 定義:將物體擺置於特

7、定之方位。 起點:當操縱之手開始擺動,扭轉或滑動物體至一定方位之瞬間。 終點:物體已被安置於正確方向之瞬間。 特性: (1)對準有下列之各處情形: A按照一定對之方向對準。 B.數種方向均可。 C.任何方向均可。 (2)對準常在移物之后。 改善: (1)盡量使用工具。 (2)檢討制品之容差(Tolerances)是否可以改變 。,制技部工業工程課,9,3.動素,5.裝配(Assemble-A) 定義:兩個物體配合在一起。 起點:兩個物體開始接觸之瞬間。 終點:兩個物體完全會合之瞬間。 特性: (1)較簡單之裝配幾乎與對準無甚區別時,應以對準視之。 (2)可能與其他動素復合發生。 (3)裝配常在

8、對準或移物之後,而在放手之前發生。 改善:盡量使用工具。,制技部工業工程課,10,3.動素,6.拆卸(Disassemble-DA) 定義:使物體脫離其他物體。 起點:當物體被控制(握取),而已於可拆除狀態之瞬間。 終點:零件完全被拆除之瞬間。 特性: (1)拆卸視其難易有下列數種情形: A.鬆動 B.稍緊 C.緊合 (2)可能與其他動素復合發生。 (3)卸拆常在握取之后,而在移物或放手之前發生。 改善:盡量使用工具。,制技部工業工程課,11,3.動素,7.應用(Use-U) 定義:為操作之目的而使用工具或設備。 起點:開始控制工具進行工作之瞬間。 終點:工具使用完畢之瞬間。 特性: (1)可

9、能與其他動素同時復合發生。 (2)當以手或手指代替工具使用時,亦以應用視之,如以手指割裂紙或以手指沾漿糊 塗擦於紙上等。 改善:檢討工具或設備是否可合並或改良。,制技部工業工程課,12,3.動素,8.放手(Release-RL) 定義:將所持之物放開。 起點:手指開始離開物體之瞬間。 終點:手指完全離開物體之瞬間。 特性: (1)為握取 持住之相反動素,是所有動素中費時最少者。 (2)放手有下列諸形式。 A.拾取之手: 1.將物體放置後再鬆手。 2.在半空中讓物體自由落下。 3.投放。 B.觸取之放手。 (3)廣義解釋,身體之某部位控制物體狀態之解除,亦可以視為放手。 改善: 檢討放手之終點是

10、否為一次動素開始之最佳位置。,制技部工業工程課,13,3.動素,9.尋找(Search -SH) 定義:眼睛或手摸索物體之位置。 起點:眼睛開始致力於尋找之瞬間。 終點:物體已被發現之瞬間。 特性: (1) 著重於心理活動之動素。 (2)復雜之操作須費力記憶及操作不穩定時,尋找費時最多。 (3) 物體愈小,尋找費時愈多。 改善: (1)零件,工具預放於固定位置,並限於正常作業領域之內。 (2)零件裝於特殊設計之盒內 。 (3)訓練工人熟悉工作方法,使運動方向自然而習慣。,制技部工業工程課,14,3.動素,10.選擇(Select-ST) 定義:從兩個以上相類似的物體中選取其一。 起點:尋找之終

11、點即為選擇之起點。(此瞬間即使運用細微動作研究亦難以決定) 終點:物體被選出。 特性: (1)一般在伸手與握取之間發生。 (2)常與握取復合發生。 (3)物體愈小,選擇愈費時。 改善: (1)與尋找動素之改善著眼點同改善: (a)零件,工具預放於固定位置,並限於正常作業領域之內。 (b)零件裝於特殊設計之盒內 。 (c)訓練工人熟悉工作方法,使運動方向自然而習慣。 (2)統一零件規格,使彼此可相互代替。,制技部工業工程課,15,3.動素,11.檢驗(Inspect-I) 定義:檢驗物體是否合乎標準。 起點:開始檢查試驗物體之瞬間。 終點:品質之優劣(或是否可接受)被決定之瞬間。 特性: (1)檢驗之標準,通常有大小,數量,品質,性能,色澤等。 (2)檢驗時,常用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官能。 (3)檢驗費時之長短,視標準品質之要求規格是否嚴格與檢驗人員心理反應之快慢 而定。 改善: (1)檢討品質要求之規格。 (2)減少檢驗次數 。,制技部工業工程課,16,3.動素,12.計劃(Plan-P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