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1.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951551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1.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1.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1.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1.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1.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1.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1.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部分,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一、分封制度 (1)目的: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2)主要推行者:周武王和周公旦。 (3)分封对象:同姓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等,其中王族是主体。 (4)分封等级序列: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5)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6)破坏: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二、宗法制度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主要内容: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二者的关系是相对的,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

2、4)作用:保障了各级贵族的特权,防止了内部纷争,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探究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1)建立皇帝制度,其特征是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3)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皆由皇帝任免。,探究分析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封建国家维护经济基础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小农经济的发展和地主阶级自身利益的要求;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2)影响 积极有

3、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可有效组织大规模生产活动与经济建设。 消极容易形成暴政和腐败现象,阻碍历史发展;思想上独尊一家,摧残了思想。,一、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二、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世官制:西周实行分封制,官爵都是世袭的,实行世卿世禄制。 (2)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汉代选官以“乡举里选”为依据,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是保护士族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 (3)科举制: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开始实施,唐完善之,北宋改革考试内容,开始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明清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制了知识分子的创新精神。,探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4、的特点 (1)实行皇权至上原则。 (2)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3)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 (4)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 (5)宣扬“君权神授”。 (6)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一、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表现 (1)明朝:废除中书省和丞相,设内阁,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2)清朝:康熙帝设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雍正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二、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1)演变过程 秦朝: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汉朝: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北宋

5、:中央派遣文臣担任地方长官知州,又在各州设通判。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以使他们互相牵制,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元朝:在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 明朝:中央设监察御史、“科道”,地方设按察使司。 (2)评价 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起到一定的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探究宏观把握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1)演变脉络:先秦萌芽秦朝确立两汉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 (2)一条主线(集权):地方权力逐渐集中到中央,中央

6、权力逐渐集中到皇帝。 (3)两对基本矛盾和两种发展趋势 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相权逐渐被削弱直至被取消,皇权不断加强,清朝达到顶峰。,例1(2011江苏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拨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选官制度科举制。意在考查读图能力。从图中进士的出身构成来看,官员的选拔不再局限于世家大族,庶族、小姓子弟均有涉及,由此体现出科举制打破原来的门第观念,兼顾了各阶层,但是士族子弟占的比重较大,说明其还有不足的地方,因此正确的答案是D项。 答案D

7、,规律图表类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图表加以分析的能力,作答时应特别注意图表所提供的材料信息。应注意:第一,审清设问,明确要求。第二,读全图表,把握方向。要认真审读图表,这包括图表的标题、图表的内容,尤其是图表中的文字、数字,还应特别注意图注。第三,排除干扰,科学判断,史论结合。,例2(2011新课标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社会制度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由此将国和家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天下一家的思想观念,这对于后来秦汉的统一产生重要影响。A、D两项与当时的史实不符,而B项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是在百家争鸣时期法家思想的体现。 答案C,规律从考试说明可以看出高考坚持“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主干知识多年来一直是高考考查的主体。新课程教材采用模块编写方式,以专题形式链接知识,更突出对主干知识的梳理。临近高考,要注意掌握历史教材中的主干知识,还要选择一些能突出历史主干知识的试题进行适量训练,以巩固复习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