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中考一年历史:中国现代史2016-20年真题分项汇编(山西通用)(教师版)打印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4901848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中考一年历史:中国现代史2016-20年真题分项汇编(山西通用)(教师版)打印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五年中考一年历史:中国现代史2016-20年真题分项汇编(山西通用)(教师版)打印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五年中考一年历史:中国现代史2016-20年真题分项汇编(山西通用)(教师版)打印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五年中考一年历史:中国现代史2016-20年真题分项汇编(山西通用)(教师版)打印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五年中考一年历史:中国现代史2016-20年真题分项汇编(山西通用)(教师版)打印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中考一年历史:中国现代史2016-20年真题分项汇编(山西通用)(教师版)打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中考一年历史:中国现代史2016-20年真题分项汇编(山西通用)(教师版)打印(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中考一年模拟 真题汇编备战中考 五年五年中考一年模拟 2016-2020真题详解真题详解 五年中考一年模拟 真题汇编备战中考 专题 03 中国现代史 考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P01 考点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的探索 p02 考点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P03 考点四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P05 考点五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P10 考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 (2020 年山西)年山西)新中国成立前 ,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 ,没有耕牛、农具 ,每年只收 350 千克谷 ,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 8 个月之久 ,全家一年只吃 2 千克油

2、、3.5 千克盐。1950 年后 ,他 家有田地 15 亩多 ,农具齐全 ,全年有米吃。1953 年 ,他家收谷 1600 千克 ,一年能吃 24 千克油、14 千克盐。 他家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大生产运动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土地改革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新中国成立前 ,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 ,没有耕牛、农具 ,1950 年后 ,他家有田地 15 亩多 ,农具齐全 ,全年有米吃。1953 年 ,他家收谷 1600 千克 ,一年能吃 24 千克油、 14 千克盐。 ”反映了 1950 年后 ,农民获得了土地。结合所学可知 ,他家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

3、是土地改革。土 地改革的完成 ,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消灭了地主阶级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在政治、经 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C 正确;抗日战争时期 ,共产党在 敌后抗日根据地展开大生产运动 ,A 排除;19531956 年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建立农业生产 合作社 ,B 排除;人民公社化发生在 1958 年 ,与题干时间不符 ,D 排除;故选 C。 2 (2019 年山西)年山西)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的题词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 底座上的十幅浮雕(如金田起义、武昌起义、南昌起义、胜利渡长江等)

4、 ,反映的史实见证了中国近代民 五年中考一年模拟 真题汇编备战中考 主革命的历程。建立此碑的意义在于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英雄精神 ,珍惜美好生活 D宣告中华民族以独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 1949 年 9 月召开 ,为了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憧 憬和缅怀 ,决定在天安门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建立此碑的意义在于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英雄精神 ,珍惜美 好生活 ,C 项符合题意;AB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的探索 1 (2019 年

5、山西)年山西)1953-1957 年 ,我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 (如下表) 。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A工业门类齐全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地区分布均衡 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表格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531957 年 ,我国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 计划 ,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 项符合题意;A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五年中考一年模拟 真题汇编备战中考 2 (2018 年山西)年山西)一年一度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 ,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与完善。新中国成立后召开

6、的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制定和颁布了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共同纲领)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共同纲领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49 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布了共同纲领 ,1954 年召 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 B 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无关 ,故 AD 不符合题意;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7、大会无关。故 C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3 (2016 年山西)年山西)1958 年 ,中共中央提出“工业以钢为纲” ,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 ,支援大炼钢铁。为了炼钢 ,人们砸铁锅 ,收废铁 ,甚至拆下钢窗铁门作原料。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58 年”“大炼钢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58 年中共中央发动的大跃进表 现在工业上首先是要求钢产量指标翻一番 ,还提出赶超英国的口号 ,为达到这一目标 ,在全国范围掀起以大 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

8、动。许多工厂 ,农村学校机关 ,建起小高炉炼铁、炼钢 ,为了炼钢 ,人们砸铁锅 , 收废铁 ,甚至拆下钢窗铁门做原料。因此题干材料中这一现象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的开展。故选 C。 考点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 (2019 年山西)年山西)同学们开展了社会实践调查 ,下面是他们拟定的实践调查项目。据此判断 ,他们要撰写 的调查报告关注点是 五年中考一年模拟 真题汇编备战中考 A土地利用 B环境治理 C能源开发 D工业发展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的表格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在发展经济和科技的同时 ,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题干表 格描述的是山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注意环境治理 ,B 项

9、符合题意;A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2 (2017 年山西)年山西)1984 年刚上任青岛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 53 份请假报告 ,上班八点钟来 ,九 点钟走人 ,十点钟时 ,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计划经济体制下 ,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 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职工下海经商 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 ABCD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描述可知 ,1984 年国有企业改革前 ,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 ,实行的是平均分配的 原则 ,企业实行“大锅饭” ,企业职工干多干少都一样 ,干好干坏都一样 ,导致职工没有劳

10、动的积极性 ,出现了 上述材料中的现象。符合题意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政策是在对国有企业改革后 实行的。故选 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材料内容分析可知工人劳动积极性不高 ,在根据时间 1984 年结合所学可以联 想到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内容 ,由此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3 (2020 年山西节选)年山西节选)心系民生福祉 ,凝聚民族力量 ,胸怀家国天下。根据图文信息 ,回答相关问题。 (1) (心系民生)人民幸福是国家发展的目标。概括下面两位政治家共同的治国理念 ,并分别列举一例具 体举措。 【答案】 (1)关注民生 ,以民为本;唐太宗:轻徭薄赋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减

11、省刑罚等。邓小平:实行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发展乡镇企业等。 五年中考一年模拟 真题汇编备战中考 【解析】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示意图可知 ,唐太宗和邓小平共同的治国理念是关注民生 ,以民为本;根 据所学可知 ,唐太宗轻徭薄赋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减省刑罚等;邓小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发展乡 镇企业等。 4 (2020 年山西节选)年山西节选)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是国家走向富强的途径。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 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三 斯大林强调苏联的工业化必须从重 工业开始走高速度、高积累和优先 发展重工业的道路。 苏联创造的工业化模式在二战以后 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

12、效。苏联继续 实行这一工业化发展战略直至国家解体。 摘编自詹晓良社会主义工业化进 程中的阵痛 1949 年后工业化进程大致可以分成 两大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 到改革开放前 ,初步建成了以国有企业 为主体的中国工业化基本框架第二 阶段为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以渐 进的方式 ,基本完成了向市场经济体制 转轨 ,在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中 ,中国工 业化进展迅速。 摘编自赵英新中国工业化进程、 成就与展望 (3)根据材料三 ,简述中苏两国工业化建设的联系与区别。 (4)综上所述 ,归纳工业化发展的共同因素。 【答案】 (3)联系:苏联工业化建设为中国“一五”计划提供借鉴;中国仿效苏

13、联模式 ,优先发展重工业; 中国“一五”计划得到了苏联的援助 ,初步建成了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中国工业化基本框架。 (答出任意两点 即可)区别:苏联继续实行高速度、高积累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发展战略 ,直到国家解体。中国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 ,以渐进的方式 ,基本完成了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工业化进展迅速。 (4)科技的推动;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向先进国家学习等。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 (3)根据材料三图表内容可知 ,苏联工业化建设为中国“一五”计划提供借鉴;中国仿效苏联模式 , 优先发展重工业;中国“一五”计划得到了苏联的援助 ,初步建成了以国有企业为主

14、体的中国工业化基本框 架。但苏联继续实行高速度、高积累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发展战略 ,直到国家解体。中国 1978 年改 革开放以来 ,以渐进的方式 ,基本完成了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工业化进展迅速。 (4)依据上面的材料 ,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社会的发展;李鸿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促进中国军事、工业的 五年中考一年模拟 真题汇编备战中考 发展;斯大林建设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由此得出工业化的发展因素:科技的推动;国际、国内形势的变 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向先进国家学习等是工业化发展的共同。 5 (2020 年山西节选)年山西节选)法治是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

15、答问题。 材料三 下面是李华同学整理的“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学习笔记 学习笔记 1949 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共同纲领 。 1954 年 第一届全国人大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82 年 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完法。 1986 年 颁布中华人民具和国民法通则 。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 、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 环境 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 2020 年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 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撰立法的先河 ,具有里程碑意义。 (3

16、)材料三中 ,1954 年宪法为什么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我国的法制建设历程说明了什么? 【答案】 (3)1954 年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义务;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 益的宪法。说明了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健全与完善;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依法 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体现了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等。 【解析】 (3)依据课本所学可知 ,1954 年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规定 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有史 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因而 1954 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根据材料三“新中国 法制建设”不同时期我国制定不同法律 ,涉及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全面。我国的法制建设历程说明了我国法制 建设不断健全与完善;逐步建立起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