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最新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871340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 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 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 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最新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第一节 重叠需求理论 第二节 技术转移与国际贸易,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需求因素、技术进步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掌握代表性需求、重叠需求、产品周期的概念 掌握重叠需求理论、产品周期理论,第一节 重叠需求理论,一、消费者偏好的假设 二、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三、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比较,斯特凡林德 Staffan B. Linder,自李嘉图以来,国际贸易理论的传统大多是从供给的角度出发,研究生产成本从而产品的相对价格如何决定了各国的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的基础。瑞典经济学家斯特凡 林德第一个从需求的角度考察了国际贸易的产生,于1961年提出了重叠需求理论(

2、该理论又称为偏好相似理论)。,林德的观点,林德在1961年出版的论贸易和转换一书中,从需求方面探讨了国际贸易的起因,提出了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1、林德认为,要素禀赋理论只强调了供给方面的因素,而影响工业制成品生产和贸易的主要因素是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因此,工业制成品贸易的起因和格局应该从需求方面来解释。,林德的观点,2、林德认为,只有国内需要的产品才会是该国具有最大相对优势的产品。 3、林德还提出,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就越大。 林德将需求分为两种,一种是代表性需求,另一种是重叠需求。这两种需求是各国间部门内贸易产生的又一动因。 代表性需求:反映一般收入水平的需求水

3、平。,一、消费者行为假设,1. 假设在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收入越高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奢侈品,收入越低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必需品; 2.假设世界不同地方的消费者如果收入水平相同,则其偏好也相同。,二、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核心思想,1、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主要取决于人均收入水平; 2、一种产品首先有国内需求,才可能成为出口产品; 3、两个国家的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需求)偏好越相似,开展贸易的可能性越大。,结 论,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 依据重叠需求理论,如果

4、各国的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则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的重复需要的商品便不断地出现,贸易也相应地不断扩大,贸易中的新品种就会不断地出现。,三、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比较,研究角度不同 适用范围不同,适用范围不同,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 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Intra -industry trade),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第二节 技术转移与国际贸易,一、技术差距论 二、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 三、雁形模式理

5、论,一、技术差距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Posner)在1961提出了技术差距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国与国之间技术差异的存在是解释某类贸易发生的原因。新产品总是在发达国家首先诞生,其他国家由于技术差距,要等一段时间后才能进行模仿性生产,需求会先于模仿产品而诞生,由于供给和需求之间的时间差距,在这一段时间内便存在着贸易的机会与可能了。,技术差距理论,根据波斯纳的分析,创新国与模仿国之间的贸易取决于模仿国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对创新产品的反应即“时间滞后”。 需求滞后指从技术创新国开始产品创新到模仿国的消费者产生需求的时间,它取决于模仿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反应滞后指从创新国开始产品创新到模仿国以创新

6、方式开始生产的时间,它取决于模仿国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反应和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掌握滞后指模仿国以创新方式开始生产到停止进口的时间,它取决于技术的传导、扩散与消化吸收等因素; 模仿滞后指从创新国开始产品创新到模仿国模仿生产直至停止进口的整个时间,是反应滞后和掌握滞后之和。,技术差距论示意图,创新国生产 和出口 创新国出口 创新国生产 T0 T1 T2 T3 T(时间) 反应时滞 模仿国出口 需求 掌握 时滞 时滞 模仿国生产 模仿国生产 模仿时滞 和出口,二、产品的生命周期与贸易,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在国际投资和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贸易一文中,首先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此来解释工业制成

7、品的国际贸易流向。 弗农认为,产品和生物一样是有生命周期的。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产品要经历创新、成长、成熟和衰退阶段的全过程,以及伴随着这一过程的技术传播,比较优势在国际间进行转移过程的统称。,雷蒙德弗农 Raymond Vernon,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 弗农于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该理论是对技术差距模型的扩展和一般化。与技术差距模型强调模仿过程中的时间滞后性不同,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强调的是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上所需投入要素比例的规律性变化。,(一)初始期(Introduction),产品的初始期是指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阶段。 贸易主要

8、发生在少数先进国家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因为这些国家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且比较接近。,(二)成长期(Growth),产品进入大量生产与销售阶段。在生产上从研究与开发密集型转化为资本(物质资本管理、营销所需的人力资本)密集型。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发达国家在这一产品阶段拥有比较优势,产品将主要由发达国家输出到发展中国家。,(三)成熟期(Maturity),产品已实现了标准化,并普及到广大的市场中,厂商的生产基本达到了最佳规模点。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工业化方面已取得相当成效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如亚洲“四小龙” 拥有比较优势,产品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净出口发展中国家 其他发达国家 创新国

9、时间 贸易开始发达国家成 创新国家成 发展中国家 为净出口国 为净进口国 成为净出口国 净进口 新产品阶段 成熟阶段 标准化阶段,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日美韩三国轿车产量相对比重趋势,数据来源: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P163,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1、抓住转移的机会 2、引进先进的技术 引进的好处:节约时间、节约费用、减少风险。 1950年-75年,日本用57亿美元购买先进技术250700项专利,这些技术如果自己研制需要12-15年时间,费用2000亿年。 3、早引进比晚引进好 4、中国可以当二传手,在技术贸易上有所作为。,对发达国家的启示,1、通过转让技

10、术弥补开发费用的损失。 2、该放弃的就放弃。当比较优势已经不复存在的时候,试图通过国贸易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是靠不住的,该放弃就要放弃。 3、通过不同市场进入方式来延长自己的比较优势,或者说来延长自己的产品生命周期。,(四)产品生命周期说的理论意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具有创新性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重要的经济因素,并同其他因素比如资源的价格,工资的高低等结合起来,共同解释比较优势的形成和变化,比传统理论前进了一大步; 它用一种动态的眼光来分析产品在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和各国在不同阶段具有的不同比较优势,由此出现国际贸易的商品流向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该理论在

11、现实应用上能够解释产品在国际间的转移,有利于指导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小结,产品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该理论按技术变化的特点,将产品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雁形形态理论,“雁形产业发展形态理论”是由赤松要教授对日本棉纺工业的发展所进行的历史考察而建立的利用生产要素国际移动来推进本国产业结构发展的模型。(1956年) 这一理论要求将本国产业发展与国际市场密切联系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 1987年,日本学者阿部用雁形模式解释亚太地区出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经济赶超的过程。,教学重点及难点,1. 重叠需求理论 2产品周期过程中生产技术的演变、各种投入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不同阶段比较优势、贸易方向的决定 3.重叠需求理论、产品周期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之间的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