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期末复习资料-(最新版-已修订)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819689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8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修期末复习资料-(最新版-已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思修期末复习资料-(最新版-已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修期末复习资料-(最新版-已修订)(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修期末复习资料思修期末复习资料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 特点。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过集体 生活也要独立,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树立独立生活的意 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树立自主学习的理 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 优良的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树立远大的理想。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这是

2、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 意义:(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 之路;(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 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才观,做到德才兼 备,全面发展; 方法:注重学习科学理论;注重学习和掌握高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 识;注重联系实际;注重行知统一。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民族精神

3、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解地用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 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 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 想基础。这四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 体。 重要意义: 是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 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 想等社会方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

4、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 思想理论基础,是激励全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 纽带。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 求,适应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 根本指针。 4.什么是理想与信念?4.什么是理想与信念? 理想: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 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对理想 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5.理想信

5、念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5.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 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引导大学 生做什么人,走什么路,为什么学。 7.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7.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 (1)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需躬行;(2)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 艰巨性和曲折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要正确对待实 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3)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思想基础),坚定的信 念(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根本途径) 8.什么是

6、爱国主义?如何理解其科学内涵及优良传统?8.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理解其科学内涵及优良传统? 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 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 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 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优良传统: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抵御外侮。 9.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那些内容?9.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那些内容?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经济全 球化的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弘扬和培育民

7、族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的时代精神。 10.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10.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 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 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内涵: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11.什么是时代精神?内涵是什么?11.什么是时代精神?内涵是什么?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 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内涵:改革创新是核心。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

8、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 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重要条件 12.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12.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自觉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 局,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民族区域自治, 宗教信仰自由,反分裂国家法(3)增强国防观念(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13.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人生价值?13.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人生价值?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 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

9、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生活的态 度;人生价值:一种特殊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 和意义。 14.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14.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 本质: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任何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 践活动的人。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 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5 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15 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关系: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人生必须端正,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16.对人生价值评价要坚

10、持那几方面的统一?16.对人生价值评价要坚持那几方面的统一? 能力有大小和贡献需尽力相统一;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完善自身与贡 献社会相统一;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17.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17.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1)社会条件: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符合人类社会发展 规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2)个人条件: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 自身条件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立足于现 实,坚守岗位做贡献,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18.什么是健康?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18.什么是健康?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一般说来,身(生理)是心(心理)

11、的物质基础,心为身的精神机能,二者相 互作用,作为有机统一体对人的生活实践产生影响。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 健康的生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即所谓“身心健康”。协调身心关系以及身 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保证人自身系统的健康和活力,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 环节。一个人自觉地调试心理,保持心理健康,能够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 好的自我环境。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合理调 控情绪;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19.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19.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1)平等原则:平等待人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 (2)

12、诚信原则: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障; (3)宽容原则: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 (4)互助原则:互助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 20.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20.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1)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是辩证统一、 相辅相成的;(2)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人的需要的满 足,只能借助于社会,凭借一定的社会关系,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实现,受社 会物质和精神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 全体成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需要的反映;(

13、3)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 的统一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个 人应自觉地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 益要自觉服从社会利益;(4)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 义务的统一关系。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做贡献。 2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2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 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 效与能力。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

14、 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 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反映社会现实 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 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作用: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是道德社会作用。 (1) 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2) 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3) 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4) 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5)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15、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6)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由道德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只有反 映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和进步阶级利益的道德,才会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 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否则,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2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 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 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追求精神境界,把

16、道德理想 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 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23.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 德建设的原则? 23.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 德建设的原则? 道德建设的核心,即道德建设的灵魂,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 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道德建设的核心问 题,实质上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 (1)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2)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3) 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 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这 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A.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B.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矛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