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病防治基础知识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751322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蚕病防治基础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蚕病防治基础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蚕病防治基础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蚕病防治基础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蚕病防治基础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蚕病防治基础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蚕病防治基础知识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 蚕病防治技术,第一讲 蚕病的种类及发生规律 第二讲 病毒病的防治技术 第三讲 其它主要蚕病的防治技术 第四讲 主要消毒药物及使用 第五讲 蚕病综合防治技术,第一讲 蚕病的种类及发生规律,一、蚕病的种类(95) 桑蚕病虫害的种类很多,可以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大类。 传染性蚕病:因病原不同分为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原虫寄生病(微粒子病)) 非传染性蚕病:包括节肢动物虫害和中毒症等。,传染性蚕病,非传染性蚕病,据调查,全国蚕病的总发生率在15%以上,蚕的结茧率不到80%,每年损失数十亿元。 在蚕病中,传染性蚕病约占70%,非传染性蚕病约占30%。 在传染性病害中,危害最重的是病毒病,约

2、占70-80%,山东以核型多角体病较多。 僵病也是危害较重的传染病,尤其在多湿的年份、季节,或多湿地域常常造成较大损失。 微粒子病给蚕种场、蚕农造成了损失。 非传染性蚕病中,中毒症有普遍上升的趋势,蝇蛆病、蟄伤症、虱螨病对蚕业也产生一定的危害。,二、影响蚕病发生的因素,1. 生物因素:引起蚕病的生物因素有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节肢动物等。 它们属于寄生性病原,除节肢动物外,都属于传染性病原。 另外,蚂蚁、老鼠、壁虎等都能危害蚕。 生物因素引起的蚕病是最主要的蚕病,对生产上有很大的威胁。 如果环境中没有病原微生物的存,蚕永远不得病。,2. 蚕品种因素:蚕体的抗病能力因蚕品种的遗传基础不同而

3、有差异。 一般来说,多化性品种抗病力强于二化性品种,二化性品种又强于一化性品种;杂交种强于纯种。 品种之间除对氟素中毒及猝倒病的抵抗性差异较小外,对其他几种疾病的抵抗性都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 蚕的性别不同抗病力亦有差异。一般雄蚕较雌蚕抗病性强。雄蚕对CPV的抗性约是雌蚕的2.8倍。,3蚕的发育阶段: 一般大蚕较小蚕抗病;各龄以盛食期最强,催眠期次之,起蚕最弱。 桑蚕对NPV的抗性,2龄起蚕较蚁蚕增强8倍,3龄起蚕增强126倍,4龄起蚕增强922倍,5龄起蚕增强824倍。呈现出14龄差不多是每发育一个龄期抵抗性递增10倍左右。 但对细菌性败血病、猝倒病的抗性,却不受发育阶段的影响。,4. 营养因

4、素:叶质的好坏,给桑量的多少都会影响蚕的体质,影响蚕的抗病能力。 影响的叶质因素:主要是桑叶的含糖量影响体质 桑品种: 桑园栽培管理:密植、日照不足、偏施氮肥,易导致叶质变劣。主要表现为桑叶蛋白质含量降低,糖分减少,淀粉含量明显下降,游离氨基酸及酰氨等增加,因而降低桑叶的营养价值。 桑园多施有机肥、P、K肥有利于提高叶质。,采叶老嫩:嫩叶含有较多的有机酸,特别是草酸,蚕食后抗性明显下降,死蚕、不结茧蚕、死蛹率上升。老叶桑叶含水量少,小蚕食后易发育不齐(尤日系),管理困难,抗性下降。 贮桑管理及桑叶食下量:贮桑期间叶凋萎、浸泡、发酵、贮久都易导致叶变劣,并影响食下量,导致抗病性下降。 蚕儿食下量

5、越多,身体越健康。 给桑过少,易造成蚕儿饥饿,尤其高温、座密时影响更重。 起蚕饥饿抗病力明显下降,尤其5令起蚕最明显。,5. 气象因素: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和湿度 在各令饲育适温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体质健康。 1-3令蚕用33饲养比用25 饲养,对NPV的抗病力下降100多倍。 5令蚕用33饲养比用25 饲养,对NPV的抗病力下降14多倍。 但温度太低,蚕血液中的血球失去捕食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有利于病原体的定位寄生。 低温处理对蚕的抗病性影响以45龄大蚕最重。,外界湿度过大,不利于蚕体过多水分向外排泄,易造成蚕座潮湿、蒸热,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与传播,增加蚕座内传染的可能,特别易于真菌病

6、的发生。 高温干燥时,易造成蚕体内水分减少,血液的渗透压升高,防碍蚕体内物质代谢的正常进行,同时高温干燥使蚕座上的桑叶容易萎凋,将会造成蚕饥饿而削弱体质。 因RFP(红色荧光蛋白质)的形成必须有光线,因此,暗区发病率是明区的2倍,,6. 化学因素:主要是指一些有害的物质(农药、蚕药等)、有毒的气体(煤气、工厂废气等)及有毒的植物(烟草、鱼藤精等)等,能引起中毒症。 7物理因素:主要指机械创伤。重者造成蚕即刻死亡,如挤伤、压伤、摔伤等。轻者造成蚕体壁受伤成为病原微生物侵入蚕体的门户。 如因蚕头过密,蚕钩爪之间相互抓伤以及人在饲养过程中,因操作技术简单粗暴,致使蚕身体受伤等。,三、蚕体对疾病的抵抗

7、,蚕儿的抗病力、抗逆力存在一定差异,。 (一)体壁的防卫作用: 只有僵菌能侵入健全的体壁,但不同品种,因皮肤中脂类物质的含量不同,因而抗病力也不一样。 蚕儿的发育阶段不同,皮肤的抗性有异,如蚁蚕、各龄起蚕及吐丝熟蚕的真皮层薄嫩,真菌孢子易发芽侵入。,(二)血液的防御作用: 1. 血球的作用:吞噬、包围作用,凝固(愈伤)作用 2. 抗病物质: 血液中含有多种氧化酶和溶菌酶,如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酶等,具有一定的抑菌和解毒作用。 免疫物质包括:抗菌肽、抗菌蛋白、凝集素、溶菌酶及蛋白酶抑制剂。,(三)消化管的防御作用: 1、围食膜的防御作用: 2、肠液的防御作用:强碱性和抗病物质 (四)气门的防御作用

8、: 气门具有筛板,能隔离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目前尚未发现致病微生物通过气门发生感染。 (五)免疫现象:分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 (六)组织代偿作用:如分泌消化液的肠壁杯形细胞受到寄生后,再生细胞产生杯形细胞的速度会明显提高。,四、蚕病的传染与流行,(一)传染性蚕病发生的条件: 蚕病的传染必须具有以下全部条件才能发生和完成。 必须有病原物的存在。 病原体必须通过特定的途径侵入体内 病原体必须到达特定的寄生部位 病原体数量和毒力超过蚕体的防御能力 具备必须的环境条件。,病原体存在则是传染性蚕病发生的最首要的条件。但是,也并不是说只要有病原体存在,传染性蚕病就一定会发生,因为在病原体存在的情况下

9、,传染性蚕病究竟能否发生,以及感染发病的程度还与病原体能否侵入蚕体,病原体的数量和毒力以及蚕体的生理状况和外界的环境条件等有关。 在病原体少量存在,但蚕体质非常强健,抗病力强,而且外界环境条件适合于蚕体生理而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的滋生与繁殖,这时蚕并不会发病。在少量病原体存在的情况下,如果外界环境条件极其恶劣,高温干燥,高温潮湿,高温闷热,蚕体质下降,抗病力降低,也有可能引起传染性蚕病的大发生。,(二)传染性蚕病发生的过程:分5个阶段。 1. 病原体入侵:病原体接触蚕体并循一定途径进人蚕体的过程。 2. 病原体定位:病原体进入蚕体后,到达特定的组织器官的特定部位寄生,这一现象称为病原体定位。 3.

10、 病原体扩展:病原体在蚕体内定位寄生后大量增殖,增殖后的病原体在蚕体内又可循一定途径扩展蔓延,引起蚕局部或全身性的病理变化。,4. 病原体排出:病原微生物在蚕体内生长,增殖到一定阶段或蚕死亡,随蚕的一些分泌物、排泄物、脱离物逸出蚕体,成为二次传染源。带病个体,在患病过程中能将病原体通过不同途径排出体外是传染性蚕病的最大特点。 5. 病原体扩散:病蚕排出的病原体污染蚕座、蚕室、蚕具、环境,污染尘埃及空气,致使病原体在群体中不断感染新的个体,造成蚕病在群体中的不断扩展蔓延。,(三)传染性蚕病的传染、流行规律 : 1. 病原体的来源及传播:病原微生物来源很广 患病蚕及患病野外昆虫的尸体 发病过程中的

11、排泄物(蚕粪、蛾尿等)、脱离物(旧皮、卵壳、鳞毛、茧壳等)、分泌渗出物(消化液、体液等) 病蛾产下的卵及病蚕的蚕沙中都会有大量病原体存在,蚕室、蚕具、贮桑室、蔟室及养蚕周围的环境都会被病原体污染。,2. 传染途径:病原微生物侵入蚕体致病的途径有经口传染、创伤传染、接触传染和经卵传染4种 : (1)食下传染:也叫经口传染,是蚕病最主要的传染途径。 (2)接触传染:也叫经皮传染,只有真菌能通过这种方式传染。 (3)创伤传染:病原微生物通过伤口侵入蚕体 (4)胚种传染:只有微粒子病一种。,各种蚕病病原的主要侵入途径如下表所示:,+表示可以;表示不可以;+*表示主要途径;?表示未明。,3. 病原体传播

12、的方式 :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1)水平传播:病原体在同一期蚕,在近乎于同一个平面中的扩展蔓延方式。如蚕座内传染,养蚕户之间的传染,共育室间的传播及由桑园害虫的病原体通过桑叶向蚕室内的传播都属于水平传播。 (2)垂直传播: 狭意指病原体由亲代直接传递给子代的传播方式,如经卵传播。一是胚种传染,二是卵面传染。 广意上把上一期蚕发病后的病原体引起下一期蚕发病或上一年发病后的病原体引起下一年蚕发病的传播方式统称为垂直传播。,4. 蚕病流行的预防:蚕病流行的过程分四个阶段: 流行前期:出现部分蚕发病。 发展期:以流行前期感染的病蚕为中心,在群体中迅速蔓延。这时如采取得力措施可以控制流行。 流行期:传病中心不断增多,大批蚕发病死亡,表现典型症状。 熄灭期: 因此,控制蚕病的流行,主要在流行前期和发展期:做好消毒和病蚕隔离,减少病原,增强体质。,复习题,蚕病主要种类有哪些? 影响蚕病发生的因素? 蚕体对疾病的抵抗表现在哪些方面? 传染性蚕病发生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传染性蚕病的发生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蚕病的传染途径有那几个? 病原体传播的方式是什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