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优秀教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424353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优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优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优秀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一些形象化语言所表达的抽象的意思 ;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中心意 思。 过程与方法 理解第三、四节丰富的想象的作用;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在朗读与背诵中体会感悟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朗读并背 诵这首诗;理解诗中的形象所表示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一些 形象化语言所表达的抽象的意思 ; 理解第三、四节丰富的想象的作用。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 导言 我们经常说青少年是“花季少年”“花季少 女”, 青少年阶段是 “花样年华”, 因为我们都

2、觉得青少年时期是最美好的时期, 它意味着希望, 象征着未来,代表着正在生长的蓬勃的力量,它值得我们为之歌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 2 作者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四川万县人。代表诗集有汉园集(与人合集出版)、 预言 、散文集画梦录 。 3 写作 背景 1938 年,何其芳告别国统区黑暗、压抑、窒息的旧生活,和好友卞之琳等一道怀着对 光明的渴望,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一种与国民党统治区迥异的生活展现在眼前。作 者亲眼目睹了根据地人民火热的革命生活,那种快乐、充实、民主的全新生活,使诗人感到 中国的希望。诗人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全新的

3、火热的革命生活中,他观察着,感受着,激动 着,并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诗人的生活变了,性格变了,世界观变了,诗风也变了, 他不再写那种缠绵忧伤的爱情诗了,流泻于诗人笔端的是一种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诗句。 1942 年,诗人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就是诗人奔放快乐积极向上诗风的代表作。 (二)指导朗读。采取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反复诵读课文。时间可安排 8 分钟,至少 要读 4 遍。第一遍快速默读,要求读得流畅;第二遍出声朗读,要求读出节奏;第三遍有表 情地朗读, 要求能读出感情 ; 第四遍齐读或默读, 要求能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1 教师范读 (或 者放朗诵磁带) ;学生体会全诗的节奏

4、和重音划分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我为少男 少女们歌唱。 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 正在生长的力量。我的歌啊,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所 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都变成声音飞到四面八方去吧, 不 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我重新/变得/ 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希望。2 这首诗的感 情基调很明显:奔放快乐,积极向上。试说说朗读这种诗歌的技巧。 语速稍快,语调适当 高亢一点,尤其是排比性的诗句,要读得有气势一些。 (三)讲解全诗。 理解与品

5、味。采 取研讨和点拨的方法, 指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品评诗中的语言, 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时间可安排 20 分钟左右, 在进一步阅读的基础上, 通过研讨、 点拨, 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诗的第一节在说了“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后,连用四个排比句,可以说一口气歌唱了五种 事物,这五种事物都具有怎样的共同点? 诗歌的第 1 句就紧扣标题,接着排比四句,歌唱早 晨、 希望、 属于未来的事物和正在生长的力量, 这里面暗含比喻, 即把少男少女们比喻成这 4 种事物。其间的相似点就是:生机勃勃,充满朝气和希望。何其芳说:“我感到早晨、希望、 未来,正在生长的东西,少男少女,这些都是有着共同特点

6、的,都是吸引我们去热爱 的。”(关于写诗和读诗 )作者这样快乐地歌唱正是因为他看到了延安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生 活, 为生活在延安的少男少女们而感到欢欣、 激动。 一口气歌唱的五种事物都属于一种开始, 一种发端,都积极向上,给人以希望,给人以鼓舞的力量。 2 这说明诗题“我为少男少女们 歌唱”中所说的少男少女有什么更为深广的含义? 诗的标题是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 是作者何其芳,也指和作者持有相同观点的人。这里的“少男少女”原本指 40 年代延安地区 的少男少女, 但对于诗的理解不可拘泥。 从典型意义方面来说, 也可以指新中国的少男少女, 代表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的少男少女。作者为少男少

7、女们歌唱,是作者爱祖国、爱人 民的思想感情的具体体现。由此看来,这里的“少男少女”其实不是实指,而是代表着一种新 的生活、新的希望和新的力量,诗人在这首诗中实际上是为新世界歌唱。 3 诗的第二、三 节, 作者想象自己的快乐的思想像歌声一样飞向四面八方去感染更多的人。 激动之情溢于言 表;同时揭示了“我”的歌声的内容和来源。请同学们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一说这种歌 声的内容和来源是什么? “快乐或者好的思想”,即诗人来到延安这个全新的天地里,每天所 感受到的新的事物新的快乐新的思想。从语言的角度看,第三节诗只有一句话,所以要弄清 这个问题,一定要结合全句来理解。作者把自己比喻为一棵小草,“快乐

8、或者好的思想”曾使 小草“颤抖”过,也就是说作者受到过“快乐或者好的思想”的感染和鼓舞。诗人也希望这些 “快乐或者好的思想”传播开来,像和煦的春风吹拂少男少女的心灵,像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少 男少女,使他们意志坚强,奋发向上,永葆青春的活力。可见,这里的“微风”和“阳光”就代 表着 “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4 已整 30 岁的作者仿佛又回到了少男少女的时代, 忘记了忧伤, 浑身充满着活力和激情、梦想和希望。而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正是因为延安那种火热的充 满希望的新生活的感染。 诗的第四节就是写自己在这种新事物新快乐新思想的感染、 熏陶下 发生一些大的变化, 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通过写自己的变化,

9、 诗人把现在与过去进行对比, 在肯定这种变化的同时,其实还是在赞颂、歌唱新事物新快乐新思想。作者歌唱充满活力的 青春,同时也深受火热的青年、火热的生活所感染,感到青春焕发,因此诗人“失掉了成年 的忧伤”,重新为心灵注入乐观、向上的激情,对生活、对祖国、对民族充满希望,充满必 胜的信心。作者热情地歌颂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少男少女,歌唱充满朝气和希望的生活,必将 影响和鼓舞一些忧伤、消极的成年人,使他们重新焕发青春,老当益壮。这一节的内容是上 一节诗意的拓展和延伸, 诗意在前两节的基础上又深入一层, 体现了诗人的辩证唯物主义思 想,深化了中心。 5 作者为什么要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因为作者感到生活在延

10、安的少男 少女们是幸福的,他们的生活充满青春的活力,显示着勃勃生机,使人想到他们就是新中国 的未来和希望。 6 应当怎样理解“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作者二十世 纪三十年代初开始写作新诗,多收集在诗集预言里。从三十年代的诗作看,作者由最初 敢于表露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人间美好的东西的追求, 到感到 “成人的寂寞”, 领略人间的苦辛, 诅咒战争,反映了作者关注现实,而又找不到济世的办法。这是国统区里黑暗的现实,使他 悲观忧伤。而延安的全新的生活,使他豁然开朗,他顿时感到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仿佛一 下子年轻了许多。 (四) 课文小结 该诗通过对少男少女们的热情歌唱, 勉励广大的青少年 们

11、(也包括成年人),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奋发向上,永 葆青春活力。全诗回荡着歌唱革命生活、歌唱青春的昂扬旋律。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主要表现 在以下诗句中:“所有使我像草一样的颤抖过的 / 快乐或好的思想 / 都变成声音飞到四面 八方去吧 / 不管它像一阵微风 / 或者一片阳光。 /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 / 失掉了成年的忧 伤。”这样的诗句好在以形象写抽象,使快乐这种心理感觉成为一种实在可感的东西,便于 读者理解,有诗的韵味。 (五)布置作业 1 积累 :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 举行班 级课堂朗读竞赛,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在朗读中体会、理解诗的思想感情。 3 做课后 题和自读思考练习。板书设计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纵情欢歌,振起全篇歌唱 什么放飞歌声,放飞理想怎样歌唱极抒衷肠,极抒向往直抒情怀教学反思 WORD 批量转批量转 PDF 工具工具-未注册未注册 注册码购买注册码购买 QQ:3049816538(注册后本文字 和以下内容消失 注册后本文字 和以下内容消失) 点击我获得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