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的动力心理学.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4408309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荣格的动力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荣格的动力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荣格的动力心理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荣格的动力心理学(2014-04-08 08:25:30)转载标签:常州儿童沙盘游戏常州沙盘游戏荣格心理动力学分类:沙盘游戏的历史人格结构要正常活动需要一个动力系统。荣格认为,心灵的能量来自外界或身体,但是,一旦外界能量转化为心灵的能量,就由心灵来决定其使用。我们的感官不断地从外界接受能量,每个心理系统也会从身体接受能量,它们使心灵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荣格所理解的心理能量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不是性本能。他借用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原则来解释心理,即能量在心理结构中可以转移,并且可以把某一结构的部分特征也转换过去。荣格认为,心理能量有前行和退行两种流动方向。前行是有意识地适应外部世界的方向,即努力与环

2、境的要求保持一致;退行则是潜意识地满足内在的要求,即激活被排斥的潜意识内容以产生新的机能以适应现实。他认为,前行和退行的适当调整对于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荣格主张,心理的动力不仅遵循因果性原则,还符合目的性原则。因果性原则即承认过去的经验对当前的行为具有影响;目的性原则即认为未来的目标和欲望也会对当前行为产生影响。为了保证人格结构的正常活动,就需要有一个能向它提供各种能量的动力系统,为此荣格提出了他的人格动力学理论。1、心灵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或自给自足的能量系统荣格认为,心灵的能量虽然来自外界或人的身体,但心灵一旦获得能量,便将它据为己有,由心灵自己来决定如何使用这种能量。心灵只有

3、接收能量的输入口,这就是心灵的封闭性。我们的感官不断的接受来自外界的能量,从而使心灵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它只能是相对稳定的,而不能达到完美的均衡状态。因为输入的信息使能量不断的重新分布或发生移动。如果心理是完全封闭的,它就会像一潭死水,人也就失去生命活力了,这就是心灵的相对封闭性。2、心理能量是人格的动力荣格在早期曾用里比多来指心理能量。但他的里比多和弗洛伊德的不同。弗洛伊德把里比多视为推动心理活动的唯一的性能量,而荣格的里比多则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一种心理过程的强度,它的心理值”。后来荣格用心理能量取代了里比多。在荣格看来,心理能量既可以是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在意识中它表现为运动或力量

4、,在无意识中同表现为一种状态。无论心理能量是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能对心理活动产生影响,推动人格的发展。心理能量是通过转换来影响心理活动的。它永远不会消失,但能从一种心理内容转换为另一种心理内容,另外,心理能量和生理能量也可以发生相互转换。3、心理值是测量心理能量的标准荣格认为心理值是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上表现出来的。例如,一个人每周花40小时挣钱,花1小时欣赏大自然的美。我们很容易对其心理能量的相对值做出判断。其次,可以通过观察一个对各种不同活动对象的选择来判断他的心理值。第三,观察一个人为达到目标而克服障碍所花费的时间。第四,记录和分析各种梦幻,都可以发现不同的心理值。另外

5、,人的心理活动可以通过焦虑、压抑等行为表现出来,也可在情绪情感中表现出来。因此,用心理电装置测量一个人的脉搏、呼吸和皮肤电反应,也可以判断人的心理值。4、等量原理和熵原理荣格以此来说明能量在人格结构中的分布和移动情况。等量原理指用于某种心理活动的能量减少或消失,意味着另一种心理活动的能量增加和产生。能量永远不会从心中消失,它只是转移到别的活动上去了。有时甚至从意识活动转移到无意识活动中,例如以幻想或梦的形式表现出来。所谓熵shng原理,是指心理能量的分布和流动是有方向的,这种方向性是为了优质心灵所有结构之间的平衡。但来自外界的能量总是使心灵处于不平衡状态,使人产生种种紧张感、压迫感、冲突感和扭

6、曲感,就像热力学的能量流动一样,结构之间的能量极差越大,人所体验到的紧张感和冲突感就越强烈。荣格认为,精神病人为了逃避无法对付的强烈刺激,便环绕自身建立一层外壳保护自己,正常人则通过各种方式来保护自己,以达到接近“熵的状态”。5、心理能量的前行与退行荣格以此来指心理能量流动的方向。前行指人利用日常生活经验来满足环境的需要。在前行过程中每种心理机能都会汲取各种生活经验和心理能量,使人努力与环境条件的要求相一致。有时不同的心理机能要通过必要的联合达到心理平衡。退行是指通过剥夺对立机能的能量,使对立机能的值逐渐丧失,最后用新的机能取代对立机能。其作用是激活那些被意识排除在外的潜意识内容,使之成为一种

7、新的机能。这时新的机能需要对外部环境进行新的适应,导致里比多的前行重新开始。人类就是这样不断的通过前行和退行使内心世界得到调整,使心理得到健康发展。6、能量输导系统荣格认为心理能量和物理能量一样,是可以发生能量转换和形态变化的。首先,当一种新的活动模拟本能活动时,本能的能量就会被纳入到这种新的活动中。荣格等把这种现象称为能量输导。即心理能量必须经过一处能量输导系统,发生能量转换,纳入到新的活动中才能像物理能量那样做功,其次,心理能量是通过模仿或制作的方式进行能量转换的。荣格发现,原始部落以各种仪式和舞蹈来转换心理能量,而现代人则通过“有意志的行为”,用科学和技术把梦想变成现实,从而实现心理能量的转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