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理论与方法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4329499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理论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理论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理论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理论与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理论与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理论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理论与方法(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理论与方法培训,2009年10月,经验分享,目录,本质安全的理论基础和应用 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含义、基本内容和特征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目的、意义和目标 创建本质安全企业的工作重点、手段和方法 创建工作实施计划主要工作内容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介绍,本质安全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本质安全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本质安全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本质安全理论起源于早期人们对“本质安全电路”的研究和设计。至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国际标准组织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设计标准。 1911和1913年英国煤矿因电铃信号线路产生放电火花先后发生瓦斯爆炸,造成数百人死亡的严重后果。为此,R.V. Wheeler 教授领导的小

2、组,开始研究电铃信号电火花的引燃特性,并设计了火花试验装置。 1916年参与该项研究工作的W.M.Thoronton先生提出了“本质安全电路设计方法”,这标志着本质安全概念被正式提出。在以后的几十年里,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开始研究分析本质安全电路及其理论,并制定相应的标准。,本质安全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本质安全理论在工艺设备设计方面的应用 在本质安全理论被提出以后的几十年中,本质安全理论在安全方面的应用,主要是集中在提升工艺设备的本质安全化设计中。 作为通讯、监控、检测、报警以及控制系统的供电设备,本质安全电源和设备主要应用在石油、化工、纺织和煤矿等含有爆炸性混合物环境中。 在易燃易爆的石油天然

3、气和化工行业,工艺设备的本质安全化设计成为保证工艺系统安全运行的初始手段。 在电力行业,以GE为代表的电器、发电和动力设备先进制造企业,采用了当今世界最为严格的本质安全设计标准。 20世纪50年代,随着世界宇航技术的快速发展,本质安全概念也被应用于宇航设备的设计方面,以防止重大灾难性事故的发生。,本质安全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本质安全理论在安全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本质安全理论是在人类经历了一次又一次重大事故,血的教训,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 近20多年来, 尤其是20世纪80-90年代,世界石油天然气和化工行业发生了一系列的灾难性事故,如1984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郊农药厂发生异

4、氰酸甲酯泄漏的恶性中毒事故,造成3000人中毒死亡,20余万人受伤且大多数人双目失明,67万人受到残留毒气的影响; 1988年英国北海油田的阿尔法采油平台火灾爆炸造成 167人死亡,损失12亿美元等,促使了国际学术界对事故致因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现代化大生产隐藏的高风险使人类面临重大挑战!,本质安全管理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而产生, 是在人类经历了一次又一次重大事故,血的教训,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印度博帕尔,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异氰酸甲酯泄漏的恶性中毒事故,由于本质安全管理中的管理、行为和工艺设备,三大管理严重失效,从而导致了成千上万人的伤害和环境影响。,本质安全的理论

5、基础和应用,本质安全理论在中国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近年来,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越来越受到中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尤其是在中国的煤矿企业,由于近年来重大和特大事故频发,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也影响到了国家和企业在国际和国内的形象和声誉。为此,2007年11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了关于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阐述了建立本质安全型煤矿的内涵及主要特征和要求: 本质安全型煤矿是指企业全面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规定; 以追求人、机、环境、管理等要素优化匹配,实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的奋斗目标; 使安全隐患减少、安

6、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达到行为规范、装备先进、环境可靠、管理精细、安全领先的现代化煤矿。,本质安全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本质安全理论在中国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本质安全型煤矿的主要特征: 一是员工安全素质良好,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相应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自救互救能力,基本杜绝人为失误(人员的本质安全化); 二是安全可靠性高,机器设备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高,具有故障检测、安全保护和防护功能(工艺设备的本质安全化) ; 三是煤矿灾害危害程度低,生产系统和环节得到优化,生产作业现场、煤矿周边环境有安全保障,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环境的本质安全化); 四是煤矿管理采用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持续改进管理模

7、式为基础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达到本质安全化(管理的本质安全化) 。,本质安全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本质安全理论在安全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本质安全理论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全面应用是人们对事故致因理论不断研究和深入了解的结果。 随着人类对事故致因理论的深入研究,如多米诺骨牌理论、系统理论、轨迹交叉理论等,人类对导致事故的原因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事故是由于存在于生产、生活或生存系统中潜在的人、物、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相互作用和发展,并由于管理和生产活动中人因的失误引起的,事故是人、物、环境、管理等诸因素的多元函数: 事故=f(管理、人、物、环境) 因而,在安全事故的预防方面,仅仅依靠高标准的本质安全设计还不能完

8、全达到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必须从管理系统、人的行为和工作环境方面实现本质安全。从而为本质安全赋予了更丰富的含义,并提出了本质安全型企业的概念。,本质安全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发展历程 回顾世界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时间,伤害率,零事故,20世纪60年代以前,20世纪90年代以前,近20年来,本质安全设计安健环管理体系人的行为管理,本质安全设计安健环管理体系建设,工艺设备的本质安全设计,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含义、基本内容和特征,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含义 所谓本质安全型企业是指企业建立起科学的、系统的、主动的、预知的、全面的事故预防安全管理和工程体系,在存在高

9、危、易燃易爆或安全隐患的生产环境条件下,能够依靠企业内部内在机制保证长效安全生产。,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含义基本内容和特征,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就是要在企业组织中实现安全管理、员工行为、工艺设备和作业环境安全可靠的和谐统一。,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含义基本内容和特征,本质安全企业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实现管理本质安全化的基本内容 要求企业在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订和实施高标准的安全规范和规章制度,形成完善的安全、职业健康和环境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要从传统的问题发生型逐渐转向现代的问题发现型管理,并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学原理,进行科学分析,做到提前预防; 事故管理要从后果型逐渐转向预测预防型;,本质安全

10、型企业的含义基本内容和特征,实现人员本质安全化管理的基本内容 人员本质安全包括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具有的安全意识、理念、知识和技能的状况。 首先要求管理者应该具备安全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以身作则亲自参与提升安全业绩的行动,包括对安全的承诺和资源保障等; 员工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纪律,包括熟悉业务,能识别和控制生产环节中安全风险,具有正确处理系统内各种故障及意外情况的能力; 全体管理者和员工具有很高的安全意识,形成自觉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文化,员工的安全行为从传统的被动型转变成主动型管理。,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含义基本内容和特征,实现工艺设备本质安全化管理的基本内容 采用高标准的设计和制造,

11、使工艺设备含有内在的能够防止事故发生的功能; 要从工艺的采用,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输、安装、启动直至正常使用的每个环节上都要进行系统的安全风险分析,提出和落实风险控制方案,使工艺设备具有较完善的防护功能; 采用预防预测性维护,保证设备和系统能够在规定的运转周期内安全、稳定、正常地运行,并且自始至终都处于受控状态。,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含义基本内容和特征,实现环境本质安全化管理的基本内容 这里主要指的是工作场所的作业环境,包括空间、时间环境、物理化学和自然环境; 首先,作业环境要符合各类设计标准,保证企业的生产空间、平面布置和各种安全卫生设施、道路等都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 工作场所整洁有序,员工

12、具有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并在体力能承受的法定工作时间内从事工作; 以国家标准作为管理依据,对采光、通风、温湿度、噪声、粉尘及有毒有害物质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以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企业具有抗灾、防灾和应对事故灾害的应急预防和控制能力。,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内容和特征,本质安全型企业的特征 一是管理系统的可靠性。企业制度规范、管理科学、资源获得保证、无管理失误。在日常安全生产中,形成“人机互补,人机制约”,从而逐步实现“零事故”的目标。 二是人的安全可靠性。无论在何种环境和条件下,各级领导和管理者都能以身作则,亲自参与安全实践,将安全放在“优先”位置;企业的员工都能自觉执行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安全行

13、为,实现员工个体的安全; 三是工艺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工艺设备具备本质安全设计的标准,不论在动态过程中,还是在静态过程中,始终处于能够安全运行的预知和可控状态; 四是环境的可靠性。企业具有安全健康的工作和作业环境,生产过程中可能危害员工或环境的有毒有害物质和状况完全受到有效控制,不会造成员工健康危害或环境的污染。,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内容基本内容和特征,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目的、意义和目标,目的和意义 转变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理念,使各级管理者具备管理安全所必须的技能、方法和手段,培养各级管理者自觉参与安全管理和员工自觉执行规章制度的良好安全行为,逐步建立起企业的安全文化,减少和杜绝人身伤害事故的发

14、生; 完善工艺设备管理系统,提升工艺设备的设计、维护、检修和运行标准和技能,控制工艺和作业安全风险,提高工艺设备的本质安全化程度,减少“非停”等工艺设备事件、事故的发生; 建立整洁有序的工作场所,控制生产过程的职业健康危害,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逐步形成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本质安全管理系统和执行机制,逐步实现“零事故”,为企业业务的发展奠定基础。,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目的、意义和目标,事故,无或管理 体系不完善,无或管理 组织不完善,无安全 方针和原则,无安全 目标和指标,事故的调查 避重就轻,无资源保证,无安全审核,工艺设备的 本质安全,事故,事故,本质安全管理在预

15、防事故中的作用 本质安全管理的事故预防模型,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目的、意义和目标,事故,工艺设备的 本质安全,事故,事故,推行本质安全管理,就是要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技能,转变员工的安全行为,控制工艺设备风险,改善作业环境,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目的、意义和目标,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与建立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实践表明,只有通过技术进步(高质量的工艺设备和环境设计)以及建立企业安全文化(安全管理和人的行为)两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企业生产的“零事故”。,时间,伤害率,零事故,工艺设备和环境本质安全设计的作用,安全文化(管理和行为)的作用,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目的

16、、意义和目标,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总体目标 提升安全理念,转变安全行为; 掌握基本方法,形成能自行推进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组织和执行机制; 逐步建立起华能国际的企业安全文化。,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目的、意义和目标,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目标 在华能国际公司层面建立和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机制,以长期领导和推动全公司的创建工作。 在各电厂或单位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以长期领导和推动各电厂的创建工作。 在目前安全健康环境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公司统一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和规范。 为公司层面培训一批安全管理和体系评审专家。 为各电厂或单位培训和培养一支掌握和理解世界现代安全管理理念,能从技术上指导各电厂开展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工作的骨干队伍。 各级领导和管理层的安全理念、意识和思维方式明显改变。 各级领导和管理层的安全管理技能明显提高。 员工自觉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氛围明显好转。 力争在2年内全公司员工的伤害事件和事故减少50%以上。 力争在2年内工艺设备事故次数减少30%以上。 为全面建立起本质安全型企业和安全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创建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