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梅竹松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4282799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岁寒三友-梅竹松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岁寒三友-梅竹松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岁寒三友-梅竹松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岁寒三友-梅竹松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岁寒三友-梅竹松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岁寒三友-梅竹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岁寒三友-梅竹松(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岁寒三友梅竹松,制作者:王欣怡,.,2,梅韵,梅花是蔷薇科李属的落叶乔木,有时也指其果(梅子)或花(梅花),梅花通常在冬春季节开放,与松树、竹子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梅花原产于中国,后来引种到韩国与日本,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及药用价值。中国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重多。梅花是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3,梅花是寒冬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人们冬季重要的观赏植物,梅花在很多的园林、庭院、公园等地方被广泛种植,园林中搭配岁寒三友松柏和竹子与梅花相互映衬,成为很多地方布景的重要的一个手法。梅花已经被广泛用于美化城市、开发旅游的一种重要

2、的资源。梅树的果实可以食用,它晾晒干后可以制作成就是我们平常食用到的话梅。另外梅子还具有药用价值,能化痰止咳,它的酸甜可以增加进食。另外梅树还可以作为雕刻用的木材。,.,4,民族气节,梅花在寒冬依然不屈地绽放,象征我们民族不屈不饶、顽强奋斗、不畏艰难的可贵品质在它身上得到很好地体现。我们古代就有诗人咏诗歌颂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也被认为是最有气节的花种。另外梅花虽然生长环境恶劣,但是依然快乐的绽放,表达了一种迎接希望的乐观的性格。,.,5,诗赏,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 寒梅著花未?,.,6,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3、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7,竹节,竹为禾本科竹亚科多年生木质化植物为只云浮市、贵阳市市树,竹花是云浮市市花;代表着谦虚、有气节、宁折不弯、挺直脊梁之意。,.,8,竹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整整,它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她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千百年来,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9,诗赏,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0,咏竹,秋风瑟瑟,难摘箭叶

4、有伤。 牧笛声清婉转嘹亮,洞箫沉穆黯然忧苍。 冬寒更显青绿衣装,白雪置身倍觉意境深长。 挥笔宣纸上,画出那秀劲坚强。 刀下刻出万物吉祥,巧手编制出活灵活现的模样。 谦逊澹淡,胸空坦荡。 只是奉献,不要索偿。,.,11,松魂,松树除经济用途外,由于其树姿雄伟、苍劲,树体高大、长寿,还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它是中国很多风景区的重要景观成分。如辽宁千山、山东泰山、江西庐山都以松树景色而驰名。尤其是安徽的黄山,松、云、石号称“三绝”,而以松为首。各地不少古松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密切联系。如北京北海团城有一株800年生的古松,传说曾被清乾隆封为“遮阴侯”;泰山“五大夫松”传说是秦始皇登山在此避雨而被封以

5、官爵的。中国人民把松树作为坚定、贞洁、长寿的象征。松、竹、梅世称“岁寒三友”,喻不畏逆境、战胜困难的坚韧精神。,.,12,当萧瑟的秋风吹落梧桐树上最后一片叶子的时候,老家有多少娇贵的树种都“秃顶”了,只有那几棵松树还郁郁葱葱的,它满身的针叶圆滚滚的,已吸足了水份,准备度过漫长而又干燥的冬季。我常常在秋风中欣赏松树的倔强与坚韧,赞美它与众不同的风格和精神。如果说松树在秋天里象征一个倔强的孩子的话,那么在冬天里,松树则是一个勇敢坚强的男子汉,它面对风雪严寒能够傲然挺立一个严冬而面不改色。,.,13,诗赏,松 【唐】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14,小松,当寒风刮起的时候 小草不由得流出了热泪 想起夏日的芬芳 现在还留着甜蜜 小松却不以为然 风掠过 他却欢快的唱起了歌曲 因为它 终于可以证实 自己顽强的生命力,.,15,岁寒三友,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传到日本后又加上长寿的意义。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案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岁寒三友也逐渐演变成为雅俗共赏的吉祥图案,流传至今。,.,16,再见!,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