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高效课堂传统文化(2)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180809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传统文化(2)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传统文化(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高效课堂传统文化(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资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 ,完成 1-2 题。(6 分) 治大国,如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 ,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 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 烹小鲜而数挠之, 则贼其泽; 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 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韩非子解老 ) (1)老子和韩非子关于治国的主张有哪些异同?(3 分) (2)如何理解材料中所说的“道”和“法”?请你结合现实发表评论。(3 分) 参考译文 : 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用“道”治理天下,鬼神起不了作用,不仅鬼不起 作用,而且鬼怪的作用伤不了人。不但

2、鬼的作用伤害不了人,圣人有道也不会 伤害人。这样鬼神和有道的圣人都不伤害人,所以,就可以让人民享受到德的 恩泽。 “小鲜”即小鱼。盏烹饪小鱼不能随意折腾翻动,否则就要破碎销形。治 理大国和烹小鱼一样,要清静无为,不能政令繁苛。因为一旦人民不堪其扰, 国家就要一片混乱了。通俗地说:治理国家要实行无为政治尽量减少政令颁布, 但一旦颁布,就要严格执行,不可朝令夕改。 参考答案 : (1) 相同点 :以民为重,不伤民 (或:无为而治 (1 分) 不同点 :老子:主张以道来治理 ,遵循自然之道 ,互不千扰 ,以德互交。 (1 分) 韩非子观点 :以法治理 ,要保持法律的稳定简明性,不要轻易改变 ,让 百姓安心。 (1 分) (2)老子的“道”是指遵循自然的规律,各自不伤对方 ,自然德到 ,这种境界是更 高的境界 ,是人达到一定的自觉后才有如此行为。(1 分)韩非子是强调在法治的前 提下各自相安无事 ,各自遵循自己的规则 ,不违背法律 ,统者不朝令夕改 ,执法公正 , 如此达到清静无为。 (1 分)在当今社会 ,比如违法行为 ,自然德到 ,大多人无法达到。 应该制定严格的法律来约束人的行为。两者应是相辅相成,互补治国更合理些。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