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常见的思想感情与答题模板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163611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古诗词鉴赏”常见的思想感情与答题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常见的思想感情与答题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常见的思想感情与答题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古诗词鉴赏”常见的思想感情与答题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古诗词鉴赏”常见的思想感情与答题模板(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考“古诗词鉴赏”常见的思想感情与答题模板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诗词浩如烟海,每首诗都饱含诗人丰富的情感。诗词茫茫, 情感戚戚, 把握诗词的情感, 是读懂诗词的关键。那么我们来看看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一、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例】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骑送荔枝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竟 不惜兴师动众, 劳民伤财, 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淫侈。诗歌前两句为背景铺 垫,后两句推出描写的主体,提示诗歌主旨。“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两个具体形象的并 列推出,

2、启人思索,留有悬念。“无人知”虽三字,却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2反映离乱的痛苦 【例】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 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 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 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 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 “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

3、兼备而不游离, 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 ”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 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3同情人民的疾苦 【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全诗略) 这是杜甫自伤贫困的歌。上元二年(761)秋八月,怒号的秋风卷走了杜甫浣花溪畔草 堂上的茅草,晚上又下了一场大雨,搞得屋漏床湿。面对这苦难的处境,杜甫不只是哀叹自 己的遭遇, 而是进一步联想到像自己一样的“天下寒士”们何时才能都解脱苦难。这种忧国 忧民、 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历来为人们称道。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句式长短不齐, 韵脚 2 多次转换,给人一种参差错落、曲折跌宕的感觉,有助于表现坎坷生活和悲凉郁塞的心

4、情。 唐宋诗醇云: “极无聊事,以直写见笔力,入后大波轩然而起,叠笔作收,如龙掉尾,非 仅见此老胸怀,若无此意,诗亦不可作。” 【例】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全诗通过卖炭翁辛劳烧炭、艰难运炭上市、 炭被宫使掠夺的悲惨经过。借卖炭翁的不幸 遭遇, 为百姓鸣不平, 用卖炭翁的形

5、象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酸和痛苦,打击中唐的弊政之 一“宫市”,以及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 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艺术上也很有特色。诗人以“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 中食”两句展现了几乎濒于生活绝境的老翁所能有的唯一希望,又是多么可怜的希望! 这是全诗的诗眼。其他一切描写,都集中于这个诗眼。在表现手法上,则灵活地运用了陪衬 和反衬。以“两鬓苍苍”突出年迈,以“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再 以荒凉险恶的南山作陪衬,老翁的命运就更激起了人们的同情。而这一切, 正反衬出老翁希 望之火的炽烈:卖炭得钱,买衣买食。老翁“衣正单”,再以夜来的“一尺雪”和路上的 “冰 辙”作陪衬,

6、使人更感到老翁的“可怜”。而这一切,正反衬了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天寒 炭贵,可以多换些衣和食。接下去,“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 遇的悬殊;“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而就全 诗来说,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例】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 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

7、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 观念。 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情 写登楼的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从空间着眼。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 在诗的构思上,起着突出的作用。“花近高楼”写近景,而“锦江”、 “玉垒”、 “后主祠”却 3 是远景。“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种兼顾时间和空间的手法,增强了诗的意境的 立体感,开阔了诗的豁达雄浑的境界。诗的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历来为诗家所推崇。沈德 潜以为“气象雄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 二、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 【例】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8、;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的开头以神龟虽然长寿,始终还有死的时候;腾蛇纵能驾雾升天,终也得死去变 成尘土。然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当时虽已五十三岁,但仍如伏在马槽的千里马 一样,志向还在奔驰千里。这里的“志在千里”实在可圈可点。此诗为曹操破乌桓大捷后所 作,暗示曹操志不在乌桓,而在千里之外的南方。观当时形势,公元207 年,曹操平定乌桓 而归, 整个北方和中原大致略定,余下来的就只有南方的刘表、刘备,和江东的孙权。 故此, 曹操“志在千里”可见其统一天下的野心。而事实上,

9、翌年,即建安十三年(公元208 年) , 曹操确曾挥大军南下,图一举收复刘备、孙权。可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实乃曹操之所料不 及。姑且勿论曹操其后能否平定千里,其雄霸千里的欲望和野心,由这首诗中真可以略窥一 二。 【例】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 “铁 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 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2保家卫国的决心 【例】

10、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4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歌通过描写在阴云密布、满眼黄沙的瀚海 “孤城”中担任戍守任务的将士的宽广胸襟, 表现了他们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豪迈气概。 3报国无门的悲伤 【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全词豪壮悲凉, 义重情深, 放射着爱国主义的

11、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 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 乐为第一。”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例】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此词作于闲居带湖时。语浅意深,今昔对比,将一首小词写得曲折多变,娓娓动人,高 度概括了词人大半生的感受。上片写少年时乐观单纯,登楼玩赏,为文造情,无愁寻愁。下 片“而今”力折,写历尽沧桑后情郁于中,有志难伸,对“愁”体验透了,但深沉之痛却在 结处用“吞咽式”抒情,以淡语出之,极耐寻味。 4山河沦丧的痛苦

12、 【例】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用笔曲折, 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 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 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 的诗更美,更感人。 【例】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 作者为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这首诗是他在被元军俘虏的第二年 (12

13、79)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诗中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 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例】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本词借周瑜在赤壁之战建立大功的往事以抒发自己年岁渐老、功业未就的怀抱。词中描 写战地的雄奇景色,塑造了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风

14、格豪放。 周瑜破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浦 圻县,苏轼所游为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兵车行 杜甫 (全诗略) 它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 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具有深刻 的思想内容,在艺术上也很突出。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例】 涉江 屈原 (全诗略) 通过对诗人被流放江南的历程和感触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楚国统治集团黑暗腐败的愤 恨和对故国无限热爱眷恋的深情,反映出诗人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对腐恶势力决不妥协的 战斗精神。 三、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 【例】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先

15、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 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 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 6 韵天成,颇有特色。 【例】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是一首五律, 描写了旅途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 和浓浓的思乡之意。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 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

16、来。 2思亲念友 【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 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 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 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例】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 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 松冈。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 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3边关思乡 【例】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