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思想教学理念.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4146707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思想教学理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教学思想教学理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教学思想教学理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教学思想教学理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教学思想教学理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思想教学理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思想教学理念.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思想教学理念(一)教学思想1、教学理念(1)教学观。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重视教学的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教学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

2、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2)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者,要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

3、独特个性的人,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要把孩子看做孩子”。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是不能强加给学生的。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学生是责权主体。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引导学生对学、生活、自己、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3)师生关系。要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伦理关系,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教师要承认学生作为“

4、人”的价值,理解学生的权利、尊严、思想情感和需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体现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体验到尊严感和幸福感。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明确师生的权利义务关系,遵守具体的制度规定。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创造有力的教育环境。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明确教学活动是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是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教师要真诚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要公平对待学生,特别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要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

5、,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要激发学生学兴趣,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教师要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要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品质,得到学生的爱戴。(4)教师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的促进者。第一,教师是学生学能力的培养者。教师不能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应成为学生学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选择。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提倡“行动研究”,不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研究。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具有开发校本课程的能

6、力。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要特别注重利用社区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5)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尊重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进步。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方式等,引导学生去思维和做人等。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特别强调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即教学后的反思。在对待同伴的关系上,强调合作。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强调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相互学,相互促进。(6)学生的学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

7、化的现代学方式。大力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学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参与,变一味地接受学为接受学与发现学并举。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学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对知识体系进行自我构建。(7)教与学的评价。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发展性多元化教与学的评价。从促进教与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增强为目的而出发,是为了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有关其教与学过程的反馈信息。着眼于师生将来的发展改进,是发展性的评价、是追求理解的评价、是尊重被评价者的评价、是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的评价。2、教学理论(1)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认为:智力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包

8、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其中的多项功能。对于每一个体来说,不存在谁比谁更聪明的问题,只存在谁在哪一领域,哪一方面更擅长的问题。在教学中,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好孩子;多看一眼学生,就多一份发现;卸下眼镜看学生,将是另一番景象。(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学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和理解,也不是对客观现实达成客观的、一致的认识,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9、课堂上,教师设计问题,引导讨论,从旁激发,支持并适时介入学生的学;在形成及转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不再只是练一系列的解题技巧、策略,而是在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中,建构理论及意义。 在教学中,多一点自由,就多一份收获。 (3)后现代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认为,世界是开放的、多元的。知识具有不确定性、建构性、动态性。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容忍每一个学生的奇思妙想。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课堂秩序不是稳态的、线性的,而是复杂的、离奇的、非线性的和充满着不确定的因素。开放的、民主的、普遍交往和互动的自由组织状态下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思维闸门的开启和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教育要强调多

10、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尊重个性、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鼓励教师和学生发展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破除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每个学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学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去度量学生的学水平和发展程度,要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一定的空间。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4)人本主义学理论马斯洛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积极倡导人的潜能的实现。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罗杰斯,同样强调人的自我表现、情感与主体性接纳。他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必须创造出一个积极的成长环境

11、。人本主义强调爱、创造性、自我表现、自主性、责任心等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的培育。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关注的不仅是教学中认知的发展,更关注教学中学生情感、兴趣、动机的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作用。”(5)加里鲍里奇有效教学的理论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加里鲍里奇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包括七个方面的要素:一是有效的班级管理;二是良好的课堂氛围;三是教师的任务取向;四是学生的积极参与;五是学生成绩与成就;六是多样的教学方法;七是有效的教学表达。

12、实现有效的班级管理。首先,班级(课堂)规则的制订。一开始就要立规,使每一个学生明确上课要注意的事项。课堂规则不要太多,48条为宜,少了不全面,多了则变得繁复而没有约束力。其次,教师要形成自己一贯的教学风格。当教师形成自己稳定的风格且学生适应后,课堂教学的每一步骤学生自然就会知道,形成自觉惯,这样保障了课堂教学不被打断而流畅。第三,对问题行为低调处理。问题的行为干扰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如果抓住不放,其实就是在扩大这个非主题,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问题行为的处理上。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一方面,注意松紧结合、张弛有度,课堂教学是有节奏感的,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另一方面,课堂其实就是

13、一个特殊的社会,教学是组织化、结构化的,要注意整体与部分、分工与合作的关系,以使课堂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教师的任务取向。明确课堂教学的任务,并以此任务取向设计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时间分配,就是过程的结构。教师走进课堂是教学的,不是来处理杂务,谈些与本课学无关的话题。教学策略,就是根据任务和内容组织的教学结构。单元与单元之间,单元内部内容之间都有一定的结构,在教学中需要结构化。学生参与。防止学生听课的效果打折扣,并于个性化的学相结合。学生的学成绩和成就。学生今天的成绩和成就是建立在昨天的成绩和成就基础之上的。要使课堂教学有效,就必须理解学生当前所处的水平。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垫着脚就可以够的着的

14、。与此同时,要通过调控教学的速度来赋予课堂教学以节奏感。 多样的教学方法。一是教师要注意积累和运用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二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激情,激情也是靠积累的,不是凭空就来的。三是注意提高自己提问的技巧。课堂问题有两种,集中性问题(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和开放性的问题。两种问题分配的时间和精力是不一样的,根据内容的不同交替、适当的呈现;四是要充分接纳学生的观点,教师和课堂都要有相当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学会利用学生的想法来推进课堂教学。有效的教学表达。清晰的讲解,逻辑性要强,废话要少。通过知识内容的组织结构图、师生自身的意义网络和思维方式,把教学内容、教学组织都结构化。(6)自主学理

15、论美国心理学家齐莫曼教授对自主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自主学”的五个特征:学的动机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的方法是有计划的或熟练达到自动化程度;对学时间的安排是定时而有效的;能意识到学效果;对学的环境保持着高度的机敏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由此可见,当学生在认知、动机、行为三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才是自主的。(7)最近发展区理论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基本观点。一是两个水平。“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他认为:儿童的发展随时存在着两种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是指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能达到的水平”,表现为儿童能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第二种

16、水平是指依靠他人(成人或能力较强的同伴)的指导帮助所能达到的水平,也叫潜在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虽不能独立解决问题,但在他人指导帮助下,经过努力刚好可以解决问题,这种发展水平也就是最近发展区,它是一种正在形成和发展的状态。二是三个区域。第一,现有水平 ,即现有发展区。儿童的现有水平代表的是儿童的已知领域,儿童的这一领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是教学的起点,起点太高太低都是低效的。第二,形成状态, 即最近发展区。儿童发展的形成状态是指正在形成过程中的潜在的认知领域,儿童的这一领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区域和有效区域,离开这个区域的教学都是无效的教学。第三,未知领域, 即未来发展区。这一领域是指儿童即使在别人的帮助下也不能完成任务的区域,所以这一区域也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的。但随着儿童认知领域的不断扩大,未知领域的一部分又会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