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上课用).ppt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4143658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上课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上课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上课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上课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上课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上课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上课用).ppt(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整体感知,?,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学习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丁肇中(1936)美籍华人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1936年出生。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了解作者,

2、丁肇中 彷徨 儒家 中庸,积累字词,zho,pn hun,r,yn,格物:致知:正心: 修身: 齐家: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推究事物的道理。,获得知识。,端正心思。,就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措:安置,处理。,整体感知,找出文章表示写作内容变化的语句,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结构给全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意思,理清文章的思路。,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时至今天,王阳明的

3、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二、论证结构:,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2-12),(13),提出论题,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1),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课堂小结,合作探究,1. 什么叫“格物”和“致知”?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探察、探究。物,物体、事物。致,达到、得到。 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2.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是为什么呢?,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

4、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作者用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不正确的?,合作探究,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己”,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的。,4.实验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 (2)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积极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

5、的目标。,5.为了论证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作者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阐明观点?,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举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不知所措的例子证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道理论证:第7段从科学发展的历史角度阐述实验精神对于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举我个人的经验为例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对比论证: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和第8段研究竹子的例子形成对比。,6.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本文结尾表达了什么希望?,不论是研究自然

6、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试举出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即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例如,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速度落地。,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想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提出建议和方法,并把你的 看法写成片断作文。 2.整理生字词和文学常识,完成本课的基础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