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联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43886688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海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联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青海省海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联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青海省海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联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青海省海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联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青海省海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联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省海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联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海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联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海省海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某地出土有战国时期的犁、铧、镢、锄、铲.镰、斧等铁农具,且数量较多。这些农具包括起土工具、除草工具、收割工具等。由此可知,战国时期这一地区A. 农耕技术进步明显B. 冶铸水平有了显著提升C. 农耕工具全国领先D. 精耕细作农业已经出现【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某地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铁农具种类多、数量大,功能齐备,反映出战国时期这一地区精耕细作农业已经出现,D项正确;只有战国时期一个阶段

2、、一个地区农具的情况,不能得出战国时期农耕“技术进步明显”,A项错误;“冶铸水平”的显著提升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这一地区农耕工具“全国领先”,C项错误。2. 后汉书循吏列传载:卫飒为桂阳太守时,“耒阳县出铁石,佗(他)郡民庶常依因聚会,私为治铸。遂招来亡命,多致奸盗。飒乃上起铁官,罢斥私铸,岁所增入五百余万”。这一记载可用于说明汉代A. 冶铁官营的效果B. 民营铁业的发达C. 地方秩序的混乱D. 抑商政策的效果【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材料“起铁官,罢斥私铸,岁所增入五百余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后汉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故A正确;通过材料“罢斥私铸”可

3、以看出,禁止人民私自冶铁,B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信息的主旨不是地方秩序的混乱,排除C;材料信息并未说明对商业的抑制,排除D。3. 妈祖原本只是以福建为首那些靠海生活的人所信仰的一-位地方女神,宋宣和五年(1123年),妈祖开始得到朝廷正式认可,绍兴四年(1134年)赐妈祖为“灵慧妃”,自此妈祖完成了从地方女神到全国女神的转变,并于清朝成为可与皇后相匹敌的最高地位的女神。这从侧面反映了A. 历代朝廷对于海洋的重视程度B. 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地位的提高C. 对外开放政策得到了有效实施D. 东南沿海与内地之间联系加强【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妈祖是靠海生活的人所信仰的神祇,妈祖由一个地方女神

4、上升为全国女神,说明信仰妈祖的群体庞大了,靠海生活的人增多了,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地位提升,从而推动了妈祖地位的提升,故选B;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并不重视海洋,更没有实行对外开放,排除AC;由材料内容无法体现东南沿海与内地之间联系的加强,排除D。故选B。4. 下表是明太祖和明成祖的部分诏令。由此可知,明初A. 统治者采取措施改善农业的发展环境B. 中央对地方的管控趋向强化C. 劝课农桑是考核地方官员的重要内容D. 农业发展滞后影响社会稳定【答案】C【解析】【详解】据“有司今后考课,必书农桑学校之绩”、“蝗蝻害稼,即捕绝之。不如诏者,并罪其布、按二司”可知明太祖和明成祖都将劝课农桑作为地方官员考核

5、的重要内容,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明太祖和明成祖考核地方官员的内容,而非改善农业的措施,排除A;B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明初农业的发展并不滞后,排除D。故选C。5.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整个西欧是火山,西葡两国就是火山口。欧洲社会内部升腾着的新经济因素的地下火就以达伽马和哥伦布远航的形式喷出,一泻千里,直达东、西印度。该学者意在强调新航路开辟的A. 主观目的B. 经济条件C. 社会影响D. 经济根源【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欧洲社会内部升腾着的新经济因素的地下火就以达伽马和哥伦布远航的形式喷出”强调的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这主要和商品经济发展有关,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

6、故选D。6. 18世纪,英荷第四次战争后,荷兰大批商业资本转入银行,转运商人由此变成了食利者。这一现象A. 使荷兰经济日益衰败B. 优化了荷兰社会经济结构C. 推动了荷兰社会转型D. 抑制了荷兰国内工业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荷兰本身商业资本发达,而在战争后,更多的商业资本转入银行而不投入工业生产领域,这不利于荷兰的工业发展,故D项正确;“大批商业资本转入银行,转运商人由此变成了食利者”并不能反映荷兰衰落,排除A项;商业资本转入银行,不能起到优化经济结构的作用,也无法推动荷兰的社会转型,排除BC项。7. 学者埃伦在(圈地和约曼中写道:“1800年,英国农场的平均面积约为14

7、5英亩,其中60英亩以下的农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为11.7%,60100英亩的农场面积占全国农村总面积的7%,100英亩以上的农场面积所占比重为85. 1%。”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 大农场农业顺应了英国经济发展趋势B. 技术革新促使英国国内市场不断扩大C. 工业革命导致英国土地呈集中化趋势D. 农村体制调整加速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800年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此时英国纺织工业发展迅速,对羊毛等纺织原料需求量较大,大农场出现有利于养羊提供羊毛,是顺应英国经济发展趋势的表现,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大农场的出现,并没有涉及技术革新和农村体制调整,BD与题

8、意主旨不符,排除;英国土地集中化趋势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C项倒果为因,排除。故选A。8. 1877年,德意志帝国颁布专利法后,超过18000项专利在18841913年被转让,其中约三分之二的专利转让发生在专利发行后的头三年内。由此推知,专利技术的转让A. 开启了德国工业化进程B. 助推了德国经济发展C. 增强政府经济管理职能D. 引领德国技术的传承【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专利法的推动下,德国大部分专利转让发生在专利发行后的头三年内,使新技术、新发明迅速转化成为生产力,据此可推理出专利技术的转让助推了德国经济发展,B项正确;开启德国工业化的不是19世

9、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专利技术转让,A项错误;专利法促进专利技术的发明、转让不能推理出德国增强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C项错误;专利技术的发明、转让与引领德国技术“传承”不符,D项错误。9. 中国茶叶出口在19世纪30年代就已经达到每年5000万磅之多。上海开埠后,达到每年7000万磅,此后几年中一直保持着每年7600万8400万磅的增长,1851年,我国茶叶出口达到最高峰,每年9000万磅。材料信息可以用来说明A. 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 清政府主动调整了闭关锁国政策C. 上海开埠带动中国采茶技术发展D. 清政府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答案】A【解析】【详解】19世纪中期,

10、特别是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叶出口迅速增加,并在1851年达到最高峰,可以用来说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清政府“主动”调整闭关锁国政策,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国“采茶技术发展”,C项错误;19世纪中期,清政府没有主动“扩大对外开放”,D项错误。10.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将工业设施、战略物资、科研设备以及各研究所和部分高校,经长江水路院海铁路和各条公路悄悄运往内地。这一举措A. 激发了中华民族誓死抗战的热情B. 旨在缓解日本侵华带来的军事压力C. 打破了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封锁D. 为中国的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面抗战爆

11、发后,国民政府将工业设施、战略物资等悄悄运往内地,为中国坚持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D项正确;激发了中华民族誓死抗战的热情与 “悄悄运往内地”不符,A项错误;大量物资和人员向内地转移,并不能缓解日本侵华带来的军事压力,B项错误;向内地转移物资与打破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封锁”无关,C项错误。11. 截至1957年年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万多千米,比1952年增加了1倍。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 “一五”计划的实施B. 国民经济的恢复C. “八字”方针的提出D. 三大改造的完成【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我国从1953年开始进行“一五”计划,

12、至1957年超额完成计划。在“一五”计划中,交通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的实施,故选A;国民经济的恢复是在1952年前,排除B;“八字”方针的提出是1960年,排除C;三大改造主要涉及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与题意不符,排除D。故选A。12.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全国每个农民平均从集体分得的收人为五六十元。安徽省1967年农村人均收人为60元,1978年增至66元,不考虑货币贬值等因素,年均增加0.5元。这反映出A. 农民突破个体经营模式的可行性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性C. 农村经济体制进行变革的必要性D.

13、农村土地所有权变更的深刻性【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从1967年到1978年,安徽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反映出当时的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有限,甚至束缚经济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其必要性,故选C;从1967到1978年间,农村中主要是集体经营,排除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78年才开始实行,排除B;三大改造后我国农村的土地所有权没有再发生变化,排除D。故选C。13. 19781996年,我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8万多个,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4万家,在外资企业的就业,人数达1700多万人。这反映了我国A.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逐步形成B. 基本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C. 经济

14、体制改革步伐不断加快D. 在吸收和利用外资方面成效显著【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我国对外资企业的吸纳及外资企业对解决中国劳动力就业方面成就显著,D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A排除;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14. “20世纪初,东洋发式、西式围巾、洋式皮鞋广为流行,眼镜、怀表、阳伞、手提包作为装饰品为时髦女子所钟爱。”中国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时尚。据此可知,20世纪初A. 中国消费观念发生根本变化B. 西方文化冲击了国人生活C. 旧社会的等级尊卑不复存在D. 民主自由思想已深入人心【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西方的社会习俗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15、这说明西方文化对国人生活的影响,B正确;A错在根本,这只是局部地区,排除;C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D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故选B。15. 下面是南京市华界民国初年到1936年电话事业发展简表。这反映了当时民国A. 电话普及为市民生活提供了便利B. 公共事业得到了-定程度发展C. 政局稳定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D. 电话增多密切了民间亲情血缘【答案】B【解析】【详解】据表格内容可知,民国期间电话逐渐在民众中普及开来,安装电话的用户增多,说明公共事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故选B;表格内容仅反映了电话事业的发展,没有体现电话普及带来的影响,排除A;材料内容无法看出政局是否稳定,排除C;表格信息没有反映电话增多带来的影响是什么,排除D。故选B。16. 据统计,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正月始,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正月初一止,刊登于报纸上的与百日维新有直接关系的重要新闻有195则,其中刊于国闻报109则,中外日报35则,申报24则,知新报19则,其他报纸共8则。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 报纸成为大众传媒主要载体B. 国闻报与维新思想关系密切C. 维新变法思想成为国人的共识D. 当时政府鼓励报纸行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与百日维新有关的重要新闻大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