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3828136 上传时间:2020-09-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招聘考试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招聘考试真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模拟试卷教育理论综合(小学)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一个人在思维中,或者自以为是,或者人云亦云,都是缺乏思维的( )。 A. 逻辑性 B. 独立性 C. 灵活性 D. 批判性 2.下列哪种属于精神分析法?( ) A. 系统脱敏法 B. 支持疗法 C. 宣泄疗法 D. 认知作业法 3.一个学生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的心智活动,主要属于智力技能形成的( )。 A. 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B. 有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C. 无声的

2、外部言语阶段 D. 内部言语阶段 4.常用的记忆术不包括( )。 A. 位置记忆法 B. 死记硬背 C. 缩简和编歌诀 D. 语义联想法 5.吃过梅子的人一见到它的外形、闻到香味,就会有“望梅止渴”的反应,这是一种( )。 A. 非条件反射 B. 无条件反射 C. 条件反射 D. 生来的反射 6.学生看黑板时,白色字体往往成为知觉对象,而黑色板面成为了背景。这是( )。 A. 知觉的整体性 B. 知觉的选择性 C. 知觉的理解性 D. 知觉的恒常性 7.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 A. 主导作用 B. 决定作用 C. 辅助作用 D. 基础作用 8.一次测验后,教师发

3、现一年级学生在加减法运算中常有进位数加错、看错数字等现象,教师根据学生的错误进行补救与指导,这种测验属于( )。 A. 安置性测验 B. 形成性测验 1 C. 诊断性测验 D. 总结性测验 9.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廖世承于( )年编写的。 A. 1903 B. 1908 C. 1913 D. 1924 10. 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 )。 A. 社会实践 B. 遗传 C. 教育 D. 成熟 11. 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 )。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辐合型 D. 发散型

4、12.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 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 积极性 C. 适应性和社会性 D. 内化性和意志性 13. ( )提倡自我激励、自我调节的学习、情感教育、真实性评定、合作学习等。 A. 人本主义理论 B. 建构主义理论 C. 行为主义理论 D. 认知主义理论 14.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以及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的地位的重视。 A. 知识 B. 能力 C. 直接经验 D. 间接经验 15. “师者,人之模范也”,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的特点。 A. 复杂性 B. 示范性 C. 创造性 D. 长期

5、性 16. 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的心理学流派是( )。 A. 构造主义学派 B. 机能主义学派 C. 精神分析学派 D. 人本主义学派 17. 在教鸟的概念时,列举出“鸡、鸭、鸵鸟”等,是恰当地运用了( )。 A. 变式 B. 反例 C. 同位概念 D. 以上三者兼有 18. 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 )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A. 民主型 B. 放任自流型 C. 仁慈专断型 D. 强硬专断型 19. “过于安静,学生紧张拘谨,由于惧怕教师而反应迟钝、呆板、被动回答问题;课堂纪律较松散,学生心不在焉。”这种课堂气氛是(

6、)。 A. 积极型 B. 对抗型 C. 消极型 D. 失控型 2 20.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的 21. ( )是学校情境中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学生大多是无意接受隐含于环境中的经验。 A. 隐性课程 B. 学科课程 C. 显性课程 D. 活动课程 22. 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

7、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 )。 A. 常模参照评价 B. 正式评价 C. 标准参照评价 D. 非正式评价 23.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 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 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 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24. 主张儿童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的教育家是( )。 A. 卢梭 B. 杜威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 25. 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 A. 文化知识教育 B. 艺术教育 C. 读写算教育 D. 军事体育教育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

8、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得分) 1.以下属于正式团体的是( )。 A. 班级 B. 小组 C. 少先队 D. 小集团 2.在反射弧中,直接与外界刺激接触的有( )。 A. 感受器 B. 传入神经 C. 传出神经 D. 效应器 3 3.问题行为可分为三种类型,包括( )。 A. 心理问题行为 B. 品行性问题行为 C. 性格性问题行为 D. 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 4.对教育评价信息的要求有( )。 A. 有效性 B. 全面性 C. 可靠性 D. 简洁性 5.以下属于班级授课制优越性的有( )。 A. 高效性 B. 循序渐进性 C. 实践性强

9、D.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启发性原则 2.课程 3.后摄抑制 4.过度学习 5.自我意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为什么小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2.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教育作用? 3.在教学中运用演示法有什么要求? 4.什么是韦伯定律? 5.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1.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题叫我们做。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

10、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 4 且说:“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了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晾晾而已。”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

11、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请运用德育原则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批判。并回答如果你是三毛的老师,你会怎样帮助三毛? 2.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 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六、教育写作题(12分) 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质疑。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5

12、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根据客观事实和观点检查自己的思维及其结果的正确性。思维具有批判性的人,对自己所遇到的一切人和事,能根据一定的原则作出正确的评价;在处理问题时,能够客观地考虑正反两个方面的意见,既能坚持正确意见,又能放弃错误的想法。 缺乏思维批判性的人,往往走向两个极端,或者自以为是,或者人云亦云。 2.C解析 心理咨询的主要方法与技术有:(1)精神分析法:宣泄疗法;领悟疗法;暗示疗法。(2)行为矫正法:强化、惩罚与消退法;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3)人本主义疗法:当事人中心疗法;交朋友小组;支持疗法。(4)理性情绪疗法:非理性信念辨析;认知

13、家庭作业;合理情绪想象。其中,宣泄疗法是指对家人和朋友说出心理创伤和紧张恐惧心理,把内心的痛苦发泄出来。 3.C解析 加里培林把智力技能的形成划分为:(1)活动的定向阶段。本阶段应给学生提供样本。(2)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即以借助实物、模像或图表等为支柱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 (3)有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即不直接依赖实物而借助有声言语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即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5)内部言语阶段。即智力活动简约化、自动化,似乎不需要意识的参与而进行的阶段,这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终阶段。 4.解析 就记忆术而言,大体包括以下几种:位置记忆法

14、、缩简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视觉想象和语义联想法。 5.C解析 个体依据事物信号进行应变的行为是个体在后天生活中习得的,是一种条件反射。 6.B解析 人们进行知觉时总是选择少数事物作为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这种把对象从背景区别出来的特性即是知觉的选择性。 7.A解析 教师是受一定社会的委托,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为职责的专门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角色,是由教育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决定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教师在教育 6 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具有必然性、辩证性。 8.C解析 诊断性测验能够反映学习中常见的错误,诊断

15、学习困难,特别是找到困难的成因。故正确答案为C。 9.D解析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10. C解析 学习在人的心理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习决定着人的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这里的学习即为教育。 11. C解析 辐合型认知方式的表现即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 12. A解析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13. A解析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看来,人的发展的基本概念是存在或者自我。人本主义理论提倡自我激励、自我调节的学习、情感教育、真实性评定、合作学习等。 14. C解析 略 15.解析 教师的劳动具有创造性、复杂性、示范性的特点。“师者,人之模范也”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16. A解析 构造主义学派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联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17. A解析 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而形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