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及影响讲义资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3744054 上传时间:2020-09-0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及影响讲义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及影响讲义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及影响讲义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及影响讲义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及影响讲义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及影响讲义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及影响讲义资料(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世界经济周期的波动及影响,* *,3,经济周期的定义,经济周期一般是指经济由一个波谷,经过复苏、繁荣到顶峰,然后经历危机、萧条到达另一个波谷的过程,即一国经济以一种有规律的周期性或近似有规律的周期性方式,出现扩张和收缩的一种现象。一般从一次危机或衰退的开始到另一次危机或衰退的开始之间叫一个经济周期,它可以分为危机、萧条、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5,经济周期及周期中每个阶段的特征:,6,7,经济周期的类型,按其对经济发展影响程度及发生时间的长短分类,有五种经济周期: (1)小周期。 平均长度3-4年,由美国经济学家基(JosephKichin)于1923年提出,又称为“基钦周期”。这种周期包括

2、那些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小、时间较短周期,故亦称为“次要周期”。,(2)中周期 平均长度710年,由美国经济学朱格拉(Cuglar)于1862年提出,又称为“朱格拉周期”。这种周期对经济影响较为重要,亦称为“主要周期”。一般一个中周基约合两个小周期,(3)中长周期。 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于1930年提出,一个经济周期的平均长度为20年左右,这是一种长周期,又称为“库兹涅茨周期”,该周期的特点是建立在建筑业的周期之上。,(4)长周期。 这是由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耶夫(N Kondratiev)于1923年提出,经济有一个较长的周期循环,平均长度为50年左右,又称为“

3、康德拉耶夫周期”,(5)熊彼特认为,每个长周期包括6个中周期,每个中周期包括3个短周期。短周期约为40个月,中周期约为9-10年,长周期为48-60年。,12,经济周期的成因,外生经济周期理论 外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经济制度之外的某些事物的波动如太阳黑子或星象、战争、政治事件、金矿的发现、人口和移民的增长、新疆域和新资源的发现、科学发明和技术革新等等。 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在经济制度之内寻找导致经济周期自我推动的力量。,13,太阳黑子理论,该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父子1875年提出。 经济周期的波动性是由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会影响气候的

4、周期变化,而这又会影响农业收成,农业的收成又会影响整个经济。 太阳黑子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大约每十年左右出现一次,因而经济周期大约也是每十年一次。 现代经济学家认为影响有限,这种理论难以成立。,14,创新理论,所谓创新是指引进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者说是生产要素的一种“新组合”。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主要是指: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市场、新的要素组合形式。 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技术的革新和发明不是均匀的连续的过程,而有其高潮和低潮,因而导致经济上升和下降,形成经济周期。,15,政治理论,政治性周期的产生有三个基本条件:1、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

5、刺激经济的工具;2、选民喜欢高经济增长,低失业以及低通货膨胀的时期;3、政治家喜欢连任。 政治性周期的具体运行:大选前,总统为了连任,采取宽松的经济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大选结束后,宽松的政策使通货膨胀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因而不得不采取紧的经济政策,使经济走向衰退。,16,纯货币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霍特里提出,是用货币因素来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 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直接决定了名义国民收入的波动。经济波动完全是由于银行体系交替地扩张和紧缩信用所造成,尤其以短期利率起重要的作用。,17,投资过度理论,是用生产资料的投资过多来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 把经济周期的循环归因于投资过度,由于投资过多,与消

6、费品生产相对比,资本品生产发展过快。资本品生产的过度发展促使经济进入繁荣阶段,但资本品过度生产从而导致的过剩又促使经济进入萧条阶段。,18,消费不足理论,该理论以西斯蒙第、马尔萨斯和霍布森为代表。主要危机阶段的出现及生产过剩的原因,并没有形成解释整个过程的完整理论。 经济中出现萧条是由于社会对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社会对消费品生产的增长,这种不足又根源于国民收入分配不公所造成的过度储蓄。,19,心理周期理论,经济循环周期取决于投资,而投资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业主对未来的预期,而预期是一种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又具有不确定性。因此,经济波动的最终原因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 当预期乐观时,增加投资,经济步入

7、复苏、繁荣;当预期悲观时,减少投资,经济则陷入衰退与萧条。,20,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解释经济周期 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的特点: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又以投资分析为中心,重在分析投资变动的原因及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货币主义强调货币因素的作用,从货币量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解释经济周期。,21,世界经济周期,所谓世界经济周期,就是在世界经济运行的过程中,由于某些特定因素的影响,导致世界主要国家的实际经济活动呈现同步的高涨、衰退、萧条和复苏,表现出高度相似的周期性运行态势,这种态势会重复发生,最终形成持续时间不同的世界经济周期运动,目前世界 经济运行 正处于第 五次长波 的下行阶 段。,2

8、2,世界经济周期及其传导,世界经济周期 世界经济周期按照持续的时间一般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时间为10年左右的世界经济主周期,简称世界经济周期; 第二种是时间为50年左右的世界经济长周期。 世界经济长周期是指时间长度50左右的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周期性波动,其本质特征是经济增长速度长期平均值的周期性波动,一般可分为两个时期:上升期和下降期。,23,世界经济周期的传导机制和途径,1贸易途径 首先,发达国家经济周期对发展中国家商品需求有很大影响。 其次,发达国家经济周期通过国际贸易影响贸易条件。因而,发达国家经济放缓,通过贸易途径,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和贸易条件恶化,使其经济与发达国家经济周期呈现正的

9、相关关系。 2金融途径 发达国家的官方援助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导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周期正相关。,24,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新变化,第一,各国之间的经济联动性加强 第二,非周期性波动因素的作用加大 第三,政府的宏观政策在经济周期发展中的作用提高,2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周期相关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周期产出波动在地区之间差异很大: 从整个世界来看,非洲、西半球和燃料出口国与主要发达国家集团七国集团的经济关联很密切,而亚洲和初级产品出口国与之相关系数较低。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与七国产出基本同步并呈现比较高的相关性。(见表10-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周期的相关

10、系数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之间的相关系数(见表10-2),26,表10-1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与七国产出的相关性(19712000),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2001年10月,27,表10-2 七国产出缺口的相关性,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2001年10月 注:斜体为19742000年相关系数;非斜体为19912000年相关系数,28,表10-3 发展中国家与七国产出共同变化的决定因素,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2001年10月 注:+表示相关显著;贸易开放度以指一国总进出口额占GDP比例;与七国贸易指对七国出口占总出口比例;国土面积指以美元计GDP占全球GDP的比例;贸易开放度

11、、与七国贸易、国土面积、净私人资本流动都以每上升10个百分点计算对产出的影响;资本项目开放度只分封闭和开放来计算对产出的影响。,29,周期性经济危机与中间性经济危机、结构性经济危机,周期性经济危机:固定资本更新引起的,危机时间一般固定或近似固定,持续时间长,危机涉及国民经济的绝大多数部门。 中间性经济危机:由偶然因素或政策失误引起的,并不具有固定的时间,只是经济周期中复苏或繁荣的插曲,它的危害较小,涉及面不大。 结构性经济危机:由经济部门结构变化引起的,往往只是涉及少数部门,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可能跨越几个经济周期,30,(一)周期性经济危机与中间性经济危机区别 第一,危机的危害性。 第二,危机

12、的周期性。 (二)周期性经济危机与结构性经济危机区别 第一,危害不同。 第二,原因不同。 第三,表现不同。 第四,解决方式不同。,31,(一)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19481952年) (二)第二次世界经济危机(19571958年) (三)第三次世界经济危机(19641970年) (四)第四次世界经济危机(19731975年) (五)第五次世界经济危机(19791982年) (六)第六次世界经济危机(19901993年),世界经济周期的划分,32,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特点,一、经济危机的冲击减弱 第一,经济周期中的危机阶段和经济危机持续时间缩短。 第二,经济危机中生产下降幅

13、度减少。 第三,经济危机中其他经济状况也有所减弱。,33,(二)经济周期的四阶段不明显 第一,战后经济周期界限不明显。 第二,高物价与高失业率贯穿整个经济周期。 第三,经济周期中搀杂着中间性危机和结构性危机,使经济周期复杂化。 (三)经济危机同期性与非同期性交替出现 (四)经济危机与财政赤字、通货膨胀融合 (五)干预经济危机手段的变化,34,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与经济周期,一、新经济的含义和特点 新经济”是建立在信息技术进步和全球化基础之上,国家宏观调控引导之下,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其重要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 二)新经济的特点 经济知识化; 经济信息化; 经济可持续化;

14、经济全球化; 虚拟经济的繁荣。,35,新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变化,1.经济增长呈现一高两低,稳定性加强,经济扩张期明显延长(见图10-1) 2.经济危机的冲击进一步减弱,危机可能性下降 3.经济周期波动主要受科技创新影响,美国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19922000),36,新经济下经济周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引起了经 济学家对新经济的极大关注。 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经济周期缓和论; 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经济周期消失论。 新经济下,经济周期发生了变形,但是经济周期并没有消失。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时代,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国家干预经济能力的日趋成熟下,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人们支付

15、能力日趋缩小的矛盾并没有达到空前尖锐的地步,这个矛盾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缓和的,资本主义供需矛盾也成为可调节的矛盾,这使经济周期发生了变形,但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并没有消失,因而经济周期也没有消失。,新经济与经济周期消失论,37,我国的应对策略,1、增加自身经济的独立性 首先需要积极扩大内需,将依靠出口、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转变为靠内部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动力; 其次,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培养自己的民族品牌,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以降低经济波动对出口产业的影响; 第三,积极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分散贸易及投资比重。美国、日本、欧盟作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占到中国

16、贸易比重的五成以上,只有积极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开拓贸易合作领域,才能降低主要经济体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 第四,合理有序地开放资本市场,加强对热钱的监管。,38,2、建立健全非周期性波动因素的安全预警机制 非周期性波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领域、政治领域、自然灾害领域三大类,国家有必要根据三类非周期性波动因素的特点,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安全预警机制。完善预警机制的指标体系,成立专门的安全预警部门,使其成为常设机构,避免临时处理容易产生的纰漏及不足。通过事前监督、事中处理、事后完善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危机处理能力,以应对非周期性波动因素的负面影响。,39,3、合理有效地使用政府的政策调控工具 首先,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明确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界限,减少不必要的干预; 其次,通过多种政策工具的组合进行调控,避免单一的政策手段,以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 第三,政府的宏观政策应该着眼于长期的发展目标,根据所处的经济周期提出相适应的宏观政策,保证经济发展的高质量,不能盲目追求短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四,加强与其他政府及国际经济组织的沟通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