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薯22配套标准化丰产综合栽培技术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3575006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薯22配套标准化丰产综合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济薯22配套标准化丰产综合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济薯22配套标准化丰产综合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济薯22配套标准化丰产综合栽培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济薯22配套标准化丰产综合栽培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薯22配套标准化丰产综合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薯22配套标准化丰产综合栽培技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薯配套标准化丰产综合栽培技术李雪英于英朱海波刘刚侯丽娟(山东省威海市农业科学院,威海;威海市文登区天福街道办事处)济薯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鲜食及加工专用型品种。该品种叶片深裂,顶叶、叶、茎均为绿色,叶脉绿基部紫,柄基绿色,叶形复缺刻分枝个以上,蔓短,一般长 M,株形半直立形。薯形整齐美观,呈纺锤形 ,薯皮黄色,光滑无裂口,肉色杏黄,纤维量少,鲜食烤食口味好,有栗子香味、粘甜、肉质细糯。干物率比北京高个百分点,早熟性好,比北京可提前个月上市;适应性广泛,既抗旱耐瘠又耐肥水,抗根腐病,抗茎线虫病。威海市农科院自年引进示范该品种后,围绕品种特性,开展配套技术研究, 经集成组装, 形成

2、配套标准化丰产综合栽培技术,到年,在威海市累计示范推广,平均亩产2750kg ,累计实现社会效益亿元。 目前,该品种已成为威海市内甘薯加工企业中鲁集团中诚果蔬汁有限公司甘薯汁加工的主要品种。一、规模化轻简化培育壮苗在冬暖式日光温室大棚内育苗。精选基地, 育苗大棚具备规模选择交通便利、 排灌方便、背风向阳、远离污染源、无遮挡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透气性良好、沙壤土,有机质含量达到以上,值为中性的大棚做育1 / 7苗地。单栋大棚面积在500m 2 以上,基地大棚个以上,既有利于管理,节约育苗成本, 又保证薯苗质量整齐一致和薯苗供应及时。整平土地,规格作床在种薯排放前,整平土地,棚内喷小水,使地面

3、均匀达到湿润状态。翌日,作南北走向的畦,苗床畦面宽 1.2m ,畦背 0.3m 。床土按 5kg 优质圈肥、 50g 复合肥均匀撒施于畦面,与表层土混匀。 整地前进行苗床和温室消毒。精选种薯, 浸种消毒剔除病种烂种、 受冻害冷害和虫咬鼠啮及非本品种种薯,选择大小适中、单薯重-250g 的夏薯,装箱,用甲基托布津倍液浸种消毒。济薯不抗黑斑病,消毒一定要彻底,药剂用次后,必须重新更换。斜排种薯,提早育苗本地在月日月日期间排放种薯上床,比火炕育苗提早, 比小拱棚双模育苗提早。 济薯萌芽性一般,因而摆放种薯用斜排法, 密度 30g ,头尾相压约, 种薯顶部向上,正面向上,保持种薯上端在同一平面上。高畦

4、低背 ,浅盖喷透水 种薯排好后,用铁锨把畦背土挖起培到苗床两侧成土埂,踩实,形成畦面高畦背低的地上苗床,以利接受更多阳光,迅速增温。均匀覆盖细河沙,盖沙要浅,以盖平后不露种薯为准。用前端带有喷头的管带喷水,做到喷匀、喷透。喷水后,种薯裸露的地方,河沙盖平。调控光温水肥,保证薯苗健壮生长育苗期间保持良好的2 / 7光照条件,大棚保温被白天卷起, 太阳光照增温, 夜晚覆盖保温。苗床温度保持在出苗前 30 左右,出苗后 -28 ,采苗前 20 左右进行炼苗。出苗时土壤开口较多,容易失水,及时喷一次小水,将开口封住。出苗后,蒸腾量较大,要根据土壤湿度,及时浇水,剪苗前,浇一次透水,以防炼苗缺水。剪茬苗

5、后,均匀撒施发酵过的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然后浇水。、及时采苗 ,防止郁闭和消耗养分 苗高 -25cm 时即可剪苗,剪苗前,适当加大通风量,降低温度进行炼苗。第一次剪苗一定要及时, 否则因顶端优势作用及营养消耗会影响后期秧苗生长和出苗量。剪苗时剪口距畦面 -3cm 。每株扎一捆,摆放阴凉处,防止积压引起发热伤苗。济薯壮苗的标准是:百株重600g以上,顶三叶齐平, 叶片大而肥厚, 茎粗而节匀, 茎上无气生根,无病虫害,株高 20cm 左右,苗龄。二、选地整地,增施有机肥,撒施酸性土壤改良剂、 选地 宜选土质疏松、耕层深厚、保墒蓄水好、肥力适度、沙壤土或壤土的生茬地,涝洼及粘土地不宜种植。整地 冬前

6、机械深耕翻, 耕深 30cm 左右为宜, 以加深活土层,疏松熟化土壤,提高土壤供肥能力,同时涵养水分,减轻土壤病虫害,从而为甘薯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月日前,选择晴天进行旋耕,耙耢整地,达到深、透、实、净、平、足。增施有机肥 整地前施入腐熟好的有机肥,每 667m2 用量 -3000kg ,随整地翻入土壤中。3 / 7撒施酸性土壤剂 威海市土壤酸化现象普遍,且呈自西向东加重趋势, 因此,在多施有机肥的同时, 使用酸性土壤改良剂,一般亩施“益得保”酸性土壤改良剂 ,与有机肥同时撒匀。三、一体化机械起垄覆膜施肥用起垄施肥覆膜一体机进行, 马力拖拉机带动, 拖拉机手操作时要做到速度均匀一致,作业时

7、,机械后面要有人跟随,随时观察施肥和覆膜情况,及时添加肥料、换地膜,用土压膜等。测土配方施肥 整地前用点取样法,采取 20cm 耕层土样,混合后,化验土壤养分含量,进行配方施肥。所有、 、肥均放在肥料箱内,一次性在机械起垄时施于垄下。规格起垄 垄距 80cm ,垄高 -30cm ,垄面宽 25cm 。要求垄距均匀,做到垄高、胖、平、直。覆盖地膜 选用黑色地膜,宽 1m 、厚 0.014mm 。要拉紧铺平,地膜完全贴紧垄面。四、打穴直栽,增加密度覆膜栽培,栽插时间比不覆膜提早。 威海可在月日前后进行。打穴 威海土壤多为沙壤土, 松软,覆膜后采用传统斜栽法,一是手插苗时地膜破洞对地膜破损程度大,

8、二是苗穴土壤下沉,造成地膜与垄面间空隙大,大风容易撕扯地膜。因此,我们研究了打穴器,由底板、打穴管、提手三部分组成,打穴管焊接在底板上, 有个,打穴时,打穴器平放在垄顶, 人各执一端提手,同时用脚踩下底板,然后提起打穴器,完成打穴。这种方法不破4 / 7坏地膜,速度提高倍以上。直栽将薯苗直接放入穴内,密度在株667m 2。穴施药剂用辛硫磷微颗粒剂667m 2 用量 2kg ,撒施到穴内,防治甘薯茎线虫病和地下害虫等。浇足窝水用打药机管子,去掉前端喷头,进行浇水,每穴。可极大减轻劳动强度,节约用工。封土盖实水渗干后 采取穴里放炮办法,施入磷酸二氢钾,667m 2 用-3.0kg。后抓土封穴,盖实

9、,防止大风撕扯地膜。薯苗以露出膜面片叶为宜。五、加强田间管理查苗补苗栽后一周内对因病虫害或栽植不当造成的死苗选用壮苗及时补栽排灌干旱时,采取沟灌或者喷灌均可,注意尽量减轻对垄的破坏。以免影响甘薯产量及商品性;生长期间遭遇连续降雨,要疏挖排水沟,大地片排水不畅的,挖竹节沟,以迅速排水。化控肥水条件好的地块发生徒长时,可用的三烯可湿性粉剂 30g667m 2 兑水 25kg 喷施,进行调控。根外追肥生长后期,出现早衰现象时,可用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追肥。六、综合防控病虫草害苗期防治的主要病虫害是甘薯黑斑病、茎线虫病、 地下害虫及草害。采取的措施:一是采用高剪苗,即剪苗时要离开苗床5 / 7厘

10、M 处进行,防止薯苗带有黑斑病和线虫病。二是药剂处理薯苗,可采用多菌灵和甲基异柳磷各倍混合液浸苗, 或用辛硫磷微胶囊液浸苗,或用用三唑磷微胶囊剂蘸根,防治效果均好;对地下害虫重发地, 可在栽苗前, 用 15kg 麸皮, 250g 辛硫磷农药拌匀与农家肥一块撒于垄内,防效很好。三是搞好化学除草,栽植后,用异丙草胺、金都尔等除草剂,垄沟内每亩 250g 量取药液,选择无杂质清水,兑水 60kg ,均匀喷雾。生长期 主要是防治甘薯天蛾、斜纹夜蛾、田间杂草等。主要措施:一是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等诱杀成虫,减少田间虫源。二是亩用敌杀死 50g 或敌敌畏 100g 加水 50kg 喷雾防治。三是拔出

11、田间大草。七、适期晚收,机械收获受海洋调节,威海秋天温暖, 降温较慢,在我市种植的济薯,主要用于加工薯汁,一般不做鲜食。因此,商品薯收获可视天气情况,适当延长至立冬。大面积种植时,用割蔓机切蔓,薯蔓拢堆,可节省劳动力。视地块长短选择合适收获犁具,小地块用手扶带动的简易犁,方便,大地块用甘薯收获机,破垄后将薯块翻到地表,人工捡拾装袋。收获后及时送到加工厂。种薯应在霜降前选择晴暖天气上午收刨, 喷洒甲基托布津倍液,经过田间晾晒,当天下午入窖。要注意做到轻刨、轻装、轻运、轻卸,要用塑料周转箱或条筐装运,防止破伤。八、安全储藏种薯,加强管理6 / 7贮藏前对贮藏窖清扫消毒, 用点燃硫磺熏蒸或喷洒多菌灵

12、方法杀灭病菌。严格剔除带病、破伤、受水浸、受冻害的薯块,贮藏量一般占窖空间的三分之二。贮藏前期:入窖后至天左右,外界气温高,且刚收获的种薯呼吸作用强,窖温容易升高,并能导致病害蔓延发展。可打开门窗和通气孔,进行降温散湿,待窖温降至时, 关闭门窗, 调节通气, 防窖温急剧下降。 贮藏中期:入窖天后至第二年月上旬。这一段经历时间较长,气温较低,且薯块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热量少,容易受到冻害的威胁,故此期应以保温防寒为中心。 及时在薯窖周围开沟防止雪融后灌窖, 除去窖顶积雪,室内增加覆盖物,必要时添置加温设备,保持薯窖温度在,以防发生冷害。贮藏后期:月中旬立春以后,气温、地温回升快,但经过长期贮藏的种薯的生理机能差,极易受甘薯软腐病的危害,管理上应以稳定窖温、适当通风换气为主,保持窖温在的范围内。基金项目:国家现代甘薯产业技术体系资助() ;山东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