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06年高三名校联考语文试卷 - 语文教研网.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3534522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06年高三名校联考语文试卷 - 语文教研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重庆市2006年高三名校联考语文试卷 - 语文教研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重庆市2006年高三名校联考语文试卷 - 语文教研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重庆市2006年高三名校联考语文试卷 - 语文教研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重庆市2006年高三名校联考语文试卷 - 语文教研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06年高三名校联考语文试卷 - 语文教研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06年高三名校联考语文试卷 - 语文教研网.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2006年高三名校联考卷语 文 试 卷2006.2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39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徇私/驯熟咆哮/肖像 惬意/提挈 连咳带喘/金蝉脱壳B偈语/鲫鱼畏葸/玉玺 胴体/栋梁 耆年硕德/骐骥一跃C投奔/奔命着急/着火 给养/给以 强词夺强/强人所难D丧气/沮丧殷实/殷红 反省/省悟 罪不当罚/独当一面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凝炼 突如其来 融会贯通 磨肩接踵B余晖 疾言厉色 委曲求全 箭拔弩张C惹事 春华秋实

2、备尝艰辛 改辕易辙D渔具 纾尊降贵 默武穷兵 黄梁一梦3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元旦期间,凡在本店购物满100元者,本店将_一份精美的礼品。 (2)昨夜一阵淅淅沥沥的春雨,_了干涸的土地,给万物带来了生机。 (3)今年9月10日,我市40位教师出席“名师奖”颁奖大会,光荣地_。A惠赠 浸润 授奖B敬赠 浸渍 授奖B惠赠 浸渍 受奖D敬赠 浸润 受奖4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一部韩剧大长今,让人们重新领略了中医的无穷魅力:除了针灸术、药膳术在电视剧中大放异彩外,中医美容术也在其中小露峥嵘。B这本刊物凝聚着编者的全部心血,我们只需要看看如

3、下这些标题:被温暖照亮寒冷的味道有月亮的晚上,就能感受到编者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真情。C“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使劲敲着我房间的门,“焰火晚会马上开始了,再不走就赶不上了!”D中国画几近天成的含蓄与西方某些现代艺术密电码一样概念化的晦涩有别那不是审美或审丑的感知过程,而是炫耀玄学的思辩过程。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YCY(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作品305篇,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其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B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再别康桥春风沉醉的晚上等充分体现了他的

4、创作特点。C李白的将进酒、白居易的琵琶行、刘禹锡的石头城是唐诗的代表作,柳永的雨霖铃、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宋词的代表作。D等待戈多是西方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萨缪尔 贝克特于196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文,完成第6 9题。科举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塑造了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政教一体化,其中文化与政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而政治,最终也是一种文化秩序。万历年间,利玛窦到中国,一个意外的发现是,中国的科举制度实现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的“知识阶级即哲人对帝国的统治者有着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与西方一大差别而值得注意的重大事实”

5、是,“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科举制度并没有实现“理想国”,但却实践了前现代世界最合理的政教制度。科举千年,以人文化天下,朝廷立国,文人立命,社会长治久安,个人功名利禄,尽系于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是帝制中国社会结构的中枢。就社会政治而言,自上而下,面向整个社会的科举,为皇权统治下的官僚体系提供人才,保证官僚体系运转,巩固了封建皇权;自下而上,科举又是一个制度化的流动晋升的渠道,社会基层的优秀分子,由此可以进入社会精英统治阶层,参与管理国家。社会晋升机制,是社会结构的核心。科举构成帝制中国的内在结构性动力,它沟通了官民阶层。数世白身者,一登龙虎榜,就可能出将入

6、相;而官宦子弟,不解经书,无缘科场,则可能沦为平民。YCY科举不仅是中国社会结构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主体,它包含着思想与制度两个层面的意义。思想层面上儒家经学化,从一种普通的学说变成圣典;制度层面上,儒家知识作为科举考试内容,最直接有力地保证了儒家意识形态的霸权地位。科举制使儒家思想彻底制度化,制度化保证了真理的权力化,它使帝制国家、士绅社会与儒家文化,围绕科场中心流动,创造了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科举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文明传统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科举,而不是西方历史范畴中的封建或东方专制主义。梁启超曾经从四个方面对科举的历史作用做过公正评价。首先,科举

7、使帝制政权充满活力,不断从社会精英中吸取统治人才;其次,促进社会中官民阶层的流动,使社会充满活力;再次,使儒家思想与价值和意识形态制度一体化;最后,使个人有出路,社会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的中华文明,是一种科举文明。在前现代世界各国,中国社会结构最具开放性,官僚出身最具平民色彩,教育普及面最大,而所有这些,都是由科举制度造成的。6下列关于第段中的“政教一体化”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科举时代,以科举为特征的教育制度依赖封建统治的政治体系而存在,并得以千年发展;同时这种教育制度也只能屈从封建统治者的意志。B中国的科举制培养的知识阶层在当时的政治制度中起统治作用,他们受到的教育在政治制

8、度中能够表现出来。C在科举盛行时代,封建政治与文化互相依存,不可分割,政治也是一种文化秩序。D在科举盛行的时代,封建政治制度依赖科举制度而得以获得人才,而科举教育依靠封建统治者的垂青而获得更多的权力参与。7有关“科举是帝制中国社会结构的中枢”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举使帝制国家、士绅社会与儒家文化,围绕科场中心流动,创造了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科举文明。B面向社会选拔人才,保证了官僚体系的正常运转,巩固了封建皇权。C构成帝制中国的内在结构性动力,使出身显赫但又不解经书的官宦子弟也可能沦为平民,保证了官僚体系的精英特点。D建立晋升机制,保证了社会优秀分子可能进入封建皇权体系,参与社会管

9、理,维持了社会稳定。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科举保证了帝制政权的活力,从晋升机制的合理性等方面入手,巩固了封建帝制的统治。B科举制度是当时“朝廷立国,文人立命”的基础,使古代封建统治制度能够“人文化天下”,保证了社会长治久安。C科举文明促成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开放性,使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的主要武器,出现了“文人”即“哲人”治天下的局面,实践了前现代世界最合理的政教制度。D科举制度始终自觉坚持传播儒家思想,保证了儒家思想的延续,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最有力保证。9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科举为基础的中国古代政教一体化制度,具有建立柏拉图“理想国”的可能性,

10、但这种制度下的中国古代社会还不是真正的“理想国”。B柏拉图的“理想国”看重哲学在政治中的影响,看重人文在天下秩序建立中的教化作用,这种理想在前现代世界的西方并没有实现。C科举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因为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中华文明传统最重要的特征。D借助科举制度,儒家的意识形态与当时的社会结构、当时的文化与政治达到了高度的协调,其原因是真理的权力化得到了保证。三、(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韦 澳郑光,宣宗之舅,别墅吏颇恣横,为里人患之。积岁征租不入,户部侍郎韦澳为京兆尹,擒而以械系之。及延英对,上曰:“卿禁郑光庄吏

11、,何罪?”澳具奏之。上曰:“卿拟如何处置?”澳曰:“臣欲寘于法。”上曰:“郑光甚惜,如何?”澳曰:“陛下自内庭用臣为京兆,是使臣理畿甸积弊。若郑光庄吏积年为蠹,得宽重典,则是朝廷之法,独行于贫下,臣未敢奉诏。”上曰:“诚如此,但郑光再三干朕,卿与贷法得否?不然,重决贷死可否?”澳曰:“臣不敢不奉诏,但许臣且系之,俟征积年税物毕放出,亦可为惩戒。”上曰:“可也。为郑光所税扰乡,行法自近。”澳自延英出,径入府杖之,征欠租数百斛,乃纵去。(宋 王谠唐语林卷二)帝舅郑光庄墅吏豪肆,积年不输官赋,澳逮系之。它日延英,帝问其故。澳具道奸状,且言必寘以法。帝曰:“可贷否?”答曰:“陛下自内署擢臣尹京邑,安可

12、使画一法独行于贫下乎?”帝入白太后曰:“是不可犯。”后为输租,乃免。由是豪右敛迹。(宋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 列传第九十四)注延英:宫殿名。寘:同“置”。畿甸:京都周围附近的地区。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拟如何处置拟:准备、打算B是使臣理畿甸积弊理:治理C但郑光再三干朕干:冒犯D积年不输官赋输:交纳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别墅吏颇恣横,为里人患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贾谊过秦论)B但许臣且系之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C陛下自内庭用臣为京兆自昏达日暑 (蒲松龄促织)D擒而以械系之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苏洵六国论)12下列对原文中加点的

13、省略句补充不当的一项是( )A(朝廷)积岁征租不入B臣欲寘(郑光庄吏)于法C俟征积年税物毕放(郑光庄吏)出D它日(于)延英,帝问其故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光庄吏犯法被抓,皇帝亲自出面求情,要韦澳放人,韦澳表示不敢奉诏,皇帝就先提出“贷法”,继而提出“贷死”,于是,违澳不敢不奉诏。B逮捕郑光庄吏后,韦澳最终采取了先施杖刑、征收欠租,然后才放人的办法,这种做法在当时来说亦可谓两全之策。C新唐书中提到皇帝向太后汇报的细节,说明皇帝为郑光庄吏求情也是不得已的事情。D两段文字均以韦澳惩处郑光庄吏一事为例,阐明了有法必依、执法不移的法治思想;同时也启示后世官吏,应当从郑光庄吏身上吸取教训,不可胡作非为。第卷(111分)四、(本大题3小题,共16分)1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卿禁郑光庄吏,何罪?(2分)译文:_ (2)不然,重决贷死可乎?(2分)译文:_ (3)安可使画一法独行于贫下乎?(2分)译文:_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江村即事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1)题目中的“事”在全诗中指的是什么?(2分)答:_ (2)有人说“不系船”是全诗关键,请简要说明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