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空城计》(第1课时)讲学稿(无答案)语文版.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42982195 上传时间:2020-08-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空城计》(第1课时)讲学稿(无答案)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空城计》(第1课时)讲学稿(无答案)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空城计》(第1课时)讲学稿(无答案)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空城计》(第1课时)讲学稿(无答案)语文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空城计 第 1课时 学习目标:1、通读全文,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情节,理清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能通过扣人心弦的情节,把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3、体会对比、映衬手法对突出中心人物所起的作用。知识链接:1、小说,即是通过塑造人物、安排情节、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章体裁。它的三要素是:人物、环境、情节。而情节又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个阶段 。因此,理清故事,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是欣赏小说的关键。2、作者简介: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 罗贯中是我国元末明初的一位杰出的古典小说家,是他把章回体小说这一文学式样推向

2、成熟的阶段。在国外,他的三国演义被称之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而大英百科全书则称他为“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3、故事背景:这篇课文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此前故事背景为:魏主曹丕新亡,十五岁的曹睿即位。诸葛亮欲借此机会伐魏。参军马谡献反间计,令曹睿将司马懿削职回乡。诸葛亮闻此消息大喜,即率三十万大军伐魏,一路上斩将略地,势不可当。魏主曹睿闻之大惊,只得重新起用司马懿。此时魏将孟达欲谋反,遣人密报孔明,愿里应外合,但不慎走漏风声被司马懿部下所杀。司马懿猜透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不与蜀军正面交锋,却去断蜀军粮道,夺取街亭、柳城。诸葛亮误用马谡,失了街亭、

3、柳城,形势急转直下,变得十分被动,又失了内应,已无胜算,急忙准备退回汉中。司马懿夺了街亭,率十五万大军来夺西城。此时诸葛亮率二千五百军兵居西城,形势万分危急。模块一:自主学习学习内容摘记阅读课文,完成以下的问题。 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司马懿( ) 城铺( )鹤氅( ) 纶巾( )隐匿 ( ) 骇然( ) 笑容可掬 ( )麈尾( ) 抚掌( ) 言讫( ) 遁 ( )2.注意古白话字词与现代汉语的不同,重点词语释义及难句选析:1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2.望西城蜂拥而来:3.尽皆失色:4.凭栏:5.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6.旁若无人:7.抚掌而笑:8.骇然:9.丞相之机:10.必不能远遁:11

4、.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建议从文中找出词语并摘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模块二:交流研讨研讨内容摘记内容一:分析孔明设“空城计”的背景: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孔明是在什么情况下设“空城计”的?从文中画出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内容二:分析孔明设“空城计”的方法:细读课文第二部分,讨论孔明的“空城计”“空”在何处?内容三:分析“空城计”弄险成功的原因:司马懿绝非等闲之辈,乃“魏之名将”是个狡猾奸诈之人,可他为什么会中计呢?原因都有哪些?模块三:巩固内化学习任务摘记任务一: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 _的开篇词。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

5、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_、七擒_、六出_、空城计智退_、挥泪斩_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双股剑的_,使丈八蛇矛枪的_和使_的关羽。 4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_,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_、华容道义释_、过五关_、水淹_、败走_。 任务二:1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_,_ 2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深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 故事: 成语: 故事: 3“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

6、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 2015年秋7上 语文讲学稿 第四单元 课题:第13课 空城计 第1课时授课时间 第十周 班级 姓名 模块四:当堂训练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懿(y) 城铺(p) 鹤氅(chn) 纶巾(ln)B.笑容可掬(j)麈尾(zh) 言讫(q) 分拨(b) C.抚掌(f) 携琴(xi) 骇然(hi) 隐匿(nu) D.焚香(fn) 旌旗(jn) 模样(m) 远遁(dn)2.结合课文语境给加点词语释义。(1)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失色:_(2)亮平生谨慎,不

7、曾弄险。弄险:_3.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1)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2)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4.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什么能成功?答:_ _ _二教材探究。1.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说司马懿引15万大军而来,而诸葛亮仅有2500人在手,作者为什么要这么清晰地交代双方的兵力呢?2.“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简单分析一下“尽皆失色”,说说这句话在本段中有何作用?3.文中第二自然段写“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第三自然段又写“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这里仅是对上文的简单重复吗?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4.从“笑而不信”到“大疑”再到退兵的变化,可以看出司马懿是怎样的一个人?5.文章在第四自然段,我们未见一字写诸葛亮,可我们却清晰地看到了诸葛亮的形象,你知道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这种手法有何好处?6.在没学本文之前,你所知道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学习了本文之后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感想呢?7.试想空城计真的是毫无破绽吗?为什么?司马懿为什么就没有发现呢?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