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短文两篇(日月)》表格式教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279649 上传时间:2017-10-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短文两篇(日月)》表格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8《短文两篇(日月)》表格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8《短文两篇(日月)》表格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8《短文两篇(日月)》表格式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8《短文两篇(日月)》表格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短文两篇(日月)》表格式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寨子中学八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编写时间: 2013 年 4 月 2 日 学期总第 26 课时 修改时间: 年 月 日授 课 时 间 设计者 李宏昌学 科 语 文授 课 班 级 八(5) 教授者 李宏昌课 题 短文两篇(日、月)(第一课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型 新授课知识目标1了解神话传说“夸父追日”“嫦娥奔月”。2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3贯通理解两篇短文的主题表达。4、了解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时代性和目的性,理解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理解作品内涵;强化诵读,体会巴金散文作品蕴含的美感。2、培养学生积极的文学思考和欣赏能力,能大胆发表

2、对作品的独到见解。三维目标 情感目标理解文中表现的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人生人格。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培养感受能力、理解能力。2、理解两篇短文的精神实质及其时代意义。教学难点 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教学方法 朗读 讨论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资源 1、搜集有关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的传说; 2、阅读了解巴金及其主要作品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 思考教学过程设计导入作者和作品简介整体感知诵读训练一、激发学生情趣,引入新课、日月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并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文词兼美、意蕴悠远的古典诗文。作者在特殊的年代里,对着这永恒的星球发

3、出了自己的感叹。在日中,作者显然在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中寄托着深意;而寒夜里面对如镜的凉月,想起了嫦娥奔月,又是一种别样的心情。、请把你收集到的你最喜欢的诗词在全班交流。二、简介作者及历史背景1、作者简介:2、背景简介:本文创作于四十年代初期,那时正是抗战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全国人民包括巴老都在期盼着胜利的到来,做为一个普通文人,只能借文章抒发内心情感,因此,你就可理解巴金为什么要歌颂光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当然也包括为什么赋予嫦娥新的理解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味文章中的语言魅力吧。三、默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求:学生根据历史背景初步了解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见解(最好能形成

4、书面文字) ;找出文中的优美句段并加以简要说明;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作上符号。四、诵读训练1、找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日 月两短文2、同学自读。3、课内朗读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读得最好的短文或段落进行诵读,师生共同点评4、分组朗读全文五、精读日 ,合作探究(一)学生朗读日一文。(二)探究思考:学生联想回顾相关知识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学生诵读所收集到的诗词并简述理由。学生结合配套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读得最好的短文或段落进行诵读,师生共同点评重在培养学生的自读习惯方法和能力。2指名诵读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 思考教学过程设计探讨交流、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写飞蛾和夸父的故事,有什么

5、作用?飞蛾和夸父都可以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而作为更高等的人类,当然为了追求光和热,也应该可以做到像飞蛾和夸父那样。文章开头叙述飞蛾和夸父,为后文作好铺垫。、文章中所提到的飞蛾象征着什么,它为什么值得人们赞美?飞蛾本质上是一种很微小的生物,但是它在作者的笔下,也成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个人的理想也正是在这种象征中表达出来。、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笔锋忽然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因为前面所说的夸父和飞蛾都是为了后面的铺垫而产生的,目的是引出后面的这句话,这才是作者要表达的重点,为着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6、,这是作者理想中的人格。 、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这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正是为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和热力,才会有飞蛾、夸父的牺牲行为,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他们热烈追求光和热的行为,一方面是自己本身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整个世界不被黑暗所笼罩。、课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教师明确:作者写的虽然是“日” ,但主要写的却是飞蛾努力追求“日” ,追求光和热的行为。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 日和月都是在四十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战正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

7、企盼胜利的到来,因此可以理解巴金为什么歌颂光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人。六、齐读课文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为主,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以便打开思路,激活思维学生讨论、交流左边问题。学生批注理解内化学生齐读作 业 以日为内容,写一篇充满感情的短文或一首小诗。板书设计写月的诗句(一)月,呈现不同的形态。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范仲淹)(二)月,撩拨满腹的愁绪。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三)月,包含着瑰丽的想像。“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月下独酌)3高寨子中学八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编写时间: 2013 年 4 月 2 日 学期总第 27 课时 修改时间: 年 月 日授 课 时 间 设计者 李宏昌学 科 语 文授 课 班 级 八(5) 教授者 李宏昌课 题 短文两篇(日、月)(第二课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型 新授课知识目标1了解神话传说“夸父追日”“嫦娥奔月”。2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

9、一种希望和信念。3贯通理解两篇短文的主题表达。4、了解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时代性和目的性,理解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理解作品内涵;强化诵读,体会巴金散文作品蕴含的美感。2、培养学生积极的文学思考和欣赏能力,能大胆发表对作品的独到见解。三维目标 情感目标理解文中表现的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人生人格。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培养感受能力、理解能力。2、理解两篇短文的精神实质及其时代意义。教学难点 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教学方法 朗读 讨论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资源 1、搜集有关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的传说; 2、阅读了

10、解巴金及其主要作品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 思考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合作探究一、检查背诵二、指导学习月(一)学生诵读(二)合作探究、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中的哪些诗句?教师明确: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冰冷。文中多处提到,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 , “面对凉月” 、“我望着明月,总觉寒光冷气浸入我的身体” , “月光冷得很”,“月的光是死的光”等等。作者笔下的月给人的是寒冷、阴冷,让人冷静,不同于日带来的热情洋溢。这种意境使人想起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苏轼的“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

11、影,何似在人间” ;李商隐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等。、 “月的光是死的光”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明确:作者在前面已经用了很多语言描述自己在月光中清冷的感受,于是在这里才会说出这句话。他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与前文的日有相通的地方。而不是像以往的文学家那样只是歌颂月亮、赞美月亮。、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可以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虽然作者用的是疑问的语气,但是在姮娥的身上,作者也寄托了自己的人格理想。学生诵读学生以小组形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为主

12、,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以便打开思路,激活思维学生批注理解内化学生讲述嫦娥奔月的传说4三、写作探讨交流、如何理解“日” 、 “飞蛾” 、 “夸父” 、 “姮娥”等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 思考教学过程设计写作探讨交流的象征意义?日中的飞蛾和夸父,其实,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飞蛾之所以会扑火,是因为它的向光性。但作者却不仅把它们当成简单的生物和远古神话中虚无飘渺的人物,而是重新赋予了他们新的内涵,这才有了为了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生命的壮举。 这些人和物都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拒绝寒冷的思想感情。、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

13、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体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冷和热是一种及强烈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下,特征才会更加突出明显,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更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将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日表现作者热情洋溢的一面,在那个“没有了光和热” ,只有“黑暗的寒冷世界” , “我愿做人间的飞蛾” ,“飞向火热日球” ,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表现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月则表现作者细腻幽静的一

14、面,作者赞颂妲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 “妄想”改变“月”这个冰冷的星球。妲娥是作者理想精神的化身。这两篇短文虽然风格不同都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无论是扑向灯火的飞蛾,还是渴死在旸谷的夸父,还是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姮娥,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力,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四、齐读课文五、组织学生讲神话故事如“夸父逐日” 、 “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为主,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以便打开思路,激活思维学生批注理解内化学生齐读学生讲述嫦娥奔月等传说作 业1、背诵两篇短文。2、 完成配套。3、以日或月为内容,写一篇充满感情的短文或一首小诗。板书设计日 月发光、发热 冰冷、死光飞蛾扑火、夸父逐日 姮娥奔月死 不如 生轰轰烈烈 寒冷、寂寞(激情洋溢对光明的强烈追求、寄托人格理想) (细腻幽静对生者的期望使星球再生)组长查阅教 学感 悟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