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教学案例(刘正红)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4274095 上传时间:2017-10-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教学案例(刘正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教学案例(刘正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教学案例(刘正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教学案例(刘正红)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教学案例(刘正红)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教学案例(刘正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教学案例(刘正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刘正红在数学教学中,设法使学生在接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融入主动的探究、发现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归纳概括获取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自生活,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自已的手中。自从自学了几何画板后,我就经常尝试着应用几何画板将呆板的数学图形动起来,让学生看见动中的图形,我一试,学生就来了学习的兴趣,也增强了我的教学兴趣。以下教学案例就是我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一个尝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平移.2理解图形平移的概念.3理解图形平移的性质:即图形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连接对称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4.会按要求作出简单平

2、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教学重难点】重点:图形平移的概念和性质。难点:本节的范例运用实际操作和作图两种方法来解,要求较高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学方法】教法:三学循环教学法【学习方法】自学为主,三学循环【教学准备】几何画板,三角板及课件等。教学方法: 1、教师教法: 开放式讨论、尝试发现、实验与探究相结合。 2、学生学法: 以自学为主、自主动手、动手与主动发现相结合。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探究过程 :情景导入:感悟:关心国家大事,努力学习。这些字有没有平移二、新课3得出结论:理由:(2)改变了图形的方向,而平移不改变图形的方向。4实验。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观察、思考、交流,可能得到的结论:三、例题精讲学

3、生口述,教师板书解题过程。四、练习巩固拓展提高 中RtABC中,A=90,B中,DEF, 中中3,AB=C=5.(1)中GD中.2 F.(3)B.GFECBAD堂堂清:1 将面积为 30cm2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向下平移 20cm,得到MNP,则MNP 是 三角形,它的面积是 cm22 “小小竹排水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所蕴涵的图形变换是_变换?3.如图所示,是小李家电视机的背景墙面上的装饰板,它是一块底色为蓝色的正方形板,边长 18cm, 上面横竖各两道红条进行装饰,红条宽都是 2cm,问蓝色部分板面面积是多少?五、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质。大家想一想,怎样用

4、此性质来解决点与点,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说说你的想法。六、拓展延伸:动手探究在平面内,分别用 3 根、5 根、6 根火柴棒首尾顺次相接,能搭成什么形状的三角形?通过尝试,完成下面表格。7 根呢?8 根呢?9 根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火柴数 3 5 6 7 8 9 示意图形状【教学反思】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活动,绝大多数不是一种发明创造,而是创新素质的表现和培养过程. 学生的创新活动得到什么结论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使学生的创新素质得到培养,这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由激趣、质疑、实验、活动、探究、交流、延伸七个步骤构成.本节课的成功之处:1、应用几何画板激趣收到了良

5、好效果,学生产生了质疑意识,教师顺势利导,提出问题,紧扣了中心。2、由于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教法的创新,师生平等,关系融洽,气氛活跃,课堂民主,学生积极参与,在他们心底涌现了一股浓浓的学习欲望.3、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到位,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由于实现了学生角色的转变,学法的创新,整节课几乎都是学生自主实验、自主探索、自主完成由形到数的转化,学生的主动性及合作精神都体现出来了。教师只是作为他们的一分子参与研究,起组织、引导的作用.4、通过动手实验,并经推理论证,学生取得了等腰三角形的研究成果,一些新思路延伸到课外研究。5、研究成果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几何证明的认识,而且学生

6、从中获得了利用已知探求未知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创新素质得到了培养和提高,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教学评析】这节课主要采用几何画板的演示,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多种能力,通过激趣、质疑、实验、活动、交流等环节,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行了很有价值的探索。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引入新课,以激发兴趣,鼓励质疑,意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交流收获, ,第二阶段是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探究平移图形的位置的关系。第三阶段是拼图验证再发现的结论。此时,学生的兴趣大增,利用学具独立或分组进行拼图实验。更加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第四阶段是随堂训练掌握结论的基本应用。第五阶段是归纳小结,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取得成绩的同时,再次引导学生将研究延伸到课外。总之,本节课之所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是因为教师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转变了教师角色,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师生平等,课堂民主;教法创新,精心设计和准备,科学的组织和安排,合理使用了多媒体教具和学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