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东考试说明样题示例解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273109 上传时间:2017-10-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3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山东考试说明样题示例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2年山东考试说明样题示例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2年山东考试说明样题示例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2年山东考试说明样题示例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2年山东考试说明样题示例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山东考试说明样题示例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山东考试说明样题示例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2年山东卷历史考试说明样题解读及备考启示淄博四中历史组:刘世强一、样题示例及解读15.(2009年山东卷第9题)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解析】C。此题难度为易,考查提炼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文字信息中 “外人“、 “自己人”可见贾母强调的是远近亲疏,说明贾母宗法观念浓厚。【变式训练】16.(2011 年新课标全国卷第 24 题)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仰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 ,以此为

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解析】C。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有效解读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对于分封制、宗法制概念的理解。【变式训练】17.(2007 年全国卷第 18 题)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称为“民教冲突” ,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 1884 年、1898 年,1900 年,这表明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B.传教活

3、动均以武力为后盾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 D.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突显【解析】D.该题考查对阶段特征的把握。题目考查的时间是 19 世纪后期,题中所给三个时间分别与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有关,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民教冲突”不断升级。【变式训练】18.(2010 年山东卷第 11 题)图 5 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解析】A。从笔记中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理由中 “ 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可以排除 B,因为义和团运

4、动不排斥清政府; “提出的某些思想具有近代化的因素”,排除 D,因为北伐战争中没有提出任何的关于近代化的思想主张;阻断了中国近代化理由中“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可以排除 C,因为辛亥革命后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和法令,故不是破坏了生产力,而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提出了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从四个选项中可以排除 C、D,而 B 不符合题意,故 A 项为正确答案。【变式训练】19.表 2 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 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表 22行业 矿冶业 机器业 纺织业 食品工业 其他工业数量(家) 72 3 ?

5、 100 153A.2 B.31 C.73 D.193【解析】D。该题考查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相关知识点,考查了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的宏观认知。从时间(18721911 年)信息上看,考查了民族资本主义从产生到获得初步发展这一段时间,而需要注意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的时候体现出不平衡。从部门来讲,主要就是发展是以轻工业为主,轻工业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主,所以纺织业应该比较发达,最有可能的是 193,故选 D。20.(2010 年新课标全国卷第 35 题)中日双方对 l894 年 7 月 25 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 点 45 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

6、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 7 点 52 分,彼我相距约 3 000 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 ”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解析】A。本题是一道史学方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史料的理解能力和历史学习方法的运用能力。作为史学方法题,必须把握题干材料所表达的完整意思,使答案与题干意思紧密相扣,成为合理的逻辑关系。首先排除掉 B、C 项。历史真相就是真相,不会变的模糊不清。通过题干材料可以看出文献记录不一定能够还原历史真相,排除

7、 C 项。D 项和材料关联程度不高,正确答案是 A 项。21.(2011 年山东文综第 13 题)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解析】C。该题考查学生对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宏观把握,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对涉及重要时间基本史实的记忆能力。考生能否仔细审题,抓住图片中的有效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抓住图片下边的时间“1980” 、 “个体工商户”等有效信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是在 1992 年得十四大,它的初步建立是在 21 世纪初,排除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

8、开是在 1984 年,排除 B。个体经济的出现,改变了原来单一公有制的局面,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C 符合题意,故选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是在1984 年展开,不符合题意。故选 C。22.(2007 年山东卷第 10 题)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力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的地位【解析】D。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题中材料主张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能够

9、约束教皇在内的各色人等。这其实是否定中世纪以来教皇至高无上的地位,选项 A、C 与材料不符,B 不符合史实。23 (2011 年山东文综第 15 题)图 6 为 16001913 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A B C D3【解析】B。本题通过四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曲线图反映四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一是考查了学生基本的读图、识图的能力;二是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涉及到了四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三是考查了学生对历史阶段发展特征的认知。要求学生能把变化曲线与课本基本知识点的有效对接,本题与 2010

10、年山东高考文综历史单科试题中的第 14 题”有异曲同工之妙。从示意图看,根据所学知识,美国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所以是美国。荷兰在 17 世纪最为强盛,这时期人均工业生产总值最高,所以是荷兰。英国在 19 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成为世界工厂,在这个时期,英国的人均工业生产总值最高,所以是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经济超过英国。所以是英国,选 B。学生出错原因在于缺乏完整的知识体系,不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24.(2009年山东卷第14题)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 “大清帝国的衰落” 、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逐

11、渐缩小的世界 ”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解析】A。该题考查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同时该题渗透了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研究的主题应该能够涵盖题干中列举的各个章节。能够全都概括进去的只有A项。25.(2011 年全国卷第 23 题)1985 年,邓小平指出, “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 ;“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 , “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 。这一判断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

12、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解析】C。该题考查学生提炼有效信息,理解命题者的测试意图。邓小平同志在 1985 年高瞻远瞩地对世界局势作出正确判断,这些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想理论,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论,而且也为我们正确处理我国在 21 世纪的建设与安全问题上提供了理论指导。本题中 ABD 三项都可以逐一排除,A 项美苏关系全面缓和说法与事实不符;B 项说法错误,1991 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D 项改革开放的方针确立于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据此,本题选 C 项这一有关战争与和平的正确理论思想,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3、提供良好的环境。26.(2011 年新课标全国卷第 35 题)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规律【解析】B。该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在科学领域里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题要求考生全面掌握三位科学家的理论贡献和时代特征,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出共同之处,排除不同之处。 可以用排除法做本题。 “得到科学实验的验证” 、 “推动技术的重大突破” “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规律”三个选项都

14、不符合哥白尼,排除 A、C、D 项,正确答案 B 项。非选择题10.(2011 年山东高考第 27 题)1718 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史料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 为 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y ,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4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 史论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

15、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 不侔(m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 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材料三 史观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 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 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美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 ,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 (8 分)(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8 分)(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9 分)本题以黄宗羲的思想为切入点,古今贯通、中外结合,以“史料” “史论” “史观”层层递进的方式展示了历史学习的基本认知过程,考查了 17 至 18 世纪的东西方启蒙思想的进步性及对中国民主革命所产生的影响。 “史料”部分以黄宗羲的思想的切入点,考查了黄宗羲的思想在明清时代所体现出的历史进步性。 “史论”部分以“现代主义”和“历史主义”为切入点,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