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 万有引力与航天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42582921 上传时间:2020-08-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5 万有引力与航天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专题5 万有引力与航天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专题5 万有引力与航天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专题5 万有引力与航天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专题5 万有引力与航天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5 万有引力与航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5 万有引力与航天(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5 万有引力与航天1 (2013全国新课标理综1第20题) 2012年6曰18日,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km的近圆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空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C. 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答案:BC解析: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选项A错误.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机械能

2、减小,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重力做功,动能可能会增加,选项BC正确.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但是航天员仍受地球引力作用,选项D错误.2. (2013高考江苏物理第1题)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答案:C解析:太阳位于木星运行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选项A错误.由于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变化,选

3、项B错误.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选项C正确.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不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选项D错误.3(2013高考上海物理第9题)小行星绕恒星运动,恒星均匀地向四周辐射能量,质量缓慢减小,可认为小行星在绕恒星运动一周的过程中近似做圆周运动.则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小行星运动的(A)半径变大(B)速率变大(C)角速度变大(D)加速度变大答案:A解析:恒星均匀地向四周辐射能量,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关系式,恒星质量缓慢减小,二者之间万有引力减小,小行星运动的半径增大,速率减小,角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选项A正确

4、BCD错误.4. (2013高考广东理综第14题)如图3,甲、乙两颗卫星以相同的轨道半径分别绕质量为M和2M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小B. 甲的运行周期比乙的小C. 甲的角速度比乙大D. 甲的线速度比乙大答案:A解析: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ma,解得,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小,选项A正确.由 解得:,甲的线速度比乙小,选项D错误.由 =解得:,甲的角速度比乙小.选项C错误.由 =mr解得:T=2,甲的运行周期比乙的大,选项B错误.5(2013高考上海物理第22B题)若两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周期之比为T1T221,则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R1R2,向心加速度之

5、比a1a2.答案:1 12解析:由开普勒定律,R1R21.由牛顿第二定律,G=ma,向心加速度之比a1a2R22R1212.6.(2013高考天津理综物理第9题)(1)“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卫星相继完成了对月球的环月飞行,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的第一阶段己经完成.设“嫦娥二号”卫星环绕月球的运动为匀速圆周运动,它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己知月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卫星绕月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 ,线速度v= .答案:(1) 解析:万有引力提供卫星运动的向心力,有:G=m a,解得a=.由G=m解得v=.7. (2013高考福建理综第13题)设太阳质量为M,某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为T

6、,轨道可视为r的圆.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描述该行星运动的上述物理量满足A B C D答案:A解析:由G=mr()2,,可得描述该行星运动的上述物理量满足,选项A正确.8(2013全国高考大纲版理综第18题)“嫦娥一号”是我国首次发射的探月卫星,它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 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运行周期为127分钟.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月球的半径为1.74103 km.利用以上数据估算月球的质量约为( )A8.11010 kg B7.41013 kg C5.41019 kg D7.41022 kg答案:D解析:由G=m(R+h)()2 ,解得月球的质量M=42(R

7、+h)3/GT2, 代入数据得:M=7.41022 kg,,选项D正确. 9. (2013高考山东理综第20题)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AT BT C T D T 答案:B解析:设两恒星中一个恒星的质量为m,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两星总质量为M,两星之间的距离为R,由G=mr,,G=(M-

8、m)(R-r),,联立解得:T=2.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T.选项B正确.10(2013高考浙江理综第18题)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的地球同步卫星等间隔分布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为B一颗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C两颗卫星之间的引力大小为D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大小为答案:BC解析:由万有引力定律,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为,一颗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选项A错误B正确.由2rcos30=L可得两颗卫星之间的距离为L=r,由万有引力定律,两颗卫

9、星之间的引力大小为,选项C正确.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大小为零,选项D错误.11(2013高考四川理综第4题)太阳系外行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绕恒星“Glicsc581”运行的行星“Gl-581c”却很值得我们期待.该行星的温度在0到40之间,质量是地球的6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Glicsc581”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0.31倍.设该行星与地球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绕其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在该行星和地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相同2B如果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倍C该行星与“Glicsc581”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倍D由于该行星公转速率比地球大,地

10、球上的米尺如果被带上该行星,其长度一定会变短答案:B解析:由Gm=gR2,可得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6=,如果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倍,选项B正确.在该行星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v=4,是地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的4倍,选项A错误.由G=mr,G=mr,可得= =0.31,该行星与“Glicsc581”的距离r是日地距离r的倍,选项C错误.该行星公转速率比地球大,地球上的米尺如果被带上该行星,在该行星上观察,其长度不变,选项D错误.12. (2013高考安徽理综第17题)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EP=-G,其中G为

11、引力常量,M为地球质量.该卫星原来的在半径为R1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受到极稀薄空气的摩擦作用,飞行一段时间后其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R2,此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A. GMm(-) B. GMm(-) C. GMm(-) D. GMm(-)答案: C解析:卫星降低轨道,减少的引力势能,EP=-G-(-G)=GMm(-).由G=mv2/R,可得卫星在半径为R1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动能Ek1=mv2= ,卫星在半径为R2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动能Ek2=mv2= ,动能增加Ek=-,由功能关系EP=Ek+Q,联立解得:此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Q=GMm(-),所以正确选项为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