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复习纲要五、六章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552594 上传时间:2020-08-20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4.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复习纲要五、六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中国文化复习纲要五、六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中国文化复习纲要五、六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中国文化复习纲要五、六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中国文化复习纲要五、六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复习纲要五、六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复习纲要五、六章课件(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中国宗教与信仰,主要内容 中国人的三大崇拜和信仰 道教的起源和发展 佛教 伊斯兰教 基督教,一、三大崇拜和信仰,1.中国人不变的三大崇拜:天地、祖先、君师圣贤 (1)天地崇拜及祭祀。 在中国人古代的所有信仰中,可以认为天地是最神圣的。天神称为“皇天上帝”,地神称为“后土地祇”,合称“皇天后土”。若从词义上来理解,“皇”是“大”的意思,“后”是“厚”的意思,皇天覆盖万物,降干旱雨露于人间;厚土负载万物,献衣食用具于世上。人们要想五谷丰登,避祸求福,安享康泰,就要对天地神灵顶礼膜拜。,天地祭祀的重要形式“封禅”。 所谓封禅,就是由帝王来祭祀天地的仪式。“封”是在泰山顶上设坛祭天;“禅”是在

2、泰山附近的小山上祭地,最著名的是梁甫,这就是著名的“封泰山而禅梁甫”。,(古称“岱宗”,面积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泰山雄伟壮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皇帝封禅的目的是告祭天下,取得政权。据史记记载,第一个封禅的帝王是秦始皇。其间曾封有“五大夫松”。第二个是汉武帝。比较著名的还有唐玄宗。最后一个封禅的皇帝是宋真宗。次数最多的是唐高宗。,秦始皇封禅图,李隆基封禅图,祭祀后土 除了封禅之外,封建国家还有祭祀后土地的仪式。历史上第一个将祭祀后土列为大典的是汉文帝。公元前163年,汉文帝接受儒官新垣平的建议,首祭后土,并于河东郡汾阴县(山西省万荣县)立汾阴庙。汉

3、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东巡,又在汾阴立后土祠,率众以祭后土。据说周代的大鼎失落于汾阴,而大鼎是古代开土立国的象征。,海峡两岸祭祀后土圣母大典,祭祀天地的另外两种形式:郊祭和庙祭,古代帝王除了泰山封禅、汾阴祭土之外,祭祀天地的仪式还有庙祭和郊祭。这两种仪式都始于周代。 郊祭:郊祭是在京城的郊外举行祭祀天地的仪式,史书上称为“郊”。据礼记载,周代已规定在冬至到南郊祭天,夏至到北郊祭地。因为冬至则转阳,天属阳;夏至则转阴,地属阴。因为古代人有“天圆地方”的观念,周代已实行“祭天圜丘,祭地方丘”的制度。气候历代相沿成制。如北京的天坛和地坛:,天坛居诸坛之首,是一座典型坛庙,占地273公顷,

4、比故宫大两倍,略小于颐和园。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天坛圜丘和圆心石,圜丘坛始建于明嘉靖九(1520年),位于中轴线南端,是自明嘉靖皇帝起到清朝各代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祭坛。自清乾隆开始,圜丘坛也成为孟夏祈雨之处。,圆心石又称“天心石”、“太极石”、“问天石”、“亿兆景从石”。站在圆心石上说话可感到共鸣声,这一效果是天坛三大声学现象之一。,地坛,地坛又称方泽坛,是古都北京第二大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占地面积37.3公顷。地坛是一座庄严肃穆,古朴幽雅,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皇家坛庙,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地祗神的场所。,(2)祭祖,祖先是人

5、类延续之根本,至周代初年形成宗法制,把祖先崇拜制度化。周礼规定,天子、诸侯、大夫与士都建宗庙用以祭祀。不过各自拥有的宗庙数目和规模不同。如周代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只有一庙。至秦始皇,明令只准帝王拥有宗庙,他人不得用宗庙,至此宗庙就称太庙,成为皇帝祭祀祖先的专用场所。现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就是明清两朝的太庙。,北京太庙,位于天安门东侧,曾是明、清两代皇室家庙,旧称太庙。是封建王朝皇室供奉祖宗牌位、年节大典祭祀先人的地方,是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之一。太庙呈南北方向的长方形,总建筑面积139650平方米。,除皇帝外,官员和百姓可用宗祠祭祀祖先,祭祖之地被称作宗族祠堂。现存最古老的

6、一座宗祠是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的“裴氏祠”。裴氏祠建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其中保存着裴氏一族的历代石刻资料以及金代以来的族谱,可说是个宗族博物馆。 裴氏是古代河东大族,历代产生过许多优秀人才,在中国文化史上颇有贡献,如晋代地图学家裴秀,南朝历史学家裴松之,唐宪宗的宰相裴度等等。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附马21人,公主20人等,

7、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中国“宰相村”由此而得名。,裴晋公祠,(3)君师圣贤崇拜,“君”,指历代帝王。历代设帝王庙祭祀先朝开国皇帝。北京阜城门内先存的“历代帝王庙”是国内仅存的一座帝王庙。但明清两代皇帝都不祭祀秦始皇。 “师”,指那些可以万世师表的圣人,传统上指孔子和关公两个人,分别代表文和武,前者被称为“文圣”,后者称作“武圣”。但实际上,祭祀孔子的仪式比祭祀关公要隆重得多。据资料统计,自汉至清,共有十个皇帝亲往曲阜祭孔。其中乾隆皇帝亲自去了四次。,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历代帝王庙位于阜成门内大街131号。是全国现存唯一一处保存完整的祭祀历代帝王的皇家庙宇。占地2万平方米,古建

8、筑6千平方米是明清两代皇帝崇祀历代帝王和历代开国功臣的场所,其供奉历代帝王188位,功臣79位。,孔庙位于曲阜城的中央。据史料记载,在孔子辞世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旧居改建为祭祀孔子的庙宇。经历代重建扩修,明代形成了现有规模。前后九进院落,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庙内共有殿阁亭堂门坊100余座。孔庙内有孔子讲学的杏坛、手植桧,存有历代碑刻1000余块。,关公庙,2. 妈祖信仰,“妈祖”,也称“天妃”、“天后”、“天后娘娘”,两岸奉为海神,其实是宋代初年的一位女性,姓林,出生后不会哭叫,起名“默娘”,善观气象,可预知海上风浪。死后被奉为神灵,祭祀香火不断。今湄洲妈祖庙为祖庙,台湾各

9、地有妈 祖庙数百座。,澳门妈祖庙 湄洲妈祖庙,二、道教的起源和发展,1.道教的起源 一般认为,道教起源于以下四方面因素: (1)原始宗教和巫术 (2)春秋战国时期的方术 (3)阴阳五行学说 (4)黄老学说 2.道教产生的时间 一般认为,道教产生于东汉中叶,具体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是一个叫于吉的人,自称得神书170卷即太平经,主要讲阴阳五行和神仙咒符;另一种认为道教始于张陵开创的“五斗米道”,后人称之为“张天师”及“天师道”。,3.道教的基本信仰,道教的基本信仰是所谓“道”,也称“大道”。这是从道家那里借来的一个概念。道教认为,“道”是万物的母体,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道无所不在,

10、无所不化,无所不管。人们只有清静无为,恬淡寡欲,才能体会“道”的存在。道教认为,“道”始于天生,“道”生元气,元气化生为“三清”,这就是“一气化三清”。“三清”分别由三位神仙所掌管:原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他们把天上的秘笈传授给人们,故道教把道经总称为“三洞真经”。“三清”之下有“四御”,最高的是玉皇大帝。,道教三清殿,道德天尊 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4.道教的发展,道教创建之后,比佛教发展的速度快得多。特别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极快。我们需要简单了解道教的两种形式: (1)五斗米道:汉末张陵辞去江州县令职务,入大邑县鹤鸣山修炼,自作道书,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经典,以符水

11、咒法为人治病,因无论何人,只要交五斗米即可被保护,当时被称为“五斗米道”,该派后来称为道教的正统天师派。黄巾军起义时期,天下大乱,张陵之孙张鲁割据汉中,在陕南川北建立政权,称为道教的重要力量之一。 (2)太平道:东汉末张角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创“太平道”,并利用太平道组织黄巾军,遍布中原,有百万人之众,后被统治者收编,太平道消失。后来,利用传教的力量来组织起义,已经成为我国农民起义团结队伍的一种方式。,5.道教的重要人物,(1)葛洪(晋代) 江苏人,所著有抱朴子,分内外篇,共70卷。他把神仙道教思想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大大发展了道教的理论。 (2)寇谦之(北魏) 建立了北天师道,得到皇帝的支持

12、,鼓动北魏太武帝灭佛,反对“三张”(张陵、张衡、张鲁祖孙三人),改革天师道。 (3)陆修静(南朝) 建立南天师道,发展“三张”和葛洪的理论,在刘宋王朝的支持下,整理道教经典,完善了道教理论与组织形式。 (4)陶弘景(南北朝) 陆修静的弟子,在道教理论、医药、炼丹等方面均有造诣,著真灵位业图,形成了道教完整的神仙谱系。,葛洪炼丹图圆光金版,是范曾先生2001年所作的白描。尺幅之内,游刃有余,神情毕肖。白描之作,最见范先生的造型能力和用笔工夫,而葛洪氏是范曾先生喜好的人物创作题材之一。,6.道教的重要派别,(1)按形式分,道教可以分为两大派:丹鼎派和符箓派,前者炼丹取药,后者画符念咒。 (2)按渊

13、源区分: 南北朝时期形成了天师道派、楼观派、茅山派、上清派和灵宝派五派。 金元时期,各派大融合,形成了正一道和全真道。 全真道创建于金代,创始人为王重阳,其后有全真七子。全真道主张儒道佛三教合一,专重养生修性。元代丘处机曾被成吉思汗封为真人,掌管全国道教,十分兴盛。,7.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道教的某些活动含有一定的科学精神,对某些科学技术如冶炼、化学等做出了贡献。(火药) (2)道教的养生之道和引导之术,是现代体育健身活动的直接来源。 (3)道教的成仙思想和仙界思想,激发了作家和艺术家的想象力,丰富了文学创作的浪漫主义色彩。 (4)中国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中含有大量的道教内容。,8.道

14、教胜迹,(1)重要道观 第一座道观:楼观台。楼观台在陕西省周至县。相传最初是周代函谷关令尹喜隐居的地方。据说尹喜结草为楼,以观天象,一日忽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到来,不久果见老子骑牛而至,尹喜为老子筑台,请他讲道德经,后被道教奉为圣地,现建为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其他重要道观,太清宫(河南鹿邑)、上清宫(江西贵溪)、白云观和永乐宫(山西芮城)。其中白云观比较出名。 白云观:在北京市,是全真道第一丛林,即全真道道徒修行、受戒的大庙之一。庙为唐代所建,金代称太极宫,元代因长春真人丘处机在此掌教,改为长春宫,明代改现名。宫内的丘祖殿,即丘处机安葬之所。,白云观(1),白云观(2),(2)道教名山,道教

15、名山有泰山、华山、青城山、茅山(江苏省句容县)、罗浮山(广东省博罗县)、武当山(湖北省丹江口市)等等。,青城山 罗浮山 华山,9.道教发展的原因,(1)道教有其深厚的文化基础,它所依据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已经流传了四五百年之久。 (2)道教的传播手段与各阶层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 (3)入道成仙、延年益寿的口号具有相当的诱惑力。,三、佛教,1.佛教传入的时间 目前关于佛教传入的时间存有争议。普遍认为: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夜间做了一个梦,梦见有神人身带日光在殿前飞行。次日问群臣,那是什么神?傅毅回答道,我听说西方有一种神,名字叫佛,能飞动,带金光。于是明帝派人西行求法,后遇到迦叶摩腾、竺

16、法兰,得到佛像经卷,回到洛阳,并建立寺庙,就是现在白马寺。迦叶摩腾、竺法兰在寺内译出四十二章经,据说就是现存最早的佛经。但这种说法已被质疑,因为根据历史记载,当时傅毅还是个小孩子,不可能回答汉明帝的问题。所以,一般学者认为,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应更早一些,大致在两汉之间。,2.佛教之宗派,如果粗略地划分,根据佛教的基本主张,佛教可以分为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前者是初始的传统教派,后者是起了变化的教派。前者主在自我解脱,而后者在于普渡众生。前者流行于东南亚各国,又称南传佛教;后者流行于中国、朝鲜和日本,又称北传佛教。 如果细致地分,佛教基本可以分为八种: (1)法相宗(又称唯识宗、慈恩宗) 创始人:玄奘 经典: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2)天台宗(又称法华宗) 创始人:湛然 经典:法华宗也称(妙法莲花经) (3)华严宗(又称贤首宗,传入日本为日本华严宗) 创始人:法藏 经典:华严经 (4)律宗(又称南山宗,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扶桑,开创日本律宗) 创始人:道宣 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