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42417574 上传时间:2020-08-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控制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X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控制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X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控制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X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控制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X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控制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控制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控制要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控制要点一、课题来源、目的、意义,国内外基本研究概况(一)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1、课题的来源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城市交通压力 日趋增加,一些特大型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的矛盾非常突出。发展地铁等城市轨 道交通对缓解特大型城市公共交通压力,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都具有重 要作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重庆、武汉、大连、长春十个 城市已经开通运营的线路总长达 770公里。加上正在建设的沈阳、成都、杭州、 西安、苏州共十五个城市在建线路总长达到1100公里。同时,还有青岛、宁波、 郑州、厦门、东莞、昆明、长沙、乌鲁木齐、南宁、济

2、南、兰州、太原、福州、 厦门、合肥、无锡、贵阳、烟台、石家庄等城市正在进行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前 期工作。按目前每年开工建设100120公里线路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我国建 设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20002500公里规模。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三 个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已经初步形成。北京市在2009年地铁4号线开通运营以后,运营总里程将达到230公里,2010年达到300公里,2015年将形成三环、 四横、五纵、七放射,总长561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上海轨道交通目前开通运 营的线路总长230公里。在建线路总长193公里,到2010年将实现400公里的轨 道交通网络,为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提供便

3、捷的交通服务。广州目前运营线路总 长116公里,在建129公里,2010年将达到182公里。但是,由于我国地铁发展历史较短,工程经验不足,在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存 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如相关技术标准不够完善,依法建设、运营和管理水平不高;有经验的勘察设计施工力量不足;早期建设并投入运营的地 铁系统建设标准较低,系统配置不完善,设备老化;车辆、通信信号、控制等系 统,以及盾构等设施设备是从不同国家引进,没有统一的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物防和技防设施不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亟待提高。因此,结合苏州轨道交通 工程,选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控制要点”作为本文的研究课题。2、目的通过项目的实施

4、,将建立和完善苏州轨道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政策和技术标 准体系;将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的安全评价体系和系统的方法,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建立安全评价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应对不同安全事 故的应急处置预案和救援机制。3、意义本项目立足于预防和控制苏州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安全事故,强化应对突发性事故的应急措施和救援技术,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 运行管理与安全监控、安全性评估、预警与应急控制技术、紧急救护技术和装备 等方面系统地开展科技攻关和创新,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的综合安全保障体系和综 合快速救护体系,提高轨道交通建设相关领域的安全技术水平。更加规范化、科 学化、标准

5、化,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水平,以期获得更好的环境效 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撰写本文。(二)国内外基本研究概况1、国外安全风险管理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自2004年以来,安全、费用与风险已成为国际隧协每年年会的主题。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在美国、 欧洲正在积极开展,欧共体 行政院于1992 年,意大利政府于1996年由总统签字发布了相应的指令。 有些国 家已编写出隧道工程风险管理的规范和法规。国际隧协2004年发布了风险管理的指导方法;英国隧协和保险业协会于 2003年9月联合发布了英国隧道工程建设风险 管理联合规范;国际隧道工程保险集团(ITIG )于2006

6、年1月发布了隧道工程风险管理实践规程。在实际工程应用方面,主要由各个岩土工程咨询公司进行。意大利GeoDAT公司针对地下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推出了名为GDMSGeodataMaster System )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台湾亚新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出IDEAL-监测资料处理系统在国际上,安全风险管理的以下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风险管理正成为大型项目发展中的一个例行程序;风险管理与项目管理日趋结合;为风险管理制定强制性的法规,特别是针对施工安全的法规2、国内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和特点建设部、公安部、安全监管局等 9部委于2003年下半年联合下发了关于 进一步加强地铁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对我国城市轨道

7、交通的建设与运营安全 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地方政府部门对此也高度重视,如:2004年3月27日,北京市建委下发了关于加强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的规定;2004年6月1日,北京市正式实施北京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2009年3月20号 北 京市市政府对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向社会征求意见;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2002年9月1日发布了上海市轨 道交通安全保护区暂行管理规定,2006年3月17日批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 运营技术规范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等。2005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召开了中国第一次全国范围的地下工程安全风险分析研讨会,推动了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研究

8、的全面开展。安全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在近两年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地铁建设方面,新建地铁项目大都进行了风险分析与评估。总体上,我国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研究与实践已经得到了实质性进展,但远远没有达到“风险管理化解地下工程建设之痛”的程度。其特点:(1)发展不平衡;(2)主要开展的是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并局限于定性分析或者未定量分析;(3)对风险预警和控制方法没有深入研究,仅实现监测功能,而不能“控”, 没有整合成统一的安全风险管理系统;(4)缺乏坚实的地质地理信息系统和符合工程实际地质、水文地质和环境条件 的风险阈值数据库系统。、预计达到的目标、关键理论和技术、技术指标、完成课题的方案及主要措施(

9、一)预计达到的目标、关键理论和技术、技术指标目前,全国各地轨道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都在陆续上马, 根据国家大铁路 的规划方针,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都在紧张施工中。这么多轨道项目的同步实施, 造成了轨道工程建设所必须的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等单位的技术力量不够, 尤其是缺乏相关技术人才,直接导致了各单位投入到各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 设备等力量不足,因此,全国轨道工程重特大事故频发。建筑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风险更高,本文主要通过 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找到目前存在问题的主要根源,从而总结出城市轨道交 通工程施工安全控制要点:1、必须从地质勘察、设计抓起,配合以合理、先进的施工技

10、术;2、建立起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组成的施工综合管理网络,制定严谨的日 常管理制度;3、将安全管理与工期、质量、投资三者进行同步管理,在标价报价、施工 变更过程中,充分考虑安全管理需要;4、对于施工监测、应急抢险预案制定及设备采购等各个环节,业主、监理、 施工单位要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根据苏州轨道工程具有现场环境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工期 长、对环境影响控制要求高等特点,对施工开挖扰动效应可能造成的风险进行安 全评价,并给出必要的工程措施。建立的安全评价技术可指导在建工程安全保障, 解决盾构穿越民房和控制重要建筑物沉降的技术问题。指导未来苏州地区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和施

11、工。苏州轨道交通建设地处粉细砂地层透水、 自稳性差,易造成大面积的地表沉 降,危及地面建筑物和临近地下构筑物的安全。 对富水软弱粉细砂地层中盾构施 工综合配套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有利于促进解决一号线的盾构隧道工程技术难题。盾构进出洞及联络通道的的加固是隧道施工的关键性,为保证盾构进出洞施工的安全,须对区间隧道工作井端头、联络通道周边土体进行加固,以提高土体 强度、降低土层的渗透性。 研究冻结技术在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应用的适应 性, 盾构端头井进出洞加固形式及安全性分析。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各类突发性事故建立统一的监控、预警和指挥系统,针对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人员流动量大, 人员组成复杂, 在设备更新

12、困难和技术水平有 限的情况下, 研究制定应急技术措施和预案。 利用计算机、 仿真技术等先进技术 手段,模拟各种突发事件和对应措施, 建立城市轨道系统防灾快速反应系统, 详 细量化预案反应时间, 总结国外经验, 将得到最佳对应方案储存起来, 形成一定 的操作规程。(二)完成课题的方案及主要措施1、收集国内外相关的信息;2、选择相关的参考资料(相关书籍,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管理文件;到相关 的业主、监理、施工单位进行调研;3、以苏州轨道交通工程为依托,深入工程管理过程,通过观察现场实际情况及 相关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了解管理细节;4、对收集的各种信息进行归类、分析,理清思路,提出施工安全控制采取的

13、具 体措施。三、课题研究进展计划2009年 1月2009年 04月底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和开题报告。2009年 04月 2009年 05月在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进行调研, 撰写论文初稿。2009年 05 月底修改论文,论文定稿。2009年 05月底 2009年 06月初打印论文,做好答辩前准备。2009年 06月 02日 2009年 06月20日左右进行论文答辩。四、主要参考文献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作者:李世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思考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 2008-2-1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现状与安全能力建设 (作者:秦国栋 建设部地铁与轻 轨

14、研究中心副主任 ; 苗彦英 建设部地铁与轻轨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城市轨道 交通安全工程的设计导则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 于松 伟 2005-5-16 )苏州轨道业主的安全管理文件中铁七局 TS-3 管理文件(苏州轨道交通 I-TS-03 标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施工组 织设计、应急预案、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土方开挖工 程、起重吊装工程等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工程项目管理安全评价管理实务 (王洪德主编 水利水电出版社) 建筑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顾慰慈主编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应急预案和案例分析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 司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