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42049680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内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四川省内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四川省内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四川省内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四川省内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内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内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江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检测题语文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的。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这样说来,人治和法治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人治是法治的对面,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统治如果是指社会秩序的维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是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

2、人和人的关系可以不根据什么规定而自行配合的。如果不根据法律,根据什么呢?望文生义的说来,人治好象是指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的意思。我很怀疑这种“人治”是可能发生的。如果共同生活的人们,相互的行为,权利和义务,没有一定规范可守,依着统治者好恶来决定,而好恶也无法预测的话,社会必然会混乱,人们会不知道怎样行动,那是不可能的,因之也说不上“治”了。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可是所不同的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我们可以说这

3、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让我先说明,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象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这是礼。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

4、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尽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象人治一

5、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节选自乡土中国(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法治”是“人依法而治”“人治”是有权力的人凭个人好恶来治,两者都有人的因素。B. “礼治”可以培养出守礼的民众,但是这些守礼的民众也可能是杀人的“野蛮人”。C. “礼”是乡土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从规范行为的意义上来说,和“法律”是不同的。D. “礼”是靠传统来维持的,合礼的行为不是用法律来限制生成,而是不受约

6、束自觉形成。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以“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为论点,并表明随时代的变化,社会将进入“法治”社会。B. 对于“礼治”一词,文章先否定了人们对“礼”的表面认知,然后进行深入阐述。C. 文章将“礼”和“法”进行对比,从行为规范和维持秩序力量两方面论证了其异同。D. 用印度在亡夫葬礼上烧死其妻的风俗,证明“礼”不同于镜花缘中君子国的“文明”。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合“礼”的行为是做得对的,也是合法的,因“礼”和“法”都是一种行为规范。B. 如果传统无法应对现代生活,礼治社会就被破坏,维护社会秩序的新力量就会产生。C. “法治”将会

7、成为主流,最终替代“礼治”,乡土社会的“礼治”终将过时遭彻底淘汰。D. 缅甸有些地方的旧俗,青年人要杀几个人回来才能为之举行成年礼仪式,这是不合礼的。【答案】1. B 2. C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人治是有权力的人凭个人好恶来治”错,这是望文生义,第二段是说“望文生义的说来,人治好象是指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的意思。我很怀疑这种人治是可能发生的。如果共同生活的人们,相互的行为,权利和义务,没有一定规范可守,依

8、着统治者好恶来决定,而好恶也无法预测的话,社会必然会混乱,人们会不知道怎样行动,那是不可能的,因之也说不上治了”,否定了这种说法;C项,“从规范行为的意义上来说,和法律是不同的”错,原文是说“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D项,“是不受约束自觉形成”错,原文是说“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要受传统的约束。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

9、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从行为规范和维持秩序力量两个方面论证了其异同”错,原文是说“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应该“礼”和“法”在行为规范上是“同”,而在维持秩序力量上是“异”。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合礼不等于合法,原文有“譬如在印度

10、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这是礼。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且强加因果;C项,“礼治终将过时遭彻底淘汰”说法太绝对,属于无中生有;D项,“这是不合礼的”错,在礼治社会,这是“合礼”的。故选B。【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

11、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郑裂帛,连老师,您好!您的小说课堂也好,散文课堂也好,它们都既有思想性,也有诗性。在我看来,这是最好的课堂状态。连老师,您有专门的现代诗歌教学课堂吗?读诗对中学生重要吗?连中国:有的。读诗对于中学生而言真是太重要了。首先,它对于养成学生较为纯正的艺术趣味至关重要。朱光潜先生说:“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

12、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在诗歌上突破不了,在某种意义上说,则可能意味着高中三年文学教育的失败。诗歌教学不仅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形成与培养至关重要,而且关乎学生的人生。爱诗的人,自然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美妙的诗歌会雕塑我们学生的人生情怀与人生之路。(选编自郑裂帛的鱼材料二:2003年5月份笔者设计了一份新诗调查问卷在某一本科高校大学生中进行了新诗问卷调查。在回答阅读过新诗作品原因的461人中,应付考试42人,无意阅读227人,自己主动192人。其中在回答阅读新诗作品途径的583人次中,中学教材75人,大学教材99人,一般报刊杂志242人,诗歌刊物167人。在这里,自己主动阅

13、读新诗的和通过诗歌刊物阅读新诗比例分别只占4164%,2864%。(选编自新诗调查问卷)材料三:余光中先生在徐志摩诗小论中说:“其实五四以来较有成就的新诗人,或多或少,莫不受到西洋文学的影响。问题不在有无欧化,而在欧化得是否成功,是否真能丰富中国文学的表现手法。欧化得生动自然,控制有方,采彼之长,以役于我,应该视为欧而化之。”因此,他为徐志摩诗的“欧化”辩护,称徐诗的“欧化”丰富了我国现代诗的表现手法。他并且解剖了徐志摩“比较西化”的偶然一诗的最后一节:“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余先生说“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一句,

14、欧化得十分明显,却也颇为成功。不同主词的两个动词,合用一个受词,在中文里是罕见的。中国人惯说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能简化成公说公有,婆说婆有,理。徐志摩如此安排,确乎大胆。但说来简洁而悬宕,节奏上益增重叠交错之感。如果坚持中国文法,改成你有你的方向,我有我的方向,反而噜苏无趣了。”(选自中国诗的现代化)材料四:表店门前一块“修理钟表”的招牌会引起什么样联想呢?“修理钟表我的表早就该擦洗了,慢了,要送到这里来”;“修理钟表表店我们那个小地方有,可是鞋店现在还没有开门营业”等等。而一位诗人看到这块招牌却引申出“修理钟表修理分钟,修理一周,一月”诗人进行着联想并请求着说“请替我修理一下年代吧!

15、它已经不能按时度过。”由“钟表修理”联想到我的钟表早就该洗了或表店我们那个小地方有,这全是在惯常的思维路线上前进,所联想的内容始终没有超越与“修理钟表”的招牌有关的“钟表,表店”等具体生活范围。诗人的联想虽也是由“修理钟表”的招牌出发,却不沿着人们习惯的思维路线前进,摆脱了有关钟表的具体内容,而跳跃到“修理年代”上来。正是在思维的这种超脱习惯的跳跃中,发现了诗。(选自诗的发现)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戏剧散文都有诗的特质,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它们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B. 五四以来,较有成就的新诗人,或多或少都受到西洋文学的影响,而有人欧化得不够成功。C.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同时承受双谓语“记得”“忘掉”。这种句式的欧化是成功的。D. “修理钟表表店我们那个小地方有,可是鞋店现在还没有开门营业”这种联想不对。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一是新闻中的人物访谈,连老师主要是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谈诗歌对学生的重要性。B. 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新诗问卷调查的结果说明:我国大部分大学生是不愿意接触新诗的。C. 余光中以偶然为例,表示赞成借鉴西方的艺术形式来丰富中国诗的表现手法。D. 诗歌就是创造,不打破定型的思维模式,就很难有新的创造。“修理年代”的联想就是创造。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