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梁家河》第四章心得有感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2011863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梁家河》第四章心得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习《梁家河》第四章心得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习《梁家河》第四章心得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梁家河》第四章心得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梁家河》第四章心得有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梁家河第四章心得有感 学习梁家河第四章心得有感91999年是延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这年,国家提出了“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十六字水土治理措施,要求延安人民变“兄妹开荒”为“兄妹造林”,实施退耕还林,将建设美好家园。 延安将5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保留“人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作为一项保障措施,在全市范围内迅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绿色革命。 几年下来,梁家河光秃秃的群山上木已成林,曾经灰头土脸的坡坡洼洼披上了绿装,雨过天晴,山头上云雾缭绕,一座座大坝把几条小沟锁得滴水不漏,坝田仿佛铺上了一张张平展展的毯子,成为村里旱涝保收田、高产丰产田。 “过去一干就是一

2、整天,两头不见日头。 村民王富忠回忆,由于土地贫瘠,王富忠的地里只能产些土豆、小米,而且收成很差。 “现在,地就在家门口,不用爬山,甚至是开着三轮车、骑着摩托车去种地,而且11亩沟坝地产量顶得上55亩山坡地,下苦轻反而打粮多。 对比过去,王富忠感慨万千。 从1999年退耕以来,延安退耕田地1000万亩以上,林草覆盖率逐年提高,延安的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转变。 x xx年,延安实施退耕还林已整整八年了。 初夏的梁家河,山山峁峁披上绿装,坡洼上郁郁葱葱,淡淡的草香在空气中弥漫,沁人心脾,山间鸟唱蝉鸣。 置身其中,人们内心一片澄澈乡亲们忍不住拿起笔写信,把内心的喜悦分享给已赴上海任职的 同年88月月

3、828日,习近平在给村民的回信中说,自己始终不曾忘记在梁家河村度过的难忘的七年,始终不曾忘记那片曾经劳动、生活过的土地和朝夕相处的乡亲们。 得知梁家河山变绿了、水变清了,水、电、路已全部到村入户,乡亲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感到非常高兴。 他在信里鼓励乡亲们,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带领下,通过乡亲们的共同努力,大家的生活会一天比一天更好。 凛冽的黄风挟裹着沙土肆虐、乌黑的浮尘笼罩着城市上在空,这是往日延安留给外人的糟糕印象。 而在919年前,延安在全国率先开展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黄土高原上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 如今的延安,再不是遍地黄土、风沙肆虐的旧模样。 从黄到绿、由绿而美,这就是延安的新面貌。 了经过了919年轰轰烈烈退耕还林的绿色革命,现在的延安青山绵延,到处都是郁郁葱葱、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人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天蓝、水清、山绿、地净是我们每个中国人梦想中的美好家园,而实现这个梦想需要我们每个人一起携起手来,继续保护我们的地球,做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和低碳理念的传播者,共同维护、建设我们的绿色低碳家园。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