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推动全镇特色产业的发展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2007120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推动全镇特色产业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推动全镇特色产业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推动全镇特色产业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推动全镇特色产业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推动全镇特色产业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推动全镇特色产业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推动全镇特色产业的发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 推动全镇特色产业的发展 作者: 日期: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 推动全镇特色产业的发展冀屯镇位于辉县市西南20公里处,北依太行,南邻卫水,全域面积85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5.1万口人,10000农户,是一个以种植、养殖和食用菌发展为主的特色乡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顺应农业发展新形势,综合本地资源,通过走农社互动的路子,用小蘑菇唱响了大舞台,成为河南省食用菌科普示范基地、全省最大的平菇生产基地。目前,全镇有食用菌协会、食用菌研究会、经纪人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27家,专业经纪人超过100人,食用菌大棚突破10000座,实现了户均一座棚,年产鲜菇1.5亿公斤,产值超亿元,形成

2、了“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我镇是从2002年开始利用玉米芯种植食用菌的,长期以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占多数,没有形成规模化,这样就导致了劳动力投入成本大、产出少的局面。靠天吃饭,传统种植方式导致菇农的收入不够稳定,也不能很快的走向致富的道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镇党委、政府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先后制定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民经纪人、专业大户、农业技术人员创建合作社。2006年有丰富食用菌种植经验的王新军,在岳村成立了第一家食用菌合作社,用专业合作社把每个菇农有效地组织起来,共同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3、通过一年多的经营,带动了周边100多户菇户走农社互动的路子,每位社员的种菇增加值都达到了3000元以上。随后王继峰在范屯成立了冀屯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冀屯”牌食用菌商标,桑海青在赵流河成立了金土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在效益和利润的促使下,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在全镇得到了蓬勃发展,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合作社主要通过产前技术培训,原材料供应、产中技术服务、产后保护价销售,与社员结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种:一、提高菇农收入水平(一)产前技术培训,原材料供应以合作社所在地为

4、中心,定期举办食用菌技术培训,一方面对过去食用菌种植技术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市场进行预测,做好应对措施。另一方面扩大、吸收新的合作社成员入社。其次还预计来年的菌种制作计划,并且为菇农集中购买竹竿、塑料布、培养袋等菌需物资,以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在距发展基地2公里内挑选业务能力比较强的社员来负责各种菌需物资信息的提供,一旦发现由合作社提供的菌需物资出现价格偏高或质量问题,经核实无误后,全镇通告,然后依据菇农意愿退还该商品差价或无条件退还该商品。(二)产中技术服务合作社认真做好跟踪服务,以种植基地为中心2公里内挑选技术比较好,热爱食用菌事业的社员,经过培训,菇农认可,在指定区域内进行技术跟踪服务对在

5、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对常见的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是派技术员进行现场解决。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就收集起来,通过新乡农科院、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农大的专家教授一起解决。(三)产后保护价收购为了保证合作社成员的切身利益,他们联合在菇棚集中的范屯、岳村、麻小营、益三村宪录村、赵流河等处建立了10个食用菌专业批发市场,根据各地收集来的食用菌价格信息,确定当天的价格,并配有专门的经纪人负责销售。如果鲜货市场饱和或价格低于保护价,经三分之二以上经纪人反馈信息,合作社核实无误后,联同各菌种厂共同启动应急机制,按照当初签订的食用菌收购协议进行保护价收购,收购后,将食用菌采取腌制、烘干等形式贮存起来,当价格合适时出售

6、,以切实维护菇农的利益。二、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引导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推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为了顺应食用菌生产发展的趋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统一规划,形成了东北流、麻小营、大麻村、小麻村、白草岗、赵流河、益三村、宪录村、范屯、文庄等10多个食用菌生产专业村。通过了河南省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食用菌已成为冀屯的名片,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主导产业。三、提升了食用菌质量层次合作社通过组织分散的农户实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农资供应,积极注册产品商标,打造优质知名品牌,推广标准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食用菌质量安全水

7、平。近几年来,我镇获得了食用菌注册商标,取得了全国绿色食品认证,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我镇的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在推动产业发展为菇农服务的同时,他们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增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特别是岳村王新军的利民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几年来,目前已有5000名合作社成员,辐射带动15个村,6000个菇棚,年产鲜菇9000万公斤,实现产值9000万元。并且自己建有10000的食用菌示范棚,菌种制作车间1000,粗加工厂房400,菌种制作车间1000,鲜品冷冻库300m,2010年10月又在益三村建成了占地100亩的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园区,采用目前国际上先进的隧道灭菌技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目前,王新军的利

8、民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已发展到拥有固定资产5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的食用菌龙头企业。随着他们的发展壮大,将有力推动我镇食用菌的标准化发展。但是,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起步阶段,它的发展还很不成熟,从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分析,无论从规模、数量,还是功能作用的发挥方面,都还是低层次的。规模小、经济实力弱、服务功能不强,今后我们要坚持质量并举的原则,既抓量的扩张,又抓质的提高。对已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切实加强指导和服务,按照规范化建设标准,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逐步规范、提高;对新组建的合作社,要从源头抓起,在组建、登记阶段就加以规范,并在各方面积极给予指导和扶持,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规范一个、提升一个”,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规范中快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