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场营销的对策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970436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场营销的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场营销的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场营销的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场营销的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场营销的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场营销的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场营销的对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对策 作者: 日期: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对策作 者:小三号黑体学 校:*专 业:*指导教师:*日 期:才对方答复目 录一、利用好世贸规则,加强对我国农业保护和支持的力度WTO。- 3 -二、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以优质增强竞争力。- 3 -三、调整农业外贸管理体制和生产结构,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3 -四、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农业创新。- 3 -五、 调整农业政策- 3 -六、调整农业结构- 3 -七、 加强农业流通体制的改革- 3 -八、 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 3 -九、市场参与全球竞争的步伐- 3 -从中国入世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大约4年

2、的时间里,在这四年里,可以说入世对其它的产业的影响都没有对对农业的冲击大。在入世谈判时,在签署中美农业合作协议、中美两国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协议中,中国就开放农产品市场做出了一系列承诺,这些承诺包括大幅度削减农产品关税,取消某些产品配额制,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将不对农产品进口进行补贴,停止增加并减少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对于这个协议,对我国的冲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 农产品价格下降,竞争力削弱,农民收入受直接影响根据世贸协议,我国下调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关税下降,进口量增加。进口量的增加必然冲击我国国内市场。当前我国农产品价高质低,科技含量少,我国农产品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不具备商业竞争

3、优势,农产品价格的下降,竞争力的削弱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据测算,加入世贸后每年农民收入将减少350至400亿元,有1亿多农户受到直接影响,每户农民的纯收入至少会下降200元。 (二)加大了政府对农业保护和宏观调控的难度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资金紧张,加入WTO前,投入农业的资金就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加入WTO后,农业需要保护的力度加大,但可实施的保护空间缩小,国家的保护政策将变得更加难以执行。加入WTO后,一系列规则和协议限制了我国政府对农业的宏观支持的空间。对农业进行保护是发达国家的一条经验,但是,现在受到WTO规则的限制,可以供我们选择的农业保护的手段比以前少了,只能是限制在绿箱政策之内

4、,在农业科研、病虫害防治、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食品安全等领域提供补贴 (三)农业安全问题突显,农业依赖性增强农业的安危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危。加入WTO后,我国农业扩大开放,农业转入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承受着外来商品竞争的风险。我国农业整体竞争力较弱,受到加入WTO的冲击力最大,农业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将按照全球化的机制进行广泛和深刻的变革。我国小麦、玉米、油籽、棉花等土地密集型产品,由于不具备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的进口份额将进一步增加。贸易自由化将使得我国农业未来的外贸依存度大幅度提高,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波动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将随之增加,从而显著增强我国农业发展对国际市场的依

5、赖。 (四)农村社会经济矛盾的解决难度加大 我国农村一直面临着农产品卖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农村的社会稳定等问题。随着加入世贸、农业市场的开放,农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这些问题会进一步显现出来,并加剧发展,使我们解决问题难度加大。其中最棘手的问题即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不易转移的问题。如果国家不对文化水平低、职业技能差的农民进行上岗就业培训,这些农业劳动力加上农村老人、小孩,将会对农村造成巨大的经济政策压力。 对于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协议对我国要求过高,承诺履行难度大,农业协议在农产品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方面制定了具体的方案和措施,其中,对发展中国家要求:到20

6、04年,农产品关税削减24%,政府对农产品补贴减少13%,出口补贴额减少24%,接受出口补贴的农产品数量减少14%。这些要求均低于发达国家,但是,具体到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农业发展现状,还是要求过高。我国针对上述要求作出了一系列承诺,包括:(1)降低进出口农产品平均关税,从1997年的46.8%主动降至21.2%。这一承诺履行难度相对较小;(2)部分开放大宗农产品进口,实施关税配额。其中我国承诺到2004年关税配额为:小麦940万吨,大米530万吨,玉米720万吨,棉花89万吨,大豆油330万吨。这将使我国农产品进口量大增,国内主要谷物价格将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对农产品出口形成很大的压力;(3)政府

7、对关税配额的非垄断分配。配额大部分分配给非政府经营的贸易部门,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下将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4)国内支持政策规范化,农业补贴率最高为8.5%,不对任何出口农产品进行补贴等等。关于国内支持政策,世贸组织规定,发展中国家当年农业GDP的10%允许免于削减:发达国家补贴率5%,我国谈判结果为8.5%,这一水平高于发达国家但低于一般发展中国家。政府还郑重承诺,对任何出口农产品进行补贴,这一承诺为我们提出较大挑战。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各个年份中国进口农产品的额度的数据 年份农产品进口额(亿美元) 1999128.6 2000153.5 2001163.9 2002124.4 2003189.

8、3 2004280.3 能够看出的是中国农产品进口额度在入世后可谓飞速增长(虽然02年有一定的反复),并且能够看出来03年进口额开始飞速增长,并且根据统计在04年进口额开始超过出口额,而且农产品逆差一下就是46.4亿美元。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64.2亿美元,同比增长5.8%。其中,出口额为130.6亿美元,同比增长22.9%;进口额为133.6亿美元,同比下降6.9%。农产品贸易逆差由上年同期37.3亿美元下降为3.0亿美元。但是逆差的仍然存在,大量的农产品的涌入无疑对中国的三农问题以沉重的打击。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的问题呢,这里我引用一件事: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

9、回答记者有关“三农”问题的提问时,引用了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一段话:“世界上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我想说的也正是这个问题,可以说在入世之初,许多人把入世的几个条款列为“卖国条款”,但是入世到现在,可以看到这些条款例如有关“市场经济”地位的条款,对于中国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是有利的,而且中国当局的关注,使中国对于相关的“卖国条款”的冲击少之又少,但是,中国关于农业入世相关的承诺现在看来倒是彻彻底底的“卖国条款”。这些条款关于特别是关于补贴的条

10、款,对于农业冲击的影响逐渐显露。这些所有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官员特别是执政政府对农业经济的漠视以及对农业经济的不了解。 早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我们国家的经济学家张培刚先生就提出了不孤立的谈农业经济的研究方法,要把农业经济学作为整个经济的一部分来看。并且提出了走独特的“工业化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强调工业化的道路上要有农业与工业的互动,反对“二元经济学”,强调工业的农村的发展是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发生连续变化的过程。这应该算是世界上最早的研究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关系的论作。 而我们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2年之后市场转向需求,中国走得几本上是一条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道路,许多官员重商轻农从而出现

11、了“三农问题”,出现了中国在入世时轻率的签订了农业协议,一直到多哈回合上,中国的官员依然是摇摆不定,在自我角色定位上有相当的迷惑,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于农业补贴的问题,中国政府一直没有定向的意见,从而也就很难寻求自己在世贸中的合理利益。所以,再回到温总理的这句话上,我们的政府首先要做的不是针对问题解决问题,而是端正对农业经济的态度,学习农业经济学,认识到在工业化的道路上,我们要走的是一条特有的工业化道路,学习农业经济学,发展工业化的“农业”。态度决定一切,只有真正的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才会解决好现在各个方面的农业问题。 当然本文是从wto开始,也从wto结束,提出一些自己对中国现在入世将

12、近四年之后有关保护和发展农业的建议:一、利用好世贸规则,加强对我国农业保护和支持的力度WTO。关于农业的协议虽然对我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还是有一些有利的条款,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来加强对我国农业保护和支持的力度。例如,“绿箱政策”允许对病虫害控制、粮食安全等进行支持,还包括不刺激生产的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援助,对农产品环境项目的补贴等。还有允许发展中国家鼓励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府援助计划,以及规模较小的其它支持等。充分利用这些规则,加强对我国相对落后的农业产业和欠发达农村地区的支持。增加对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以及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的投入,加强对农民的素质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

13、世贸规则允许的国内支持空间内,加强对优势农业产业的投入和管理。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增强我国农业的风险承受能力。 二、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以优质增强竞争力。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加强对农民的基础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通过科技活动,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推动我国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我国农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和完备的信息体系,建立农产品安全体系和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绿色食品”认证体系以及科学的动植物卫生检疫系统。 三、调整农业外贸管理体制和生产结构,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我国目前在农业外贸管理上存在着生产与贸易相互脱节的问题

14、,生产部门不了解市场,贸易部门又调控不了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发展和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需要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打破行业部门界限,使农产品的生产与贸易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的一体管理。这将大大提高我国农产品对外竞争的整体实力。与此同时,我们应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减少土地密集型产品的种植面积,增加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减少各国都种植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增加我国特有的土地密集型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大力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增加资金和技术密集、附加价值高的农产品生产;提高加工程度,开发“优”、“深”、“精”的产品,提升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 四、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农业创新。在世界经济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农业发展也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减轻我国农业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同时,加强对水土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的保护,增加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自力更生为主,借鉴国外发展持续农业的理论和实践,形成有利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技术支撑体系。要创新农业生产体系,尽快制定和实施符合国际规则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和法律,减少和防范食品污染,促进绿色食品生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