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物象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969505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赏诗歌的物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鉴赏诗歌的物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鉴赏诗歌的物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鉴赏诗歌的物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鉴赏诗歌的物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的物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诗歌的物象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鉴赏诗歌中的物象,2,1、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咏物诗借咏物来表达思想感情,托物言志。 代表作品:王维相思、李白白鹭、杜甫归雁、陆游卜算子咏梅、于谦石灰吟、王冕墨梅。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2、常用手法:象征、比拟、对比、烘托等。 3、特点:是借物抒怀,托物言志。,3,示例1、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作者以千里马自比,什么时候才能

2、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4,总结:物象的答题步骤:,(1)概括是什么物象; (2)分析物象的基本特征(结合技巧); (3)领会物象寄寓的情感。 【注意】跟鉴赏人物形象时的答题步骤基本一致。,5,例2:,早 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

3、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6,一、(2012)天津卷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参考: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学以致用,7,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正因为在野外更有清

4、幽淡色。 怎肯因无人欣赏而减少她的妙香。,8,古诗常见意象集释,9,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杨柳 长亭 孤帆 驿路 浮云 大风 长云 寒霜 飞雪 苦雨 梅花 翠竹 松柏 幽兰 菊花 美人 神女 灵修 杜鹃 磁针 羌笛 竹笛 羌管 寒蛩 蟋蟀 月亮 青鸟 鸿雁 雁足 尺素 白雪 玉壶 冰心,离别、游子,凄凉悲愁,高洁隐逸,国君,坚贞,思乡,音信、书信,高洁,10,树木类 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有惜别怀远之意。 堤柳堆烟:往事如烟,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5、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梧桐: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11,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高洁 梅子: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牡丹:富贵、美好 草:荒凉、偏僻、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牛峤感恩多),12,风霜雨雪类 1、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 历史的发展趋势 2、烟雾: 情感的

6、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3、春风:旷达 欢愉 希望 4、东风:春天 美好 5、朝阳:希望 朝气 活力 6、西风:落寞 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7、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8、浮云:游子飘泊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13,动物类 1、子规:悲惨 凄恻 哀怨 思归2、猿猴:哀伤 凄厉 3、鸿鹄:理想 追求4、鹧鸪:离愁别绪 旅途艰难 5、(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羁旅伤感 音信 消息 6、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7、寒蝉:悲凉 生命衰微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

7、同义词。 8、(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9、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10、沙鸥:飘零 伤感 11、鱼-自由、惬意,14,其它类 1、玉:高洁 脱俗 2、深夜:愁思怀旧 3、乡村:思归厌仕田园风光 纯朴美好 安逸宁静 4、草原:辽阔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5、仙境:飘逸 美妙洁净 忘尘厌俗 6、天地:人类的渺小 人生的短暂 心胸的广阔 情感的孤独 7、酒:欢悦 得意 失意 愁苦,15,嫦娥- 孤独、悔恨 日-暗喻明君 孤灯-孤单、寂寞、失意、潦倒、凄凉 长亭-离别 佩剑-表达要建功立业的壮烈情怀 英雄-追慕、自愧自叹 流水-暗示年华或时光易逝。 南浦、西楼送别之地 登楼、危栏-常有思乡怀远之意

8、簪缨(冠)-官位,名望 磐石-坚定、专一、结实 行路难-世路艰难、离别伤悲 关山月-征戍离别 梅花落- 孤单,冷落、凄凉 霓裳羽衣曲- 歌舞升平、 后庭花-绮靡之音、亡国之恨 杨柳曲- 惜别怀远、怀念征人,16,二、(2012四川卷 )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学以致用,17,二、(2012四川卷 ) 子 规 元曹伯启

9、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学以致用,18,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08广东

10、卷) 木芙蓉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学以致用,19,吕本中的木芙蓉诗中,明确点出歌颂对对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暗示为金兵南渡后的河山。木芙蓉就成为广大人世、爱国志士的象征了。诗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开放在严霜袭来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的精神。诗中后句,诗人将“无言”和“一生开落任春风”来比喻桃李怯懦软弱,听任春风摆布而自已无言,用宋高宗和秦桧以及对女真贵族俯首贴耳、没

11、有骨气和勇气的主和派,来衬托木芙蓉霜后“着红”的英勇气慨。将两种花比喻成对立的两种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极为深刻。 窗前木芙蓉是诗人早期作品,写秋天盛开的木芙蓉花不怕寒霜,傲然怒放,没有一般的花那样纤弱,动不动就是“愁红怨绿”的可怜样子。作者借木芙蓉表现了自己少年时的意气风发、昂扬不凡的气度。,【解析】,20,答案参考:,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21,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池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

12、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诗紧紧围绕诗题“小池”来描写,取景别致,试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用“眼”形容泉小,用“无声”说明流细,“尖尖角”说明荷叶初出,也突出了小蜻蜒为小动物。作者所选景物小巧天真,别致有趣,动静结合,令人神怡,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 。,22,练习2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 1、梅花,突出了它耐寒、

13、清高、报春的特点。 2、衬托、对比,诗歌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23,练习3 阅读下面三首宋诗,完成后面的习题。 病牛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熟孙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牛王安石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 这三首诗显示出“牛”各自不同的思想境界,请各用一句话阐明。 第一首: 第二首: 第三首:,“病牛”心有不平而无怨尤。,“老牛”在结了债之后的轻松与满足之中,追求 平和与淡泊的生活情趣。,“牛”朝暮耕耘全是为了人们的利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决不索取。,24,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2003年春季北京题) 闻雁 (韦应物) 寒塘 (赵嘏)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 (考查诗体常识)这两首诗都是抒发 (考查思想内容)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考查形象),五言绝句,思乡之情 (或“秋思”),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思乡情。故诗人常借雁来抒情,寄寓自己的浓浓乡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