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41954821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精选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1(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d,即买进粮食)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矣。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

2、钱。熙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及目的。(9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及目的。(6分)2(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北魏兴起于蒙古高原,初以盛乐(今内蒙古县)为首都,为便于向南扩张而以平城(今山西市东北)为南都,后遂迁都平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城被称为北京。 华林甫中国地名史话(齐鲁书社)材料二 迁居洛阳的鲜卑族人,

3、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中华书局)材料三 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的现象。特别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原汉族的少数民族,一旦走进黄河流域这个汉文化的摇篮,他们就终究要融入这个汪洋大海之中。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归纳北魏迁都的过程及特点。北魏不断迁都的原因是什么?(8分)(2)孝文帝改革对鲜卑族的发展历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如何认识材料三的观点的?(7分)3(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

4、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加尔文材料二 1529年,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开始与罗马教廷走向决裂;1533年,亨利八世宣布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贡金;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在地上之唯一最高首脑”。从此,英国完全脱

5、离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成为一个新教国家。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其共同点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宗教改革有何显著特点。(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5分)4.(15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报纸上曾经有出售家奴与阉马的广告。有饲养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与马匹同列。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讲话材料三 1861年解放农奴宣言载:“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

6、脱了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材料四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材料五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俄国社会经济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说说农奴的处境。(2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1分)结合材料二,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分)(2)材料三表明

7、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2分)材料四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么?(3分)依据上述材料简要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5分)5(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三菱是从明治维新以后白手起家的。三菱资本原始积累的最大特点是:除了使用一般的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以外,还高举振兴民族海运业的旗帜,以政府的特权保护和海运独占地位为杠杆,一举扩大了企业的规模和资本的积累。当时,政府的保护形态主要是作为生产手段的船舶、工厂和矿山的廉价出售和航运助成金的发放,其次是为船舶的购入和修理提供贷款等。 三菱财阀史材料二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

8、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重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作坊里的日本人请回答:依据材料一概括,三菱创业阶段的发展特点?(5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日本人“心灵紧闭”和“眼观八方”的具体表现及影响?(10分)6.(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业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

9、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为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材料二 戊戌政变大事记1898年9月18日(农历八月初三),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凤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变权。9月19日(农历八月初四),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9月20日(农历八月初五),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9月21日(农历八月初六),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

10、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连和六君子被杀。据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整理请回答:(1)材料一是基于怎样的视角对戊戌变法进行评价的?(1分)从这一视角来讲,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2)据材料二,分析戊戌政变发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8分)7.(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新皇帝(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

11、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毛泽东在1964年前后多次谈到秦始皇的历史地位,评价越来越高。在1964年6月24日一次接见外宾的谈话中,毛泽东说:“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请回答:(1)材料一“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

12、府负责的官员”的制度有什么特点?(4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毛泽东肯定秦始皇的原因。(6分)答案1. (1)商鞅的措施:提高粮食价格。目的:增加农民收入。(4分)王安石的措施:实行免役法。目的: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5分)(2)商鞅:主张抑制商业发展。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3分)王安石:主张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和操纵,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3分)2. (1)过程:由盛乐迁至平城,再迁至洛阳。(2分)特点:不断南迁。(2分)原因:北方保守势力强大,经济落后,外来威胁严重;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统治中原地区的需要。(4分任意两点即

13、可) (2)影响:与汉族完全融合,历史上的鲜卑族最终消失。(2分)认识:这一观点是正确的(1分)。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进入中原后,必然会被中原的文明所征服。这一过程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及发展。(4分)3. (1)主张:“因信称义”“先定论”。(4分)共同点:“信仰得救”。(2分)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保留了较多天主教的成分。(4分)(2)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改革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5分)4. 处境:农奴没有人身

14、自由、地位如同牲畜(1分);农奴主可以买卖农奴(1分)。原因:农奴制。(1分)目的:为了挽救统治危机(1分);维护贵族地主利益(1分)。(2)权益: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1分);通过赎买获得份地(1分)。原因:农民所付赎金高于当时地价(1分);分得土地面积比改革前少(1分);没有完全摆脱封建义务。(1分)评价:积极: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俄国社会的进步(1分);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分);促进俄国近代化(1分)。消极: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使俄国日后走上带有封建军事性帝国主义的道路(2分)。5. 通过多种手段扩大资本原始积累(1分):如利用民族振兴的社会心理、利用政府扶植的有利条件、利用海运独占的有利地位。(三取二,4分)眼观八方:殖产兴业(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分)文明开化(或提倡西方文明,发展近代教育)(2分) 心灵紧闭:保留封建残余(天皇制、武士道精神等)(2分)影响:积极角度: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亚洲强国,推动日本现代化发展(2分)局限角度:封建残余影响其现代化发展进程,军国主义思想使其走上向外扩张道路,给亚洲人民带来学生灾难(2分)6. 1)视角:现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