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七)自然灾害备选作业新人教版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938118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七)自然灾害备选作业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编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七)自然灾害备选作业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七)自然灾害备选作业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七)自然灾害备选作业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课时跟踪检测 ( 十七) 自然灾害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某河流流域管理局根据常年水文数据(1875 2005 年) 绘制的洪水频率曲线图。 若根据 19752005 年的水文数据推算,洪水频率有增大的现象。读图,回答12 题。 1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在 19752005 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比在1875 1975 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大约缩短了( ) A1 年B3 年 C5 年D7 年 2如果此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造成近年来洪水频率增大的原因 最可能是 ( ) 疏通河道退耕还牧城市化林地转牧围湖造田禁止开采地下水 A B C D 3(2013扬州模拟) 下图为“

2、 2011 年 1 月 29 日我国局部地区气象干旱分布示意图”。 关于本次旱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省受灾最为严重 B全球气候变暖是本次旱灾的主要原因 C主要农作物中,水稻受本次旱灾影响损失最严重 D实施人工降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本次旱情 4(2013扬州模拟)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附近等高线示意图”,有关甲、乙、丙、 2 丁四处多发灾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处易发生旱灾B乙处易发生泥石流 C丙处易发生洪灾D丁处易发生滑坡 (2013苏州模拟 ) 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2012 年 6 月 24 日 15 时 59 分在云南、四川两 省交界处发生5.7 级

3、地震,震源深度11 公里。据此回答56 题。 5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B上地幔 C软流层D下地幔 6该地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有( ) 滑坡洪涝干旱泥石流 A B C D (2012镇江模拟 ) 2012 年杭州自2 月以来,出现持续1 个多月的低温阴雨。2012 年 3 月 7 日晚上 22 点 30 分左右,杭州九溪附近发生黄土土体塌方,滑坡土方占据了之江路2/3 路面。据此完成78 题。 7诱发这次滑坡的主要原因是( ) A黄土质地疏松 B山体因修筑公路被劈,基部失去支撑 C长期的连绵降水 D之江路交通繁忙,车流量大引发震动 8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最能体现滑坡地貌的是( )

4、 3 二、双项选择题 (2012盐城模拟 ) 某年 10 月上旬海南暴雨成灾。10 月初,南海中部的热带低压使海南 东部、中南部出现了强降水,3 日至 5日,北方南下弱冷空气与南海西北部的热带低压共同 作用,造成海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进一步加强。据此回答910 题。 9海南暴雨形成的原因有( ) A我国东部雨带撤回南部沿海地区 B台风频繁出现 C南海西北部热低压影响 D地处较低纬度 10此次海南连降暴雨,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有( ) A洪涝B 海啸 C地震D 泥石流 (2012泰州模拟 ) 读“我国某地地质灾害出现频率图”,回答1112 题。 11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A地形崎岖

5、 B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不大 C河流夏季水量大,冬季断流 D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12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A提高植被覆盖率B修建水利工程 C修建护坡工程D清除河道淤泥 4 三、综合题 13(2013宿迁模拟)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 1:2012 年 7 月 21 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截至22 日 2 时,全市平均降雨量164 毫米,为61 年以来最大。全市受灾人口190 万人,其中房山区80 万人。 23 日,据初步统 计,全市经济损失近百亿元。据央视新闻报道,北京“ 721”特大自然灾害共造成77 人遇 难。 材料 2:“北京市地形图” (1) 从地形角度

6、分析北京城区受洪涝灾害威胁大的原因。 (2) 本次暴雨洪涝可能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有_、_、 _等,这些 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在_地区。 (3) 为提高北京市抵御洪涝灾害能力,宜采取的工程措施有_。 14(2013扬州模拟)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 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比较 A、 B两地风速、风向及图示时刻天气特征,将答案填写在表格中。 风速风向天气特征 5 A B (2)A 、B两地易发生洪涝灾害,说明其多发的月份,结合水循环相关环节分析该灾害产 生的主要原因。 (3) 分析 A、 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 1

7、选 B读图可知其答案。 2选C若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洪水频率增大可能与城市化、林地转牧 等植被破坏及围湖造田导致调洪蓄洪能力下降有关。 3选D据图分析可知,山东、江苏北部、河南和安徽等受灾最为严重,降水偏少是 本次旱灾的主要原因,1 月份主要是冬小麦,而不是水稻。 4选C 河流甲、丁处等高线较为稀疏,坡度较缓,水流缓慢,易发生泥沙淤积,丙 处河道弯曲,泥沙淤积严重,易发生洪灾,乙处等高线密集,泥石流易发生在山谷处。 5A 6. D第 5 题,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1 公里,位于莫霍界面以内,属于地壳。第6 题,地震可能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洪涝和干旱属于气象灾害。 7C 8.

8、C第 7 题,据题意可知,“出现持续1 个多月的低温阴雨”即长期的连绵降 水诱发滑坡。第8 题,根据滑坡的地貎特点滑坡面坡度较陡,最符合这一特点的可能是C。 9AC10. AD第 9 题,据题意可知,海南暴雨是由南海中部的热带低压、北方南下冷 6 空气与南海西北部的热带低压共同作用形成的。第10 题,暴雨可能引发洪涝和泥石流等自 然灾害。 11AD12. AC第 11 题,据图分析可知,该地夏季滑坡和泥石流发生频率高,可能是 由于暴雨时冲刷作用而形成的,该地地理特征是地形崎岖,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易被 冲刷。第12 题,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就是提高抗冲刷能力的措施提高植 被覆盖

9、率和修建护坡工程。 13解析: 第 (1) 题,从水的来源、汇水速度和泄水速度等方面分析其原因。第(2) 题, 题目要求回答的是“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和崩塌, 这些地质灾害集中发生在地势坡 度较大的西部山区。第(3) 题,注意是“工程措施”。 答案: (1)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抬升形成降水,增加降水量;城区上 游地面坡度大,汇水速度快;城区及下游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2) 滑坡泥石流崩塌西部 ( 或山区 ) (3) 兴建水库;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等 14解析: 第 (1) 题,风速根据等压线疏密程度判断,风向可根据等压线首先画出水平 气压梯度力 ( 由高压指向低压

10、并与等压线垂直) , 然后用右手判断向画出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 向斜交约45的角; A处于位于冷锋锋后,出现阴雨天气,B处于冷锋锋前,天气晴朗。第 (2) 题,夏季时降水量大,多暴雨等原因,易发生洪涝。第(3) 题,可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 施两方面分别表述。 答案: (1) 风速风向天气特征 A 小 西北 ( 偏 北) 风 气温较低;云层较厚,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B 大 西南 ( 偏 南) 风 气温较高;天气晴朗 (2)6 月份 (6、7 月) 。此月份受夏季风影响,降水量大,多暴雨;植被减少,下渗与蒸 腾量减少;加之湖泊面积减小,地表径流的洪峰量增大。 (3)A 地: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修建水库,削减洪峰威胁。 B地:加固堤坝,防止洪水漫溢;退耕还湖,疏浚河道;修建排水、分洪等水利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