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 第10讲 明清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924708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一轮 第10讲 明清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高三历史一轮 第10讲 明清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高三历史一轮 第10讲 明清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高三历史一轮 第10讲 明清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高三历史一轮 第10讲 明清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一轮 第10讲 明清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一轮 第10讲 明清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课件(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讲明清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一、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朝建立:1368年, 称帝,建立明朝。 2加强君主专制 (1)在中央加强皇权:废 ,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明成祖时设内阁。,朱元璋,丞相,(2)地方上三司分权:改行中书省为 ,管民政、财政。设提刑按察使司分管监察、司法。设都指挥使司分管军政。 (3)分散军权: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有统兵权, 有调兵权,互相牵制。遇有战事,皇帝临时任命将领。,承宣布政使司,兵部,3大明律:内容集中,条理分明,增加了经济立法;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 4特务统治的加强:设 和东厂、西厂,由皇帝直接控制。 5八股取士:从四

2、书、五经中命题,禁止个人见解;文体有严格规定,分为八个部分,称“ ”。 6“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燕王起兵夺取皇位,史称“靖难之役”。1403年改元永乐,改北平为北京。1421年,北京城全部主体工程建成,迁都北京称为京师。,锦衣卫,八股文,朱棣,二、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和明末农民战争 1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 (1)政治腐败:君主不理政事,朝廷大权旁落。 (2)宦官专权:大宦官王振、刘瑾先后擅权;明熹宗时以 为首形成“阉党”,残酷迫害东林党人。 (3)土地兼并:许多贵戚官僚和大地主占掠民田,大批农民流离失所。,魏忠贤,2明末农民战争 (1)爆发:1627年,饥民王二陕北起义,揭开序幕,各地农民纷

3、纷响应。闯王率领的义军成为一支主力,另一支主力由张献忠率领。 (2)概况:李自成大军提出“”口号。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明崇祯皇帝自缢于万岁山,明亡。 (3)意义:明末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均田免粮”的口号反映了农民群众反对财产贫富不均和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标志着我国农民阶级的 斗争进入一个新阶段。,李自成,均田免粮,反封建,归纳概括明朝专制制度加强的主要影响 1废丞相,权分六部。这一措施解决了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强化了以皇权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历时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 2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吏的监视和对人民的镇压。这一措施具有独创性,

4、表明皇帝对自己的统治缺乏信心。厂、卫是极端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的产物,它的出现,标志着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3八股取士。明朝沿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它扩大了统治基础,为统治阶级推行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培养了官僚队伍。 4废行中书省机构,在各地设三司。三司指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地方的行政、司法、军政。三司是朝廷在省里的派出机关,互不统属,分权鼎立,互相牵制。遇有重大事宜,由三司合议,上报中央部院,这就便于中央垂直领导,加强了朝廷对中央和地方的控制,形成了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 5明朝专制制度加强的核心是加强君权。,分析说明“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进入一

5、个新的阶段 1“均田免粮”的口号反映了农民要求平均平等、减轻负担、反对财产不均的愿望,代表着广大农民的利益。 2“均田”的口号,反映农民获得土地的要求,标志着我国农民阶级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已开始触及到阶级斗争深刻的经济根源,斗争的内容进一步深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2009年南通部分学校高三调研试卷)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者快活。”有的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B

6、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万钢回答“畏法度”到委以重任,结合明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来思考,“畏法度”即畏君。 【答案】B,2春联是日常生活中书画艺术的实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因“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B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 C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 【解析】从“万年红”,“红”与“朱”义同等方面分析,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

7、。 【答案】B,一、满洲的兴起和建国 1兴起 (1)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 以赫图阿拉为据点,统一女真各部。 (2)创立制度,促进女真社会发展。 (3)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攻打明朝,后迁都沈阳。 2建国:皇太极改族名为 ,1636年改国号为清。,努尔哈赤,八旗,满洲,二、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 1入关:1644年,清军入关,以吴三桂为前导,打败大顺农民军,进占北京, 迁都北京。 2统一中国 (1)镇压了明末农民起义军。 (2)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陆续消灭了的小朝廷,基本上统一中国。,顺治帝,南明,三、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 1原因:清初,采用明朝制度,设立内阁、六部,保留 会议。凡军国大

8、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皇权受到限制。 2设立:雍正时设立,由皇帝挑选亲信充任 ,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 3职责:跪受笔录,传达皇帝旨意。 4影响:标志着我国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议政王大臣,军机大臣,君主专制主义,四、严酷的文字狱 1目的:压制汉人的民族反抗意识,加强中央专制集权。 2影响:造成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 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社会,理解掌握清朝中央机构的调整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1清朝初年,中央机构由内阁、六部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组成。其中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最大,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一些满洲贵族往往借此压制皇权,皇权受到制约。,2康熙帝时,设置

9、南书房,参与机密,替皇帝草拟谕旨。于是,南书房就取代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部分权力。康熙帝把中枢权力一分为三,其目的就是让它们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手中。南书房的设置是清朝前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3雍正设军机处,加强皇权,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后来虽然军机处逐渐发展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核心机构,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负责传达皇帝的诏令。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指挥。至此,不仅内阁形同虚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皇权得以大大加强。,归纳概括清代严酷的文字狱,1(2008年高考天津文综卷)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

10、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解析】本题关键是这些变革反映出的“趋势”。由秦朝的三公九卿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再到明朝内阁以及清朝的军机处,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封建君主通过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具体过程。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皇权不断强化的变化趋势。 【答案】A,2(2009年湖北孝感第一次统考)清代诗人龚自珍诗曰:“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该诗抨击的是清朝() A君主专制、任人唯亲 B政治腐败、经济凋敝 C文化专制、八股取士 D官场营私、民不聊生 【

11、解析】本题是材料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依据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分析思考,清朝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而A、B、D三项都是在政治上的表现。 【答案】C,一、明清时期赋役制度的调整 1一条鞭法 (1)背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 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2)内容: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合并在一起,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 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张居正,人丁,(3)影响:是我国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

12、于 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2更名田: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的土地,归现在耕种人所有,叫做“更名田”。 3摊丁入亩 (1)内容:清雍正帝时,把丁税平均摊入 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2)影响:人头税被废除;封建国家对农民的 进一步松弛,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纳银代役,农业商品化,明朝藩王,田赋,人身控制,二、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的发展 (1)棉花的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 (2)明代由国外引进的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 ,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 (3)清代前期,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2手工业的发展 (1)生产工具的革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生产技术

13、的提高:增加了产品种类。 (3)分工日益细密:促进了地区或 新的社会分工。 (4)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 (5)新的生产关系出现。,甘薯,行业,资本主义萌芽,3商业的繁荣 (1)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 (2)区域间贸易发展较快。 (3)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 蓬勃兴起。 4对外贸易的状况 清朝统治者实行,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中国逐渐落在世界潮流后面。,长途贩运,市镇,闭关政策,三、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明朝期,苏州的丝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标志着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发展: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

14、续发展,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分工更加细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 和地区增多。,手工工场,部门,中后,3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1)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2)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 (3)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严重影响了手工业的。 (4)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 ,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 (5)清政府实行 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扩大再生产,买房置地,重税,闭关,归纳概括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边疆地区获得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2适应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3手工业中出现

15、了资本主义萌芽。 4商业空前繁荣,但商品流通还不足以动摇封建社会的根基。 5明清的闭关政策,使中国在世界步入近代的潮流中,日益落伍。,理解掌握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 1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 2商品经济发展为手工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原料,使手工产品有了更多的销售市场,从而刺激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使它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分工也越来越细。 3市场竞争促使手工业生产者不断分化,少数资金较为雄厚、生产条件较好、善于经营的逐渐富裕起来,大多数手工业者贫困破产,丧失生产资料,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去当雇佣工人,从而促使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4明朝

16、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其标志就是丝织业中的“机房”手工工场,机户和机工的雇佣关系。,1(2009年石家庄模拟)明清时期,百姓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是由于() 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棉花种植普及、棉织业兴盛江南丘陵地区广泛种植茶叶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丝织业兴起 A B C D,【解析】本题为组合选择题,解答本题要注意“百姓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衣”是棉花的种植,“食”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 【答案】D,2清前期实行的“摊丁入亩”赋役改革有利于() A人口自由流动 B土地兼并 C稳固自然经济 D减轻地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摊丁入亩就是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这样,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有利于人口自由流动。这个措施在实际上增加了地租,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相对缓和了土地兼并。 【答案】A,一、明朝加强专制制度的主要措施,二、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 1屡出昏君。君主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